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 9 月

财经

财经

香港吸引外来人才计划受质疑 港府却满意

香港近几年加强吸引外地人才来港工作及居留,其中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最受关注,但前行政长官梁振英日前对这项计划提出质疑,触发社会议论。不过,政府官员还是满意这项引才计划。 为了填补人口,以及为香港长远发展提供所需人力,港府近几年来先后推出或强化各项「抢人才」措施。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上周公布,截至2025年7月底,这些「抢人才」措施收到51万宗申请,其中34万宗获批,超过22万「人才」已经抵港。 单就2022年推出的「高才通」而言,截至上月底,港府收到14万宗申请,当中11万宗获批,有超过9万人抵港,其中95%来自中国大陆。 大致而言,经「高才通」来港的人(高才),需要取得两年签证,然后持证来港找工作或创业;港府向他们发给两年签证,主要是让他们适应在港生活或工作,待签证到期,再予续签,之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留港。 有关部门日前公布,截至7月31日,首批1万3000多宗已经到期的「高才通」签证之中,续签率为54%,不续签的「高才」即放弃留港。 对于上述续签率,外界有人质疑是否过低,孙玉菡对此回应说,愿意续留港的「高才」超过一半,情况已较英国类似措施(46%留英率)的情况好。 他并说,在续签留港的「高才」之中,在港工作的月薪中位数为港币4万元(新台币16万元),其中25%月薪达8万元(新台币32万元)、10%为12万元(新台币48万元)、1%月薪达30万元(新台币120万元);另有5%少于2万元(新台币8万元)。 这些「高才」从事商业及贸易、金融服务、创新科技领域等。 此外,续签的「高才」之中,平均每人携同1.7名子女来港。孙玉菡认为,这为本地注入年轻人口,有助优化人口结构。 目前是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梁振英,月初公开发文,表示绝大多数透过人才入境计划来港的人士及其家庭成员,最终并未在港落户,而是在取得身分证后,全家返回中国大陆。 他引述官方数字指出,截至20...
财经

陆大学科系调整 「低空经济」新增申报数最多

大陆教育部近日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台湾的全日制大学)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告显示,2025年度共申报239种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拟新增数量最多,为120个。显示在低空经济发展下,大陆教育体系正加紧培养相关领域人才。 第一财经报导,本次申报专业点拟新增869个,在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之外,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点新增数量达到56个,位居第二;运动训练专业点新增数量42个,位居第三。 近年来大陆专业优化调整频率加快,各大高校纷纷加快调整优化学部、院系专业设置。比如今年5月以来,多所「双一流」大学密集宣布成立新学院,聚焦人工智慧、未来技术、空天技术、量子科技、AI+、信息传播等领域。 在新增专业同时,也有一些就业不理想、不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专业科系退出,据麦可思研究院的统计,从2020年到2024年,大陆大学撤销专业数量前五名的本科专业分别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60个),公共事业管理(138个),信息与计算科学(123个),市场营销(104个),产品设计(93个)。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表示,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相应增加新的专业,同时裁撤掉一些跟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非常重要。加快存量资源优化配置,要把有限的资金,真正投入到国民经济发展亟需的一些专业和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而不必追求「大而全」。 低空经济为当前大陆官方力推政策,除了写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外,2024年以来,大陆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推出相关政策,中关村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联盟数据,2023年大陆低空经济规模超人民币5,000亿元,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人民币兆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约30%。2030年有望达到人民币2兆元。大陆教育部近日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台湾的全日制大学)本科专业申报...
财经

川普曝在他任内「习近平不侵台」 大陆回应了

美国总统川普15日称,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向他保证,只要他仍在白宫任职期间,北京就不会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对此大陆驻美大使馆火速发表声明回应,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议题」,呼吁美方恪守一中原则,审慎处理涉台问题。(延伸阅读:川普:习近平说只要我在任 他不会对台湾动武) 福斯新闻报导,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丁举行峰会的途中,川普表示,各国领袖皆承诺,他任内绝不会发生类似俄乌战争这类的侵略行动,其中也包含大陆在内,「习近平告诉我,『只要你是总统,我就不会这么做』。」但川普也强调,习近平有提到「我很有耐心,中国也很有耐心」。 针对川普说法,路透报导,大陆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发布声明指出,台湾问题攸关中国核心利益与民族尊严,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也最敏感的议题」。 刘鹏宇强调,美国政府应恪守一中原则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承诺,妥善处理台湾相关议题,以实际行动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 川普与习近平曾在今年6月曾进行通话,这是川普第二个总统任期内,首次经过证实的双方通话。先前川普在今年4月曾说习近平打电话给他,但并未具体说明通话时间。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财经

