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20日发自华府的报导,川普政府正考虑以政府入股的方式,重塑拜登时期《晶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ct)补助政策。接受该法案资金支持的主要晶片制造商,包括美国的英特尔与美光,以及台湾的台积电和南韩的三星,都可能成为美国政府股东名单的一部分。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正主导这项讨论,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参与其中,目标是将拜登政府发放的数十亿美元补助转化为股权,让美国政府在这些受补助企业中拥有一部分所有权。
其中,英特尔可能是首批「试点」案例。美方评估方案之一是以已批准的补助换取英特尔约10%的非表决股权。知情人士表示,这些股权不涉及经营决策权,主要意在为公司注入稳定资金,确保企业在战略产业上的持续运作。
川普政府的立场与前任拜登政府有明显不同。拜登时期的晶片法以提供直接补助为主,目的在于吸引外国晶片大厂赴美设厂,重建美国半导体制造基础。然而,川普则批评单纯补助「等于白送钱」,因此要求政府取得对应股权,强调这是「保护纳税人利益」的方式。
在此政策下,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的先进制程晶圆厂也可能被纳入入股范围。台积电原本是晶片法最大受益者之一,获得超过60亿美元的补助。若美国政府入股成真,这将意味台积电部分股权与利益将与美方直接绑定,引发外界对台湾科技主权的疑虑。
其他大厂同样在名单之列。三星先前获得约47亿美元补助,而美光获得超过60亿美元。川普政府尚未决定最终规模与方式,但消息指出,这些补助将不再只是「无条件支出」,而将被视为政府投资的一部分。
贝森特对外表示,这项计划不是为了干预企业管理,而是确保美国在国家安全和经济上得到回报。他强调,入股方式能让美国在全球晶片竞争中站稳脚步,并避免再度依赖中国或其他供应链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这项政策可能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对美国而言,入股晶片大厂有助于锁定关键产业控制权;另一方面,对台积电与三星等非美国企业,则可能意味著部分主权与自主性被美国政府掌握。
目前,该计划仍在讨论阶段,具体细节尚未公布。但路透指出,川普的思路明确:补助不只是补助,而是投资。这种新路径若正式落实,将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政治与经济版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