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年生
在这个充满变动与压力的时代,中产阶级早已不再是安稳的代名词!当高房价、低薪资、育儿与长照等多重挑战来袭,中产不再拥有过去的余裕,而是成为撑起家庭、社会与经济结构的「压力锅」。数据显示,中产阶级在所得结构中的比例看似稳定,但在财富集中、房价飙升与生活成本剧增的夹击下,正一步步逼近临界点。脆弱新中产,正是639万人此刻与未来的真实写照。面对这场逼近的风暴,我们准备好了吗?
当通膨、高房价、育儿、照顾父母、AI重塑职场竞争力,甚至突发意外等压力源一波又一波袭来,让过去享有「安稳」代名词、生活总有余裕,仿佛受无形玻璃罩保护住的中产阶级(middle class),美好世界开始出现裂痕。
中产防护罩的耐受力,除了决定于智识、专业与人脉,还包括所得、财富等经济资产的规模。
一个台湾两个世界,谁跌出了中产阶级?
从人均财富和财富集中度看,一个台湾、两个世界的警讯,已轰然作响。翻开瑞银集团(UBS)日前公布的《2025全球财富报告》,台湾不论人均财富31万2075美元(约新台币917万元)、近76万位百万美元富豪(约资产逾新台币3000万元)的数字,都居全球第15名。若看每人财富中位数,台湾也以11万4871美元(约新台币337万元),排名全球第17名(表1)。
这些关键数字揭示台湾人整体财富水位颇高,为何多数民众仍「体感贫穷」,觉得自己赚得不够、过得很苦?
贫富差距扩大,严重冲击社会稳定结构
「房地产影响很大,台湾人一般财富里面,大概有六、七成是房地产,」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全观察,台湾的房子太贵了,所以你没有房子,等于掉出中产阶级。
所谓中产阶级,其实有经济学与社会学的意涵。从经济角度来看,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指家户或个人所得介于全体所得中位数的75%到200%者。再按主计总处最新的2023家庭收支调查报告,该中位数为96.1万,换算台湾家户可支配所得区间在72万到192.2万者属中产阶级。而社会学上定义的中产阶级,则指生活有选择自由,能照顾家庭、支持子女教育,享有基本生活品味,且具备教育与职业背景,在社会中有一定认同与尊重,对未来有掌控感与信心。
「中产阶级是社会安定的力量。」王健全指出,如果台湾中产阶级不见,首先产业发展很难持续,社会对立也会加剧。
以全台目前1161万就业人口、中产阶级人口占比约55%推估,中产阶级总人口数约为639万人。
所得是流量(flow)、财富是存量(stock),从所得的角度看,中产阶级的人口占比并未萎缩,但从财富分配来检视却逐渐流失,这是这群社会中流砥柱变脆弱的首要原因。
政府把每户家庭财富由低到高分为五等分位组,检视主计总处家庭财富分配统计数字发现,2021年加总第三、第四分位组为中产阶级者的占比为30.37%,30年来减少了8个百分点。比较同期间最高组与最低组的财富数字差距,也从16.8倍扩大到66.9倍!贫富差距悬殊得惊人,相对剥夺感又更放大(表2)。
「『财富』比『所得』的影响更大,而财富的分配差距其实是在扩大!」王健全指出,财富分配不均,正让639万中产阶级更显脆弱。
中产头号隐形大敌,VUCA难题怎么解?
除了房贷、租屋族叫苦连天,其实中产阶级还要面对另一个头号隐形大敌:不确定性。
「疫情后,中产阶级又开始面临更多的『VUCA』(Volatile波动、Uncertain不确定、Complex复杂、Ambiguous模糊),」钟文雄观察,不只通膨、利率等高低变动,和你我的物价、房贷有关,中产阶级也可能得肩负照顾父母亲、小孩支出等「三明治族群」压力,「这都会让他们的压力更大、不确定性更大。」
「以前以为中产阶级家庭比较有余裕,但这样的余裕正在消失中,特别在面临高龄照顾问题时,」三年来透过公益方案「星云计划」协助全台近4000名家庭照顾者,社会企业爱长照营运长纪钧惟直言,长辈突然倒下往往难以预测,许多照顾者前一天还是职场主管,隔天爸妈跌倒就得在病床旁当看护。但照顾者自己扛久了压力就大,产生照顾离职的风险。
纪钧惟观察,日本过去的经验发现,照顾者离职后会有世代冲击,这是因为下次重返职场时可能找不到工作,或因老后储蓄变少、没有钱,最后变成恶性循环的长照悲歌。最新的倡议是照顾不离职,目前爱长照服务对象中,在职照顾者约有六、七成,「应对愈来愈挑战的照顾状况,现在中产阶级很需要照顾管理能力。」
当一个又一个压力源步步进逼,脆弱新中产,很可能是639万人现在和未来最真实的写照。
文章未完
详细内容请见远见杂志2025年8月号:全台639万「脆弱新中产」,他们为何从经济稳定走到崩盘边缘?
原文出处:房贷、低薪、育儿、长照压力罩顶,639万「脆弱新中产」如何活下去?
延伸阅读:
中产阶级压力大调查》逾半数国人身处高压,42.4%自觉会愈来愈苦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