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6 8 月

中国行业内卷 安徽卡车司机村面临转型

中国多个行业出现价格降低、竞争加剧的「内卷」现象。在安徽的一个「卡车司机村」,村民曾因开货车致富,但近年货运费用走低,不得已只能拉长工时,伴随更多职业病和牺牲亲情的代价。

陆媒经济观察报9日报导安徽省蚌埠市大郢村的故事,当地户籍人口32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16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中近半从事货运物流业;这些卡车司机主要是个体户,往返江浙沪和广东之间运送钢材。

报导说,2005年前后,公路运输需求和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同步进入极速增长期。2005年到2014年,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从4.1万公里增至11.19万公里,年均增速超过10%;同期,中国公路货运量成长232%。

当时,对于已开始用农用车队将农产品运往江浙沪地区出售的大郢村村民来说,走上运输业顺理成章,而且收入远高于务农。当地有个说法是,年轻人的成人礼是拥有一本卡车驾驶证。

但近几年,大郢村的卡车司机们发现,运费不断走低、货源竞争越发激烈。为了维持高收入,卡车司机们只能接更多订单、跑更远的路程,卡车「夫妻档」也多了起来,因为两个人能跑更长时间。

中国物流业「车多货少」的困境下,从2020年开始,公路货运总量开始波动下行,但货车运力却在持续增加。卡车司机被迫加入低价竞争。

2017年,大郢村村民沈彪从上海运送钢材至广东时,每吨货物运价约为人民币400元(约1600元),2025年已下跌至200余元,跌幅接近一半。因为竞争激烈、货量少,他每月往返于上海和广东的次数也从5、6次降至约3次。

7月1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透过5936份货车司机调查问卷形成的「2025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货车司机普遍反映2024年整体收入较2023年出现下降。

这份报告还显示,7成以上的货车司机患有职业病,其中9成以上因长时间驾驶,患有颈椎病、腰椎病,近7成因饮食不规律等患有胃病。3成左右的货车司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噪音性耳聋等其他职业疾病。

货车司机的工作牺牲不仅在于健康,还有家庭。报导以一名年轻的司机何鹏为例,他是大郢村第一代留守儿童,其想法是:「不能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父母中至少要留一人在家。」所以去年太太怀孕后,何鹏就再也没让她跟车。

另一名做了10年「卡嫂」的陈海梅,其丈夫几乎一年有350天都在外跑运输,陈海梅则负责操持家中的一切,有甚么苦也不太跟先生说,因为对方帮不上忙。

7月28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在「加强货车司机合法权益保障」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在构建健康从业生态、保障司机合理的劳动报酬、畅通货车司机反映诉求管道等方面,加强货车司机合法权益保障。

报导说,大郢村的村民和村干部正在这场被行业运价波及的「内卷」(过度竞争)中寻找新的出路,比如当地正在种植经济作物,并连续3年获评当地的「优秀村集体经济」。下一步,大郢村还希望能招商引资,形成从农产品生产到加工的产业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