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电池企业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透露,公司2025年第4季将在量产线试生产半固态电池,容量140Ah,大批量供货将在2027年。上述半固态电池将供应给BMW MINI下一代车型。
美国固态电池技术公司QuantumScape近期宣布成功将其Cobra隔膜工艺整合到标准电池生产线中,新工艺在生产速度和能效方面显著提升。该讯息也在大陆市场延烧,市场再度关注陆企固态电池进度。
综合澎湃新闻、科创板日报报导,蜂巢能源电池生产分成半固态和全固态两个阶段:今年将量产第一代的半固态能量密度为300Wh/kg的软包电池,成本非常低,第二代半固态能量密度将达到360Wh/kg、78Ah;全固态电池方面,蜂巢能源第一代产品的能量密度将达到 400Wh/kg,容量为 68Ah,主要应用场景在低空飞行和汽车领域。
固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佳,能彻底解决液态电池热失控风险,穿刺、针刺测试不起火不爆炸,且循环寿命延长,因此获得业界青睐。此外,大陆工信部明确2026年实施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强制标准,液态电解液技术路线面临淘汰,固态电池成唯一合规选择,倒逼企业加速固态电池发展。
在固态电池热度下,7月以来A股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或量产时间,孚能科技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0.2GW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客户交付60A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长安汽车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指出,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图分为三个阶段:基于硫化物电解质的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25年至2027年实现量产,能量密度达到400瓦时/公斤;第二代产品将在2027年至2030年间量产,能量密度提升至500瓦时/公斤;第三代产品则计划于2030年至2035年推出,目标能量密度突破600瓦时/公斤。
目前不少大陆企业公布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大多数集中在2026年至2030年这一时间段内。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年初透露,2024年比亚迪已经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