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正走在和解的路上。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最近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到中方是否已取消2021年对欧洲议会前议员包瑞翰(Reinhard Buetikofer)的制裁时表示,「经双方商定,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他说,过去几年,中欧立法机构交往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出现了一些波折。当前形势下,双方都认为,中欧加强对话合作十分重要。接著林剑即宣布了双方同步全面取消制裁措施的讯息。他还补充说:「我们相信并期待,随著中欧全面恢复立法机构交往,双方交流和理解将更加深入,将为中欧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
众所周知,2021年3月22日,为了所谓新疆再教育营问题,欧盟理事会决定对11名个人和4个实体进行制裁,其中包括4名中国官员和1个实体。同一天,中方决定对欧盟及相关10名人员和4个实体实施反制,其中就包括包瑞翰在内的5名欧洲议会议员。
当年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中欧关系全面恶化。前一年即2020年12月前德国总理梅克尔卸任前推动签署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从此被欧洲议会无限期冻结。
根据林剑宣布的讯息,这一纸被冻结了快5年的协议,似乎重现了由双方各自批准后生效的曙光。
据披露包瑞翰解除制裁消息的《南华早报》报导,今年4月大陆就已取消了对欧洲议会现任议员的制裁。但在7月4日一封致欧洲议会现任议长梅措拉(Roberta Metsola)的一封信中,中方明确表示此举也适用于此前受其制裁的欧洲议会前议员。所谓的前议员,其实就是单指包瑞翰。
包瑞翰去年退休,但退休前他一直是欧洲议会主导中国事务的灵魂人物。而6月底大陆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布鲁塞尔期间。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要求中方取消对包瑞翰的制裁,才考虑恢复正常化关系。中方显然因此从善如流。
中欧终于搬走了过去造成彼此关系冷淡的一块大石头,代表下周即将登场的中欧领导人峰会不会只走一个过场。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固然过去对大陆并不十分友善,但当欧洲与美国川普政府为了关税而关系触礁时,欧盟领导人似乎想起了中国的重要性,即令他们可能只是将中欧关系当成与美国较劲的一根杠杆而已。
当然,现在就认定中欧关系会回到梅克尔主导欧盟外交关系时期的亲密,显然过于乐观。因为欧洲在安全议题上仍然因为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日渐取得上风,而一直怪罪中国。
同样的《南华早报》在这月初就曾报导,大陆外长王毅7月初与欧盟高级外交与安全政策代表卡拉斯进行战略对话时,曾表示中国不希望看到俄罗斯失败,因为担心美国因此将全部注意力转移到北京。甚至报导还说,这场谈了四小时的对话,王毅向卡拉斯上了好几堂的历史课与现实政治课。
可见中欧关系仍有诸多荆棘需要克服,特别是最近双方又因稀土、电动车及猪肉等贸易问题,陷入更多猜忌。但谁都不能忽略,中欧关系可能已经走出谷底,朝著排除价值议题干扰的现实主义走向,进一步修好的趋势。
不仅如此,最近围绕著中国大陆的外交环境,都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转的迹象。不只日、韩因为石破茂与李在明新领导阶层对华态度都较前任友善,最近印度与澳洲官员也纷纷借由访陆寻求改善关系,就连川普政府都不断取消对陆制裁措施,黄仁勋在北京宣布H20的AI晶片已被重新允许在中国销售,就是川普的一个示好动作。
在全球都担忧日渐增多的区域冲突,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时刻,北京反而是借此塑造它的和平形象。
如果冯德莱恩与科斯塔两位欧盟领导人在下周北京与合肥与大陆领导人的会谈,获致了意外的成果,而川普也真如预期在年内访陆,一个全新的世界格局不无可能就此打开。
在这个新格局底下,台湾必须思考自己的位置。「抗中保台」思维的保鲜期恐怕不会太长,民进党的仇中愚民操作不要玩得太过火,以免有天沦为外人谈资里的笑料。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