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国安法已实施5年,令香港的政治、社会与经济出现大转变。台湾香港研究学会理事长陈健民指出,国安法颁布以来,「香港已死」的讨论在海外又开始,自由民主与法治制度已死的说法争议较少,但港府是以更复杂的手段处理香港问题。
在港区国安法实施5周年之际,中华港澳之友协会今天举行「港版国安法实施五周年对港人生活的冲击与反思」座谈会。
陈健民表示,国安法颁布以后,这5年来港府做了很多动作打压公民社会与言论自由,挤压公民空间、实施网上言论审查,让很多人又开始讨论「香港已死」,造成「制度上的崩坏」与「人心的涣散」。
陈健民指出,保障自由、民主与法治的制度已死的说法争议较少,但这同时忽视了港府实施的一些平衡与收编手段。事实上,港府是以更复杂的手段处理香港问题,比如在香港仍有一些倡导性、服务性团体还存在,但港府会更加强统战与收编动作。
陈健民并提到,很多香港人正在进行调适,要慢慢远离政治,不看新闻报导。
他说,近期出现「北上消费」的现象,其中道理并不是那么简单,以为留下来的是亲政府的香港人,但其实仍有人是支持民主,他们是从消费切割不谈政治原则。并有北上消费的朋友的想法是「我痛恨香港政府比北京政府更讨厌,一块钱都不愿意在香港消费」,因此,面对这些消费心态要有更多理解。
台湾香港协会理事长桑普指出,今天的香港是专制、党制、萧条与迷惘,香港已经没有自治了,红色恐怖横行,自我审查猖獗,用国安凌驾一切。
香港中文大学生会前副会长罗子维说,香港政府是以制度化、细致的方式镇压香港人,然而香港年轻人不是没有反抗,只是表面上表达忠诚,私底下仍有自身的看法。
罗子维认为,如果要留在香港,香港年轻人不得不在表面上表达忠诚,这是国安法颁布后,香港年轻人很大的挑战。另外,许多企业相信中国移民、在中国读书的青年更懂得中国政治红线,更能在国安法下的企业环境保障安全,因此在应聘时会优先考虑中国青年,这对香港年轻人构成就业威胁或选择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