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 10 月

诺贝尔奖这事,咱能不能提前先说好

今天照例来得罪人了。

最近咱们为诺贝尔奖的事吵起来了。有媒体说不稀罕“洋奖”,也有人表示反对。

平心而论,日本人拿得确实有点多,本世纪已经22个了。但咱也不至于吵起来嘛。好比隔壁孩子拿了奖,你家里反倒吵起来了,多不好。

孩子拿不拿奖,未必体现什么;但没拿奖之后是什么反应,特别能看出一个家庭的成色。换句粗俗的说,床上不见人品,没上成床后的反应才见人品。

“呵……tui!丑货!”这就很不好了。

对于这个诺宝儿奖、或者说诺贝儿奖,作为一个读金庸的,我觉得最大关键,就是咱们事先得说好,不要变来变去。

这个奖到底是个好奖,还是个破奖?咱们到底想得,还是不想得?如果咱有人不小心得了,到底算是立功还是犯错误?这几点,媒体老师能不能先定下来,得有个章程嘛。

就像华山论剑,去和不去,原本都无所谓。丐帮去了,少林不去,都行,不丢人。就怕变来变去,还说什么最近秦岭老下雨,谁特么稀罕去华山啊,那就很不江湖。

比如在发奖之前,就可以先说好:这破奖咱明确拒绝,谁得谁是王八。

那多好,大家就都认识统一了,一起鄙视就完了呗。

年轻朋友有所不知,很多时候,咱们其实显得很想要这个奖。

多年来一直盛行这样的说法:诺贝尔文学奖,老舍本来可以得,鲁迅本来可以得,林语堂本来可以得,都是让出去了,或者是机缘不巧、失之交臂。

说得添油加醋、活灵活现。

前几天还有评论,叫《拉斯洛替李白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你的奖不是你的,是你替我们祖宗拿的。

说白了不还是想得嘛。不想得的东西,谁会这样意淫呢?

此外,倘若咱不小心真得了,是立功还是犯错?也得先说好,不要老变。

有人可能不记得了,我却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当时就在官媒工作。莫言得了,屠呦呦得了,当时都说是好事,一片祝贺,敲锣打鼓,当时的报道我不好去列举了,你们自己搜。吃瓜群雄们也个个与有荣焉,觉得脸上有光。

然而没过几年,群雄又调转头来骂,还要起诉人家得奖的。

要变卦早说啊,人家完全可以不领嘛。领了,你们沾光过了、自豪过了,等于撸完了,贤者时间了,转头又骂老师,这算是个什么嘛。

这玩意儿到底是荣誉,还是圈套?到底是自豪,还是自宫?事先说好成不,或者正义网民们搞一个《诺奖应对指南》,否则自豪起来都心虚。

再说说不稀罕“洋奖”这事。

洋奖到底要不要,也应该有个章程,还是那句话,咱能不能先说好。

世界杯、奥运会,都是洋奖,尤其奥运会,是古希腊发源的奖,可说是洋奖的祖宗。

并且我们现在很多人认定,古希腊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是个骗局,那就更不应该稀罕奥运了。一个假的古希腊,你还去传“圣火”,那不是中计了吗?

然而实际情况是,世界杯,咱们不但想踢,还想办;奥运会,次次下血本重氪,前一阵不是还流行去扒为谷爱凌夺牌花了多少多少钱么。

那么洋奖到底是稀罕还是不稀罕,给个准信啊。

看到有人反驳说,那一样么!奥运会是一个个拼出来的,诺奖是小圈子给出来的!意思是前者咱可以氪金,后者咱应该鄙视。

咦奥运会体操跳水、花滑花游、滑雪马术,不都是“小圈子”打分给出来的么。

而且怎么又成“拼出来的”了,不是说资本操控的么,不是说裁判把持的么,不是说吃药么,不是共济会光明会博彩公司插手么,不是说撒旦神秘祭祀仪式么,不是外国政治交易瓜分奖牌么,这会儿咋又成拼出来的了。

事先能否说好,什么时候承认是拼出来的,什么时候不承认是拼出来的,还是要一致啊。

盼诺奖,踩诺奖;想诺奖,喷诺奖;yy诺奖,鄙视诺奖;自豪得诺奖,起诉得诺奖……

又想又怕,又当又立,又卑又亢。

这些吃瓜群雄啊,没拿到时,说标准不公平,我们被排斥了;真拿到了,就怀疑中了计,我们被渗透了。

动作之乱、标准之无序,总给人一种马老师踩着滑板打五连鞭然后不小心触电了的既视感。

花钱能砸的,集训能训的,就拼命砸洋奖、冲洋奖;花钱砸不出的,集训训不了的,就说看轻洋奖、蔑视洋奖。

就想弱弱问一句:为什么奖拿得那么少,戏却那么多?

给自己加油很好,给自己加戏,就没什么意思了。

对了,这篇文不是我写的,是我一个朋友写的,我被他盗号了,我不知道怎么回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