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北大新政: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

7月25日,北京大学教务部发布《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将从设置容错探索机制、增加等级制评定方式、完善课程考核反馈机制、深化学业多元评价等方面优化本科学生学业评价工作。通知中称,为鼓励学生更好地探索发展方向、发挥个人禀赋,不以单一标准评价学生学业能力,自在学年级为2025级的学生开始,学生学业情况将由成绩单完整体现,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

通知中提到,为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开展跨学科学习、修读挑战性较强的课程,自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每学期第九周结束前,学生可在公共基础课程(部分)和专业课程包以外的课程内选择1门课,以“合格制(P/NP)”方式记载成绩。成绩合格可以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北大还将在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增加等级制评定方式。通知称,学校倡导各院系、课程团队和任课教师根据学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选择合理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持续探索创新。各院系可以统一规定专业必修课程的成绩记载方式。平行班课程应采用相对统一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任课教师应在教学管理系统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方式,并公布在学生选课系统中。此外,等级制成绩不换算成绩点。

通知称,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任课教师可按照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公正评定成绩。各院系应加强对平行班课程的统筹管理,建立相对统一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学校将定期向院系反馈课程的成绩分布情况,院系应督促课程成绩分布不合理的授课团队和任课教师及时改进。

为鼓励学生更好地探索发展方向、发挥个人禀赋,不以单一标准评价学生学业能力,自在学年级为2025级的学生开始,学生学业情况将由成绩单完整体现,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各院系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不同使用场景的学业评价办法。对于在学年级为2023级和2024级的学生,各院系可继续沿用原有评价方式;条件成熟的院系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情况基础上,可以提出相应衔接方案,保证平稳过渡。本年度推免资格申请和审核工作按原办法进行。医学部可根据医学教育特点与实际情况做好优化学业评价相关工作。

北大表示,学校将以本次优化学业评价工作为契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不断探索更好的本科教育教学方式;各院系和教师应设计并开展更多项目式学习,推进成果导向的教学和实践教学,拓展师生交流的形式,持续建设高挑战度的荣誉课程和跨学科学习项目等,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好条件。

北大新政: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