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选后中国将测试新总统对台海议题底线?专家:须寻求三方关系新平衡以避危机
美国在台协会华盛顿总部执行理事蓝莺(左四)访台,接受台湾外交部次长陈立国(左五)设宴款待。(2024年10月30日,台湾外交部提供)
华盛顿 —
随着美国总统大选日渐临近,新一任总统对中国及台湾的立场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就在大选前一周,美国在台协会高官访台,这一时机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有学者指出,无论谁当选,中国很可能会测试新总统在台海议题上的底线,因此新总统就职后的前六个月,美中台三方必须努力在三边关系中找到新的平衡,以避免台海危机的升级。
距离大选日仅剩数天,两党候选人—民主党的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和共和党的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民调势均力敌,结果难以预料。特别是在台海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谁将入主白宫备受瞩目。新总统如何应对这一关键地缘政治热点,将产生深远影响。
蓝莺访台时间点引注意
就在此时,美国在台协会(AIT)华盛顿总部执行理事蓝莺(Ingrid Larson)这个星期赴台访问,是否有意传达某种信号引起外界注意。
前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告诉美国之音,他不知道蓝莺为何在此一时间点访台,“它或许和下星期二有关,但我没有证据证实的确如此。”下星期二(11月5日)即是美国总统选举的投票日。
卜睿哲说,“最简单的答案或许也是真正的答案”,那就是据他所知,自从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劳拉·罗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在5月与美国代表团访台参加赖清德总统的就职仪式后,美国在台协会华盛顿总部就没有人到过台北,“5个多月来已积累了许多的议题,所以我预期蓝莺有许多事要做。”
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印太战略访问研究员许毓仁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他不认为蓝莺访台有特殊目的,因为选举是美国国内事务,美国新总统尚未选出,此时任何发言都“不适合”。
许毓仁星期二(10月29日)才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