宾士陷苦战 大陆市场喊出五折价 A系列入门车型下杀至52万元

最新数据显示,德国宾士汽车7月在大陆市场的零售量达2万6,653辆,较6月下降超过40%,这是宾士近五年来月销量首次跌破2.7万辆,为提振销量,传出宾士A系列入门车型在大陆市场推出五折价,显示大陆车市「内卷」情况相当严重。 第一财经报导,以宾士为代表的豪华车企正在面临转型挑战,大陆新能源车快速发展,问界、理想、蔚来等电动车品牌销量不断上升,逐步扩大在豪华车市场的市占率。同时,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环境,豪华品牌零售价格已出现大幅下跌。 此前,相较于竞争对手,宾士车售价格较为坚挺,但今年也在大幅降价。懂车帝数据显示,宾士C系列价格最大降幅36%,优惠人民币12万元,宾士E系列最大降幅约为20%,优惠人民币10万元,最便宜的就是宾士入门款A系列新车,有宾士上海经销商报出人民币12.56万元(约新台币52万元)的超低价,相当于五折价,该车款在大陆制造省下关税,但这么惊人的折扣前所未见。 宾士汽车执行长康林松(Ola Källenius)日前接受德媒采访时直言,大陆车市有著「达尔文式」的内卷竞争,参与车企多达100多家,这种降价促销风气正在危害所有车企。加上大陆公众最近几年对宾士高档车型领域的消费热情非常有限,对宾士在大陆车市造成了非常大的竞争压力。 他表示,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是,宾士不想不惜一切代价抢夺大陆市占,因为透过大规模促销维持高销售量的定价策略是「错误」的。 宾士2025年第2季销量报告显示,集团第2季全球汽车总销量54.71万辆,年减9%,今年上半年全球累计销量为107.63万辆,年减8%。其中,上半年在陆累计销售29.32万辆,年减14%,第1季销售下滑10%至15.28万辆,第2季销售下滑19%至14.04万辆,降幅扩大。 按照最新计划,宾士将在2027年推出36款新车型,其中17款为电动车型,并宣布将推出七款大陆专属车型。 $(document).ready...
财经

韩媒:韩总统特使团或于8月下旬访华 拜会王毅等中方高层人士

南韩总统李在明上任后推行实用主义外交,使中韩关系转向缓和。韩联社18日援引多方消息透露,李在明或于25日前后向中国大陆派遣特使团。 据韩联社报导,南韩执政党共同民主党人士18日透露,中韩两国正围绕两国建交纪念日(8月24日)等因素就特使团访问中国大陆日程安排进行协调,具体日期待定。 据悉,南韩特使团成员可能会包括前国会议长朴炳锡、民主党议员金太年和朴钉。另,南韩前总统卢泰愚之子、东亚文化中心理事长卢载宪亦有望加入该特使团。 韩联社预测,该特使团将会见大陆外交部长王毅等中方高层人士,并向中方转交李在明致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笔信。 此前,南韩国务总理金民锡6日在中央政府首尔办公楼主持召开提振旅游业政策工作组会议宣布,南韩政府将从9月29日起面向中国大陆团体游客试行免签入境政策,持续至明年6月30日。 香港星岛日报6日刊出「中国观察」指出,南韩6日正式宣布,将自9月底起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免签措施,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预料将于11月出席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APEC)领袖峰会。不过,中韩依然矛盾重重,缺乏互信,仍处于且行且珍惜。 文章指,随著中国大陆强势崛起,不再「韬光养晦」,影响力不断上升,作为邻国的南韩颇感不安。中国大陆取代日本成为南韩人最不信任的邻国,年轻人对华负面看法尤为强烈。李在明今年6月上台之后,反华示威规模扩大,甚至针对中国大陆游客。 对此,李在明12日还曾在国务会议上提到,不久前,在首尔大林洞、大陆驻韩大使馆前发生了反华示威,已远超言论自由的范畴,充斥著恶言和暴力,这与南韩作为重视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民主典范国家的形象极不吻合。韩联社18日援引多方消息透露,南韩总统李在明或于25日前后向中国大陆派遣特使团。(欧新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财经

