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发改委31日制定「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目标是加快布局低空起降基础设施、资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全面建设全球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该方案的建设目标指出,全球总部研发中心包括无人机关键系统与零件、整机机制造、地面装备等关键阶段,组成全球领军的低空研发制造企业,产值规模突破人民币1,300亿元;2026年底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及2个特色产业园区,涵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行销展示等业态; 2026年底,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2同城、4小时跨城」低空快送服务覆盖人口占全市人口比率超过70%。
该方案总共提出16条重点任务,针对建设低空起降基础设施共有共有6项。其中,「建设低空物流运输起降设施网」结合产业布局及三级物流枢纽场站体系,新建159个物流运输起降点至205个,空中物流运输网络覆盖全市;「拓展社区物资运输起降点」新建339个起降点至413个,除重点商圈、大学院校外,还有针对医院、血站等兴建空中医疗物资、检测样本、血液输送网;「织密城市治理起降设施网」则面向警务活动、医疗救护、紧急救援、城市管理等领域,推进无人机技术与装备赋能城市治理,新建城市治理起降点340个以上至360个。
在建设低空资讯基础设施方面,涵盖建设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构建低空通信网络、完善低空导航设施、打造低空监视网、健全低空飞行气象监测网。
SILAS计划在2026年底前建成一期,具备飞行计划处理、航空情报服务、气象资讯服务、空域数位空域图、导航、监视等功能,实现对全市重点低空域7×24小时的全面监控,支撑超万架飞行器同时低空飞行,实施精细化时空资源分配与流程管理;而「打造低空监视网」则结合核子、机场、党政机关、医院等重点区域,分步推进低空安全管控阵地建设,推动无人机安全管控平台(深穹平台)升级改造,对接SILAS系统,实现空空无人机全面监控与警用高效能无人机指挥调度。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