星期日, 27 7 月

英德签署友好条约 德国盼纳入英国核保护伞

德国总理梅尔茨今天访问伦敦,与英国首相施凯尔签署德英友好条约,强化双边国防合作。面对俄罗斯威胁与对美国安全承诺疑虑的升高,德国希望未来能纳入英国核子保护伞;专家指出,欧洲若要建立共享核吓阻机制,仍需克服多重障碍。

根据德国外交部说明,这份德英友好条约(friendship treaty)是两国自2024年秋天启动谈判后的成果,涵盖国防、移民与科技等领域。其中一项重点为军事协助条款,明定双方若遭外来攻击,将互相提供支援。

条约架构借镜2019年德法「亚琛条约」(AachenTreaty)与英法「兰开斯特宫协议」(Lancaster HouseAgreement),象征德国在欧洲安全战略上从法德双边体系扩展至三边合作的布局。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分析,在当前俄罗斯持续对欧洲安全构成压力之际,德国寻求与英国这个除了法国之外的另一个欧洲核武强权建立更稳固的防卫关系,具有明确战略考量。尤其美国总统川普上任后多次质疑北约防卫义务,使欧洲国家日益重视自主防卫能力。

英国自1952年拥有核武,目前主要部署于搭载美制三叉戟飞弹的核潜舰。然而伦敦对是否愿提供核保护给非核国家未明确表态,加上英国核战略高度依赖美国,使相关合作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英国国际关系学者梅农(Anand Menon)指出,英国核武系统与美方绑得太深,若无华府同意,英方几乎不可能单方面将核吓阻扩及其他欧洲国家。

即便如此,德英安全协作仍持续升温。首相施凯尔上任后即多次强调,英国脱欧后应积极重建与欧洲的安全伙伴关系。德国也借此次条约,展现参与欧洲防卫体系的主动性。

梅尔茨今年出任总理前即主张,欧洲应与英、法合作发展核吓阻机制,因应地缘政治变局。他也是战后首位公开触及欧洲核政策的德国总理候选人,当时便引发伦敦与巴黎关注。

尽管英法未松口是否提供他国核防护,两国上周首度表示,在极端情况下将考虑核政策协调。此举被视为回应德国安全关切,也可能为建立「欧洲核子保护伞」铺路。

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所长史瑞尔(Ben Schreer)指出,此次德英条约虽非核共享协议,却为欧洲未来安全整合奠定基础。他表示,若美国未来不再在欧洲轮值部署战略核武,欧洲势必要提前研议自有的核吓阻方案,而英国将是关键角色。

不过,德国若要纳入英国核保护伞,仍面临重重挑战,包括英美协议限制、核武使用决策机制尚未厘清,以及出兵与门槛条件的设计。当前德国参与北约核共享机制,虽由空军配备美制核弹,却无核武指挥权。

德国外交政策协会(DGAP)分析师罗斯(JacobRoss)指出,若德国希望参与欧洲核防御体系,须展现更明确的安全承担意志。他也警告,若各国分别透过双边协议强化军事合作,可能导致欧洲整体防卫结构更加「碎片化」。

梅尔茨早已明确排除德国自行发展核武的可能。他3月接受专访时表示,「没有任何理由讨论德国成为核武国」,当前柏林的政策方向是透过与英、法的整合与合作,取得可信的核威慑保护。

综合德媒评析,在美国未来对欧洲安全承诺不确定性升高下,今日德英签署的条约不仅强化双边合作,也被视为欧洲安全架构重整的试金石。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