营造业持续低迷?陆7月水泥产量创2009年以来新低

大陆营造业持续疲软,彭博18日指出,大陆7月水泥产量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反映出经历前十年的建筑热潮后,建筑活动已明显放缓。 彭博18日报导指,在房地产危机悬而未决,基础设施建设乏力的背景下,大陆7月的水泥产量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准。尽管水泥数据仅是15日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中的一项,但却最能反映大陆21世纪的经济发展。而最近产量下滑,也显示大陆在经历前十年的建筑热潮后,建筑活动已明显放缓。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水泥比钢铁等行业更能反映中国的「旧经济」,因为它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且几乎完全依赖建筑业。中国水泥的出口量不大,而且显而易见的是,过剩的混凝土建筑无法像过剩的太阳能电池板或汽车那样运往海外。 报导提到,从1990年到2014年,大陆水泥年产量逐年增长,用于建造摩天大楼、交通网络和大规模的房地产建设,这些皆构成了当代大陆城市的景观。然而,水泥产量的峰值可以追溯到2020年5月,当时北京当局推出新冠疫情时期的刺激措施,而房地产危机也尚未爆发。 另,从大陆官方15日公告数据可见,7月,大陆经济全面放缓,工业活动、投资和零售额均不及预期。钢铁产量创下2017年以来同期新低,房地产投资录得202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人民币贷款也出现20年来的首次收缩。 同时,7月大陆水泥产量年比走跌逾5%,至约1.46亿吨。彭博认为,天气是拖累因素,因为热浪和强降雨影响了建筑活动。水泥业也受到政府供给侧改革的影响,由于生产商被要求缩减产能以更好地匹配需求,未来产量可能进一步下降。 此外,针对未来展望,新浪财经提到,第四季及全年水泥需求方面,相较于2024年,需求预计下降约5%。若基建招标延迟(8月为重点工程招标时间,过8月则延至2026年3月)且无明显开工迹象,全年需求量或下降5%至8%。尽管整体市场需求呈现下行趋势,但总量下降幅度具有缓慢特征,实际降幅可能低于预期,例如预期年减...
财经

大陆增持美债 三个月首见 外界认为长期持有水位仍将下降

中国大陆6月意外增持1亿美元美国国债,总额达7,564亿美元,为今年连续三个月减持后首次增持,目前大陆持有美债规模保持第三,前两名则分别是日本及英国。分析指出,大陆仍会持续减持美债并增加黄金储备,让资产配置多元化来降低风险。 台湾6月持有美债规模增加52亿美元,达2,981亿美元,为历史次高,仅次于今年4月的2,988亿美元,台湾持有美债位居全球第11名。 美国财政部公布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6月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持有的美债总额为9.13兆美元,较5月增加802亿美元。今年上半年,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持有量增加了5,081亿美元。 6月外国持有美债规模 华尔街见闻分析,外资持有的美国公债在6月攀升到历史新高,显示即使美元贬值令各界担心美国资产不再受青睐,但实际上各国对美债的需求仍强。 目前持有美国国债规模前三的分别是日本、英国、中国大陆,日本持有美国国债1兆1,476亿美元,较5月增加126亿美元,延续今年以来增持美国国债的趋势;英国持有美国国债8,581亿美元,较5月增持487亿美元。 大陆持有美国国债7,564亿美元,较5月增加1亿美元,是大陆自今年3月以来首次增持美债,不过,大陆持有美国国债总体呈现逐步减持态势,从今年3月起由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 分析普遍认为,鉴于中美关系变化和外储资产配置多元化的趋势,大陆的美国国债持仓仍可能稳步下降。近年来,大陆减持美债更多来自外储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需要,提升黄金配置占比就是促进多元化配置的一种体现。 大陆在2022年4月持有美债跌破1兆美元后持续减少,今年1至2月连续两个月增持美债;3至5月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3月减持189亿美元,4月减持82亿美元,5月减持9亿美元。 延伸阅读 连3月减持后大陆增持1亿美元 6月美前三大债主均增持美债 $(document).ready(fun...
财经

中国多家MUJI宣布闭店 公司:部分商圈人流下降

日本知名品牌无印良品(MUJI)近期在中国北京、上海、济南等多地门市相继关闭,引发关注。MUJI品牌官方回应,个别闭店是基于经营效率的正常调整,面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MUJI会做出取舍。 据中国媒体界面新闻报导,无印良品北京世茂工三店张贴「闭店通知」,显示关店时间为8月31日。有店员表示,由于三里屯开了一家新店,因两家距离太近,公司决定关闭这一门市。 除了北京世茂工三店以外,据不完全统计,包含北京国瑞城店、上海浦江欢乐颂店、上海正大乐城店、济南振华店、长沙泊富广场店等多家无印良品门市都相继宣布闭店。 一些决定闭店的门市已启动关店清仓活动,打折促销,并设有多处特价专区。 针对这波关店潮,中国无印良品官方表示,「个别的闭店只是MUJI基于经营效率进行的正常调整,面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的挑战,MUJI会对经营效益不佳的门店做出取舍。MUJI中国目前坚持每年开40间左右门店,3月1日至今MUJI新开了15间店舖。」 报导指出,2025年以来,无印良品在成都、大连、苏州、武汉等10余座城市同步推进新店开设或既有门店重装,仅在北京就新增中海大吉巷、三里屯太古里、双井京东Mall、朝阳大悦城等门市。 对于MUJI无印良品今年在中国的战略调整,有业内人士分析,关闭一些低效的店铺减轻财务负担,然后集中资源做高坪效的旗舰店,实现从规模扩张转向盈利优先。 中国是MUJI无印良品最大的海外市场,也是除了日本本土之外的第2大营收支柱。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财经

