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完成开票,执政联盟自民党、公明党票数未能过半,执政党联盟面临挑战,日本首相石破茂去留也引发关注。台湾学者认为石破茂留任机率大,在牵动中日关系核心的中美关系未有变化下,中日关系目前处于稳定发展。
当代日本研究学会、国策研究院21日上午在台北举办「日本参议院选后的政治转折与台日关系展望」座谈会。邀集学者针对日本政治、日美关系、日台关系进行分析。
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东杰接受本报采访分析,中日关系严格而言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动,目前处于稳定发展状况,如果中日关系要有比较大的变动,基本上大概都源自于美国,就是美国对中国政策出现重大调整的时候,不过美国对中国的大政策变化其实过去已经有变化。
蔡东杰说,从川普第一个任期以来,美中竞争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大家对大多数东西在可预期情况之下,变化状况其实不那么多了。
另一方面,蔡东杰指出,当前川普政府为整个世界格局带来些变化,原来世界政治的格局是以美国及其同盟以及美国所设定的敌人二分法的状态。但目前美国关税战主要针对对象多数是其盟友。所以会使得过往敌友关系发生微妙变化,这就包括中国跟欧洲、跟日本、跟韩国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个氛围慢慢改变,所以也会让日中关系会有一些微妙的改变。」
此外,大陆舆论多关注石破茂会否下台,因为石破茂被视为较亲中,有观点认为如果石破茂下台会让中日关系前景生变。
蔡东杰说,不认为石破茂特别亲中,只是说他对中国态度本就不是那样抵触。从种种角度,包括中美新常态,还有石破茂本身的政治态度来看,如果石破还在任,基本上中日关系就维持可预期现状。
对于中共9月即将举行的阅兵会否给中日关系带来些波澜,蔡东杰认为,这对中日关系影响不大,虽然历史层面绕不过日本,但中共不会特别突出日本。
而就日本而言,蔡东杰指出,在日本包括过去一部分认为是像鹰派的麻生太郎,他们都认真看待中日关系稳定的重要性,因为中日关系不能用反中的情绪去思考,「政治本身必须是以理性为基础,要维持国家博弈,因为中国是个无法忽视的领土跟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所以稳定处理关系,这件事情对任何执政者来说都是重要的。」他说。
日本近日公布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被认为渲染「中国威胁」,蔡东杰分析,日本会以区域安全角度来看,不可否认中国大陆军事扩张与外溢,日本料敌从宽角度而言必须先假设自己输,所以要做一些部署。
此外,日本也必须为自己合理准备找借口,所以日本如果不突出台海威胁,而迳自动作的话,会显得直接敌对行为太高。所以围绕台海周边安全作文章,势必是日本做战略调整一环。但他认为,日本不会用台湾问题来支撑正当性、不会尖锐地强调这件事情。因为国家是理性的,行动需要一些理由。
辅仁大学日本语文学系特聘教授何思慎认为,目前日本在野势力无法整合,因为光谱太乱,且解散国会自民党不会更好,这也是为何石破茂不下台的底气。他预计石破茂还会担任首相,利用黄金十天跟川普谈判,如果关税能谈出佳绩,或是端出相关政策让经济改善,还有机会能领导日本。
国立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长、财团法人国策研究院文教基金会副院长郭育仁说,日本这次改选结果比预期好,日本执政党虽然吞败,但并没有想像中差。他认为石破茂去留取决于岸田文雄与麻生太郎态度,不见得能用内部斗争逼宫。如果石破未下台,会是日本史上两次国会选举失败而不下台的首相,将立下日本政治新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