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险费率高,对企业和个人都形成很大负担,分析指出,过去一些人同意不交社保,是迫于企业者强势要求,又或者是因为对社保疑虑而自愿弃保。9月1日强制社保后,这类现象会大幅解决,但社保制度问题仍在。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其中指出,雇主和员工之间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无效,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约时,有权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该解释9月1日起实施。
财新网报导指出,社保在中国本来就是用人单位和员工都应按规定共同缴纳的。但在过去,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议放弃社保后,劳动者又以此为由解除合约,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关经济赔偿时,各地的判罚并不一致。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分析,这次司法解释的关键意义在于最高法表态介入劳动纠纷,并为类似案件提供统一标准。
多名受访专家认为,「新规」公布后,即便未必能完全杜绝企业规避社保缴纳的行为,也将对用人单位有很大的法律上的震慑作用,未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议放弃社保的情况应该会非常少。
实务上,中国当前社保缴纳率不足,可分为劳动者自愿跟非自愿签订弃保协议两种情况。
报导举例,在广州一家小咖啡店担任咖啡师的李小姐说,面试时老板就明确告知不交社保,她每个月薪资约人民币4500元(约新台币1万8000元),但如果要企业缴五险一金的社会保险,就要从工资中扣除1000元左右的社保补贴。她说自己若不签弃保协议就无法得到这个工作。
但也有人的确是自愿放弃社保。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系副教授张皓分析,现实中大量存在「自愿弃保」的现象,体现出现有社保制度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跨地区转移接续的掣肘、社保负担较重、偿付机制不够灵活等。
他说:「是不是我们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所以大家宁愿要更多的当期现金回报。另外劳动者对长期社保基金的信心是否充足等因素,也会影响社保覆盖扩面的效果。」
中国社保体系为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与住房公积金。
财经媒体人徐瑾在微信公众号「重要的是经济」中指出,企业如果上述全部缴纳,比例约占税前工资的30%-40%,个人缴费比例约10.5%-22.5%。企业和个人社保费率合计最低也是40%,最高可以超过60%,比例远远超过已开发国家,高福利的德国其比例大约为35%。
即使只看个人社保缴费比例,中国也不算低,养老保险为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住房公积金5%-12%,而日本没有住房公积金,类似养老和医保合计大概是14.5%,美国社保在不包含医保情况下是6.2%。
尤其是社保缴纳下限有可能比实际薪资还高。比如上海,社保必须按照下限7384元缴纳。企业和个人合并大概需缴纳2673元到2799元,比最低工资2740元还要高。
文章主张,在中国国情和当下状况下,应考虑让社保降低费率,「毕竟,即使全身金毛的鹅,拔毛太多,也可能熬不过经济的冬天」。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