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6 8 月

白色巨塔里的无名天使!保护性侵个案、让家属同意器捐…24小时On call、医护处理不了的事,他们一肩扛

撰文‧今周刊编辑团队

全台约两千名医务社工,都是默默守护患者的无名天使。无论在医院内外,都可以看到他们疲于奔走的身影。他们是桥梁、是窗口,也是接住脆弱灵魂的网。

八里疗养院的医务社工,是一群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的摆渡人。

2020年,八里疗养院社工室主任张纪薇申请了「社区家园」的专案。这些「家园」只要持有身心障碍手册就能入住,住民也不被视为「病人」,而是彼此支持的「居民」,且因为「家园」就在一般社区,更能作为他们回归社区生活的中继站。

然而,最大的阻碍,是「向外」的社区沟通。

「社区的不接纳,是最难的问题!」张纪薇坦言,曾有社区家园选址谈妥后,却遇到当地居民联合抗议,最后房东碍于压力打了退堂鼓。

她也不认为一时半会儿就能让居民改观,「要完全去污名化不容易,但至少得让大家不再害怕。」自此,她与团队主动释出善意,让住民帮忙社区捡垃圾、出借会议室与卡拉OK等设施,还赞助饮料参与居民大会,努力化解隔阂。

「现在社区不再那么排斥了,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张纪薇深信,点滴累积的改变,终会织成一张包容的网,让不同生命都能被善待。

基隆长庚医院有著2008年创立、大基隆地区的第一座安宁病房,让病人能安详地走完生命最后一段。

基隆长庚医院社会服务课课长赖庆芳曾服务一位高龄80几岁、罹患胃癌末期的阿嬷,是她代替家属向阿嬷说明病情。没想到,阿嬷当下非但没有失落,反而豁达地接受自己的病情,「我一生都很平安,没有受苦,我一被宣判癌症就已经到人生最后,这样是我赚到,活到80几岁已经够本了啦!」最后阿嬷决定采取居家安宁,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

不只陪伴一个又一个生命落幕,赖庆芳也在努力推动器官捐赠,让这些生命的价值得以延续,其中一名个案,是因车祸命危的17岁少年,赖庆芳和社工室同仁一起为他举办成年的生日派对、颁发高中毕业证书。

赖庆芳也在与父母的谈话间得知,其实孩子生前就曾表达想要器捐的意愿,而后她透过慢慢解除父母对于器捐的疑虑,让他们同意捐出孩子的器官帮助需要的人。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的社工师麦汉伦,曾遇到一名女患者反映,她在健保快易通上看到了自己被侵害后的就诊纪录,因此十分担心日后只要刷健保卡就会被人得知此事。

于是,麦汉伦发文给健保署询问解方,结果获得了「请病人去健保署设定密码」的回复。

这样做不啻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去设定密码一定会被问原因,这要病人怎么开口?」在他据理力争下,健保署才肯松口,帮这名病人代为设定。

他也受到此事启发,对内倡议,成功将自家医院的电子系统,改为只以「诊断码」显示,隐藏就诊纪录里的中文说明,还进而促成冈山、小港等整个高医体系均比照办理。

面对精神疾病、末期病患以及受暴个案等复杂情境,这些医务社工几乎无所不能。他们是货真价实的无名天使,值得更多掌声,也应该被珍惜。

※本文由今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你可能也会感兴趣》

毕生积蓄3200万被骗光!帐面一度赚破亿,兆丰银行退休襄理血泪告白:诈骗集团如何用郭台铭诱我上钩?

鸿海暂停交易东元也是!李镇宇:看来不大像两件事!2317股价170后,还有利多能加持看300元?

瞄准2026年高股息!0056、00919、00918…谢富旭传授「未来配息」估价术,想领8%殖利率买点曝光

推轮椅的,有时比坐轮椅的还老!父母相隔23天过世,施升辉决定让自己「善终」:好好活、不拖累子女

台版CBAM明年启动!首波锁定水泥与钢铁,2027年正式申报、收费时程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