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6 8 月

每天花好几个小时走一万步?「日式走路法」30分钟让你更健康

编译 乐羽嘉  

有一种特别的技巧叫做「间歇走路训练(Interval Walking Training, IWT)」,也被称为「日本式走路」,最近在社群媒体上爆红,引发关注。

早在近20年前,日本研究者能势博(Hiroshi Nose,音译)带领的团队就曾发表研究,指出进行高强度间歇走路训练的中老年人,比起持续以中等速度走路的同龄人,不但血压更低,大腿肌力与心肺耐力也都更强。

这项研究中,参与者每星期至少四天,每次进行30分钟的间歇走路训练,内容是交替进行3分钟快走、3分钟慢走,重复5组交替,来达成30分钟的运动目标。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信州大学医学研究所教授增木静江(Shizue Masuki,音译)指出,「为期5个月的训练过后,IWT组的体能明显提升、血压显著下降,而持续中强度走路的对照组则没有明显改善。」(对照组的目标是每天走满 8000步。)

间歇走路训练的好处

2007年的报告问世以来,后续出现更多研究支持这种训练方式。例如,2023年针对第二型糖尿病患者、2024 年针对65岁以上老人的研究都发现,进行IWT训练的民众比起对照组,在胆固醇、柔软度、身体质量指数(BMI)及心肺耐力上都有显著改善。

美国加州Fountain Valley的MemorialCare医疗中心手术减重主任艾利( Mir Ali)医师指出:「只要提升走路或其他能让心跳加快的运动强度,提高心率,就有助改善心血管健康、提升有氧能力。这样会对心脏产生一种良性压力,长期下来心脏功能会变得更好,血压也会改善。」

增木教授补充,她的团队还发现这种走路方式对于睡眠、认知功能和忧郁症状也有帮助。

间歇走路训练更简单

增木指出,与其让人在整整30分钟都进行高强度快走,快走和慢走交替其实更容易执行。她的团队曾尝试要中老年参与者持续快走30分钟,「结果没有人完成,他们都觉得太无聊、太困难。」

大多数研究显示,有六成到九成的人能完成IWT训练。反而像「每天走1万步」这种要花好几小时累积步数的方式,会让许多人打退堂鼓。

慢慢来,循序渐进

多位专家一致建议,一开始不要太快太猛。你不用马上一口气交替走30分钟。艾利医师表示,就算是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也很有帮助,这样也能逐步达到美国政府建议的成人运动量:每周150分钟有氧活动(例如每周5天、每次30分钟)加上两天肌力训练。

开始前请务必先咨询你的医师,特别是若你平常几乎没在运动。

用「非正式指标」来判断强度

在2007年研究中,快走训练的强度标准是「达到最大摄氧量(VO2 max)的 70%」,慢走则是约40%。

部分穿戴装置可提供这些数据,但如果太麻烦,克劳佛建议用更直觉的方式判断强度:

快走的3分钟内,你应该无法一直讲话。

慢走时,你能一直讲话、但仍有点喘、有流汗。

随著训练,心率与呼吸的恢复速度会逐渐变快。克劳佛说,「注意你从 70% 强度恢复到能再次进入 70% 的时间有没有缩短,那就是进步的证明。」

(资料来源:华盛顿邮报,Health.com)

【延伸阅读】

傅崐萁大罢免为何未通过?三大理由,花莲人继续选他

Dream Plaza开幕!统一董娘高秀玲逆袭百货一级战区,下一个野心是什么?

专家:提问加「三个字」,ChatGPT回答更聪明

为什么愈来愈多日本女生嫁给韩国男人?

60岁以上老人午睡多久比较好?新研究揭健康警讯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天下杂志》网站。

※本文由天下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