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武穆 图.自然保育与环境资讯基金会
下班后走在街头,突然被一位穿著蓝色背心的志工拦下,递给我一张穿山甲的照片吸引我的目光,初期以为是诈骗,经过他细心且详尽地解说,明白他正在为环境保育而募款,才卸下心防与他坦诚的交流。
台湾环境意识 至少落后国外十年
他是自然保育与环境资讯基金会的志工,正在为环境信托而募款,小册子里详实记录著多年来志工及专家们为台湾环境保育的足迹与成果,令人好生感动。
自然保育与环境资讯基金会TNF前身为台湾环境资讯协会TEIA,该协会成立于2001年,为了对外募款及建立更完善的财务制度,于2022年转型为基金会,目前协会与基金会并存,工作互有衔接,共同为环境资讯及环境信托而努力。
创办人陈瑞宾早年为中研院研究助理,专长为动物学,非常喜欢研究生态。他感慨,每一次做完研究动物就消失了,好像在为动物写墓志铭,加上当时的主流媒体只关注社会事件,若非严重环境污染不会报导,缺乏环境资讯的传播,于是召集有志之士成立环境资讯协会,分享国内外环境新闻及最新的研究。
TNF基金会执行长孙秀如说,台湾环境意识比国外落后约十到二十年,很多我们正在发生的事在国外早就发生过,所以翻译国外最新的研究资讯,让大家知道如何妥善处理。同时,中国离台湾很近,台湾走过的路中国正在发生,因此,不定期举办两岸交流,互相观摩学习。
除了环境资讯外,TEIA协会第二个核心任务是推广「环境信托」。孙秀如说,环保团体的初心是想要保护这块土地,让动植物有自己的家,可以永久存活。环境信托的受益人是环境、动物或植物,透过公益信托的管理方式,让土地或环境保存原有的样貌。
环境信托 保存土地或环境原有样貌
一般财产、公司、土地都是托付给信托业者代为管理及执行,但文化资产及环境保护执行较为复杂,非一般信托业者所能胜任,因而转到荒野保护协会或台湾环境资讯协会来执行。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第一个环境信托的案例是位于新竹芎林乡的「自然谷」,于2014年接手荒野保护协会执行托管任务,碍于国内公益信托法规尚未健全,十年之后才有第二个信托案例:「明知山有虎」─石虎栖息地保育计划。
孙秀如说,最初是三个好朋友计划退休后到山林养老买下「自然谷」森林栖地,金融海啸爆发后,有人财力不堪负荷想要退出,三人便决议采用公益信托维持自然谷原始样貌。
她强调,「自然谷」虽然在协会名下,但并非协会资产,若协会不存在或无法执行该项任务,根据信托条约,政府有权终止所有权并转交给下一个可以执行的单位,「我们在意的不是土地的资源,而是如何保护这块土地」。
「自然谷」面积仅1.3公顷,透过摄像镜头,可以发现穿山甲、食蟹獴、山羌穿梭于山林的踪迹。南投的石虎栖息地,有石虎过桥、喝水的可爱模样,还可以看到穿山甲游泳的姿态,非常讨喜。
一小块土地被保护 动物就会开始聚集
「什么人来不重要,哪些动物来比较有意义」,台湾的自然环境非常具有生命力,一小块土地被保护,动物会开始往这里聚集,恢复以往的生态聚落。
外来的品种及植物也会破坏生态平衡,例如,小花蔓泽兰及竹子恣意生长,会导致其他植物无法生存,志工们经常深入山中疏林筏木、去掉外来物种,让原生物种恢复生长。更不辞辛劳与当地农民沟通,以自然耕作代替农药或老鼠药,避免石虎、老鹰因捕食老鼠而死亡。
2022年,环境资讯协会转型为自然保育与环境资讯基金会开始对外募款,孙秀如坦言,协会隶属于社团法人、基金会隶属于财团法人,后者有较严苛的财务制度、更完善的监督模式。另外,民间保育地多为农地性质,只有农业财团法人才能承接,因此,转型为基金会更有利于后续环境信托的运作。
事实上,早期协会即以电子报广邀群众固定捐款,发现一千人已是最大公约数,必须踏出舒适圈才能让更多人知道环境信托的意义,于是学习国外方式派遣志工到街头募款。
一千个人的一块钱 比一个人捐一千元力量更大
信托的概念是聚集公众的力量,非单一机构或政府标案能够完成,孙秀如强调,「最大的财团是人民!我们常说,一千个人的一块钱比一个人捐一千元的力量更大,这代表有一千个人支持你的想法」。
她更提到,基金会成立之初要先募集二千万放在银行,有些人问二千万为何不直接投入环境保育,其实,「我们看得更长远,土地保存是百年计划,你我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环境发生什么事,公益信托可以让环境保护的精神永远持续下去」。
除了自然谷、石虎栖息地之外,基金会手上还有五个案例正在申请公益信托,都是地主直接提供,环境信托不一定是有稀有动物的地方才值得保护,只要地主有意愿,认为自家农地或后山有珍贵的感情记亿,都可以公益信托保存自然环境的原始风貌。
推动「减废」计划 帮海洋做健康记录
自然保育与环境资讯基金会涉略议题非常广,包含森林、海洋、湿地,目前有内部六十几位工作人员,为环境资讯做全方位的报导,并且将知识转为行动,带领民众加入环境保育的行列。
例如,大家很喜欢净滩,但如果不从源头「减废」做起,大家永远都在「捡废」,因此,推动「减废」计划,包含包装减量、蔬果裸卖等。还有珊瑚礁体检,训练有经验的潜水员成为公民科学家,借由影像拍摄,长期帮海洋做健康记录。
中低海拔农地目前最需要保护
另外,新北石门阿里磅生态农场,拥有大小二十个埤塘及绝佳的湿地,栖息著台湾特有的昆虫、鱼蛙、龟蛇等物种,志工定期除草除木、做生态调查,搭配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关系主题,进行丰富的生态教育。
孙秀如提到,目前台湾高海拔的山林大都已被列为国家公园,中低海拔的农地是最需要保护的一群,基金会短期目标是将台湾百分之三的土地列为环境信托土地,期望在2030年之前,再增加三个环境信托案例。同时,环境资讯电子报持续发挥媒体效应,希望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能触及环境资讯,影响更多人一起关心环境保护的议题。
※理财周刊1300期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