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与观影人次被视作内需消费表现成绩单之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影票房收入、观影人次均高于去年同期,不过尚未回到COVID-19疫情前水准。
中国国家电影局日前释出最新统计数据,中国2025年上半年电影票房收入达人民币292.31亿元(约新台币1192.6亿元),年增22.91%;观影人次为6.41亿人次,年增16.89%,国产电影票房占比91.2%。
2025年上半年电影票房收入、观影人次均较去年同期成长,不过检视过往数据可发现,表现弱于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发生前,尚未回到彼时水准,2019年上半年电影票房收入为311.7亿元、观影人次达8.08亿人次。
中国电影消费被视作内需表现风向球之一,原因在于大部分电影院开设在商场、百货公司内,消费者外出看一场电影,消费范围往往不单是一张电影票,大多还会带上饮料、点心,电影散场后或再去逛街、采购。
民众外出看电影的意愿下降,2024年统计数据也反映出趋势。
2024年全年电影票房收入为425.02亿元、观影人次达10.1亿人次,均较2023年下滑,分别年减22.60%、22.24%;若与疫情前、2019年全年相较,跌幅分别扩大到33.86%、41.51%。
民众进入电影院意愿下滑,不外乎有兴趣片子不多、娱乐选择多元化、偏好留在家里。
陈姓上海消费者对中央社表示,疫情改变电影消费习惯,现在比较偏好留在家中使用网路看电影,目前院线也少了激发购票动机的好电影,加上休闲娱乐选择多,去电影院不是休假唯一选择。
另一名刘姓消费者提到,感觉上映的电影同质性偏高,无法从中挑到喜欢的、特别想看的片子,实在提不起兴趣。
上影集团导演程亮先前在上海电影节期间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民众进入电影院意愿下滑,这是一个世界普遍现象,不单单是中国,过去想要看一部大制作电影,一定得进电影院;现在可以随时、随地看电影。
资深影评人孙孟晋彼时提到,如何吸引年轻人进入电影院是全世界影业正在面临的问题。电影市场应该百花齐放,国家电影局正在将国际电影引进数量提高,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