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周三,谷歌正式推出新一代AI视频生成模型Veo
3.1,通过一系列创意与技术升级,显著提升了AI视频的叙事控制能力、音频融合度与画面真实感。
此次更新不仅为使用谷歌AI创作应用Flow的爱好者和创作者拓展了可能性,更为企业用户、开发团队和创意机构带来了可扩展、可定制的视频解决方案。
新模型在画质、物理模拟效果上均有明显提升,同时保持了与前代一致的定价体系。控制与编辑功能更加丰富多样,操作体验更为流畅。
与OpenAI上月发布的Sora 2相比,Veo
3.1的画面风格更偏向电影质感,视觉效果更加精致,但同时也稍显“人工化”。这种差异各具特色:Sora
2擅长营造手持拍摄的\”自然抓拍\”风格,而Veo 3.1则更适合追求精雕细琢的视觉呈现效果。
叙事与音频控制能力升级
Veo
3.1在前代基础上,增强了对对话、环境音效及其他音频元素的处理能力。值得关注的是,原生音频生成现已全面集成到Flow平台的三大核心功能中:
●“帧转视频”:将静态图像转化为动态场景
●“素材转视频”:整合多张图像中的元素,创作复合视频
●“延伸视频”:基于已有片段持续生成,将初始视频延伸至30秒甚至1分钟以上
这些功能此前需要用户手动添加音频,现在则实现了音画同步生成。这不仅让用户能更好地掌控作品的情感基调和叙事节奏,也省去了后期制作的繁琐步骤。
对企业用户而言,这种集成化的音视频处理方式,使得制作培训材料、营销视频等专业内容更加高效,显著降低了制作门槛。
多模态输入架构支撑精细编辑
Veo 3.1支持文本、图像、视频片段等多种输入形式,并在输出控制上更加精细。新引入的功能包括:
●最多支持3张参考图像,精准把控输出内容的视觉风格
●首尾帧插值技术,实现不同场景间的自然无缝过渡
●场景延伸功能,突破单次生成时长限制,智能延续原有视频的动作与运镜逻辑
这些工具让企业用户能够精细调整内容的外观质感,确保符合品牌规范或创意要求。
此外,“插入对象”和“移除元素”等编辑功能也同步推出,不过部分功能尚未完全开放给Gemini API用户。
全平台部署策略满足多元需求
Veo 3.1通过以下渠道提供服务:
Flow:面向普通用户的AI辅助视频创作平台
Gemini API:为开发者提供视频能力集成方案
Vertex AI:即将支持\”场景延伸\”等企业级功能
透明定价,成本可控
目前Veo 3.1处于预览阶段,仅面向Gemini API付费用户开放。计费标准延续前代:
●标准版:每秒视频0.40美元
●Fast版:每秒视频0.15美元
采用按需计费模式,仅对成功生成的视频收费,无免费额度。这种透明的定价策略便于企业团队进行预算管理。
专业级输出规格拓宽应用场景
Veo
3.1支持720p与1080p分辨率输出,帧速率稳定在24帧/秒。基础视频生成长度提供4秒、6秒或8秒选项,通过延伸功能最长可达148秒的连续片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用户上传产品图片或风格参考后,模型能够准确保持这些视觉元素的一致性,这一特性对零售、广告等行业的内容标准化生产极具价值。
早期用户反馈:还有改进空间
业界对Veo 3.1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
Otherside AI创始人Matt Shumer坦言“有些失望”,认为其“效果明显逊于Sora
2,价格却高出不少”。但他也承认,谷歌在参考图像支持和场景延伸等工具链方面的优势值得肯定。
3D数字艺术家Travis
Davids指出,虽然音频质量确有提升,但模型仍存在明显局限:“缺乏自定义语音选项,无法直接选择生成语音,基础生成时长仍卡在8秒上限。”他还提到,在多角度拍摄中保持角色一致性仍需精细的提示词设计,而Flow
Pro付费用户仍无法直接获取1080p输出也令人不解。
不过,AI领域创作者@kimmonismus则给予了“Veo
3.1令人惊艳”的评价,尽管他也认为OpenAI的最新模型在整体体验上仍略胜一筹。
这些早期反馈表明,尽管Veo
3.1在工具完善度和创作控制上取得了进步,但随着竞争对手不断抬高行业标准,用户对真实性、语音控制和生成长度等方面的期待也水涨船高。
谷歌Veo 3今年在I/O开发者大会亮相后迅速赢得口碑,成为首个实现原生AI同步音频生成的视频模型。 然而,OpenAI
Sora的强势崛起改变了竞争态势。
随着两大科技巨头在AI视频领域持续加码,这场关乎技术创新、创作生态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复杂博弈正进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