川普关税促成中印关系改善 王毅今出访印度

川普的关税促成了中印关系改善。大陆外长王毅今日启程赴印度访问三天,并将与印度举行两国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这是中国外长近三年多来首次访问印度。 《环球时报》指出,王毅此访既是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去年12月访华的后续,也是为印度总理莫迪本月底将访问中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作准备的一部分。各界多将王毅此行视为中印继续保持外交接触的重要一步。 报导称,近来,因美方宣布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并以「继续采购俄罗斯武器和能源」为由,威胁对印实施「额外惩罚」,美印关系陷入紧张。 《印度教徒报》称,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美国的贸易关系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新德里方面正努力加强与中国的关系。美国「地缘政治经济报告」网站也认为,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试图拉拢印度参与其对华新冷战。但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适得其反,促使新德里改善与北京的关系,并强化金砖国家合作。 《印度斯坦时报》提到,在王毅访问印度后,印度外长苏杰生将于8月21日至23日访问俄罗斯,与俄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在印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这两次会晤对印度与中、俄关系至关重要」。 印度《论坛报》称, 印中两国正在积极参与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和二十国集团等多边论坛,即使在双边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双方仍致力于在全球平台上开展合作。 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在回应彭博社「如何看待美印关系面临挑战,中印关系显现积极势头」有关问询时表示,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大国、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龙象共舞」,是双方正确选择。 林剑称,中方愿同印方共同努力,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一以贯之增进政治互信,相向而行扩大交流合作,从大局出发妥善处理分歧,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加强协作配合,推动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据《印度斯坦时报》16日报导指出,王毅将在此访期间与苏杰生和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举行会谈。知情人士透露...
财经

抗战研讨会本周澳门登场 港媒:台参与者战战兢兢

今年是中华民国对日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大陆委员会日前呼吁国人勿参加中共举办之相关活动,否则将依法裁罚。香港星岛日报今日「中国观察」专栏文章指,两岸本周将在澳门举办「纪念中华民族抗战胜利及台湾光复80周年书画联展暨学术研讨会」,「台湾光复纪念协会」将组团参加,但在台湾执政党严格监控下,台方代表团行事谨慎,强调必须遵守一系列活动守则,包括不得触及统战争议、须事先报备行程、不涉国旗国歌及政治军事议题、不接受媒体采访与陆方捐赠等。 星岛日报以「赴澳抗战研讨会 台方战战兢兢」为题,内容指出,上述将在澳门举办的研讨会,大陆方面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率团参加。台湾方面的主办团体是「台湾光复纪念协会」。据悉,「台湾光复会」今年刚成立,奉已故前行政院长郝栢村为精神领袖,理事长是前陆军总司令陈廷宠,但这次只由台湾学者罗台生带队。 文章特别提到,在执政党监控之下,侧闻赴澳门参加研讨会的台方代表团战战兢兢,强调必须尊重活动守则,包括「在争取抗战历史话语权的活动中,避免陷入统战与反统战的争议」,「陆方相关的各项活动,台方先向主管机关报备及说明」,「交流活动现场中,不得有国旗、国歌、中央级官员出席,不谈论政治、军事、两岸议题,不接受媒体采访与报道」,「不接受陆方党政军的捐赠」等等。 陆委会上周四明文要求,禁止中央与地方政府人员出席中共「九三阅兵」及其官方主导之相关活动;禁止曾任国防、外交、大陆事务或与国家安全相关机关之特定身分人员出席陆方前揭活动,违反者将依法惩处;呼吁全体国人勿参加中共「九三阅兵」及其官方主导之相关活动。 陆委会强调,倘有政党、法人、人民团体或个别人士赴陆参加前揭活动,涉及与陆方从事任何形式之合作行为(如签署协议、备忘录等书面文件,发表共同声明,或配合进行宣传等),主管机关将依两岸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裁罚。本周两岸将在澳门举办抗战与台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