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6 8 月

高龄宜居城市论坛聚焦银发议题 盼健康创新服务落地

2025高龄健康产业博览会将8月8日登场,今天举办展前「高龄宜居城市论坛」,14位来自中央、地方政府及产官学界,讨论高龄宜居城市的推动方向与关键议题。

高龄健康产业博览会总召集人沈荣津指出,透过论坛交流,让各界了解高龄宜居城市规划方向与政策思维,以发展出贴近生活、可落地的高龄健康创新服务。

2025高龄健康产业博览会是由生策会、生策中心主办。行政院秘书长龚明鑫以「超高龄社会的智慧城市建设」为题,指出当前社会面临扶老负担上升、老老照顾与独居长者增加等挑战,应以民众需求为核心,推动智慧医疗、高龄科技、在宅医疗,打造「用得起、用得到、用得安心」的智慧高龄服务。

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也发表「银创智汇」倡议,呼吁社会看见高龄族群的智慧价值,同时透过「新微笑曲线」理念,强调跨领域整合与世代共融,让高龄族群在参与创新过程中实现自我,也为台湾产业转型注入新动能。

针对近期受关注的高龄驾驶问题,中华民国都市计划学会理事长白仁德引用研究指出,高龄驾驶者在交通法规遵守、法规认知及驾驶风险等与年轻驾驶者相似,不过在无号志路口的行车判断上确实存在差异,强调城市规划应提升交叉路口设计、道路管理及安全教育,打造包容且安全的高龄生活环境。

论坛也举行城市座谈,由关渡医院院长陈亮恭主持。他指出,城市发展的成功也使居民更加长寿,而城市的产生与规划起始点,均不是为了高龄者;但随著城市发展与人口高龄化,城市却不见得能随之演化为适合高龄者的居住地。

世界卫生组织透过「高龄友善城市」发起倡议,近年来更有「长寿就绪(Longevity-Ready City)」或是「紧密城市(Compact City)」的主张,并结合数位科技的即时数据,精准设计城市的未来样貌。

透过义大利米兰与日本富山市的实例,陈亮恭分享这些城市在面对人口高龄化的趋势所衍生的城市规划、公共交通与社区生活圈再设计的成功经验,他并强调以高龄者视角重新规划城市机能,将有助于全龄共享的宜居城市发展。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