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创始人兼执行长王兴兴近日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指,机器人真正能像人类一样完成多种工作指日可待。他预计,最快二至三年内,机器人技术将迎来明显突破,慢的话可能三至五年,「但是我认为大概率不会超过十年」。
综合新京报、星岛日报等报导,王兴兴坦言,自己曾是人形机器人的反对者,直到2022年宇树才涉足此领域。然而,随著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慧(AI)技术突飞猛进,加上马斯克等科技领袖的推动,市场格局快速变化。正是有客户直接下单并提供资金,促使宇树于2023年初开始开发人形机器人。
同时,宇树科技近期推出人民币3.99万元起的人形机器人R1,意在降低入门门槛,扩大用户基础,打造生态系统。王兴兴指,机器人硬体目前已足够使用,但仍面临来自AI具身智能技术不足的挑战。他将AI具身智能现状比作ChatGPT出现前的一至三年称,行业已明确方向但尚未有成熟产品。
王兴兴表示,目前机器人在表演和运动领域较易落地,如年初央视春晚舞台上的「扭秧歌」和机器人格斗比赛已吸引大批观众,但宇树的长远目标是打造可综合作业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要让机器人真正去「干活」,能应对端茶倒水、工厂操作、表演等各种场景,而不仅限於单一场景。他甚至认为,若未来当机器人能大量替代人工,国家甚至可以针对机器人生产征税,实现税收新模式。
据了解,宇树的四足机器人全球市占率达60%至70%,人形机器人G1、R1销量也快速增长,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和公共场景。此前,宇树在2018年便启动海外市场,现在约半数营收来自大陆以外地区。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