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30 10 月

川普知道鸦片战争?纽时:这句诗揭习近平为何不低头

川普知道鸦片战争?纽时:这句诗揭习近平为何不低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美联社)

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0日在韩国会晤。然而,这场会晤对习近平而言,不单只是关税与贸易的角力,更是一场关乎历史与尊严的谈判。他汲取了清朝官员林则徐的失败教训,不断强化军事与经济实力,展现他在面对美国时的强硬立场。

习近平是中共最知名“红二代”的代表人物,其父习仲勳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要职。纽约时报报导,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内一路步步高升,如今成为带领中国企图超越美国的中国领导人,这样的他曾在办公桌上摆著一首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指“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面临生死,也一定去做,又怎能因祸福而退缩呢?”这首诗有助于解释他为何在美国总统川普发动贸易战时强硬回击。

此诗是出身福建省的清朝政治家林则徐,启程戍边时所做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纽时指出,这是一首赞颂国家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的爱国诗词。林则徐在道光年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力阻鸦片走私,在贸易冲突中对抗当时的世界强权英国,最终以中国惨败收场,英国藉此夺取香港的控制权。

根据中国官方说法,这场失败开启了“百年国耻”时代,但林则徐在中国教科书与习近平的演讲中被颂为民族英雄,习近平自2012年上任以来,也把“洗刷国耻”视为他最重要的政治目标之一。

  汲取林则徐失败教训 习近平强化实力回击美国

当习近平准备于30日在韩国会晤川普时,过去的耻辱阴影依然挥之不去,也突显2位领导人之间深层的差距,远超过他们在关税、稀土与大豆议题上的争执。

《鸦片战争:毒品,梦想与中国建构》一书作者、英国学者蓝诗玲(Julia
Lovell)指出,川普“将中国视为现代国际秩序的赢家,而习近平则把中国看作是受害者。”她补充说,这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观可能导致双方会谈陷入“深层的不稳定”。

她指出,“我不知道川普对历史了解多少,但他必须明白,这段历史对中国的情感重要性至关重要,这段历史正在形塑(shaping)中国当下的行动与战略。”

对习近平来说,林则徐给他的2层启示:中国绝不能向外来压力低头,也绝不能再以弱势的姿态进行谈判。而林则徐当年抗争失败的原因,是清朝在军事与经济实力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如今,习近平对川普採取强硬回击的策略,显示他认为中国已积累足够实力,能在林则徐未竟之处取得成功。

  从鸦片到芬太尼 美中贸易冲突重演19世纪剧本

上个月,在北京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时,习近平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表示,中国已经“结束了近代以来,屡在外国侵略者手中吞败的民族耻辱”。

同时,美方指控中国出口制造强效鸦片类止痛剂芬太尼(fentanyl)的化学原料,恶化美国的毒品问题。北京方面对此说法感到愤怒,认为美方企图将中国比作19世纪那些向中国贩卖鸦片的西方贸易商。

从19世纪的鸦片战争到今日的稀土与强效鸦片类止痛剂芬太尼的争议,美中贸易关係似乎正在重演。今日情势与19世纪中国与西方的对决开端颇为相似,都始于西方对中国庞大贸易顺差的不满。当时,中国大量出口茶叶、大黄、瓷器、丝绸等商品,但从西方进口的货物却极少。

  林则徐错估大黄筹码 今中国以稀土制美

为了缩小这个缺口,英国开始转向贩卖鸦片。西方商人走私大量毒品到中国,林则徐1839年奉命前往广州负责禁止鸦片贸易,并恢复因白银外流而陷入困境的清朝财政,最为人熟知的事蹟是虎门销烟。

与中国目前实施稀土出口管制类似,林则徐当年也试图藉由威胁中止出口他认为对西方“不可或缺”的商品,包括大黄(rhubarb)和茶叶,来对英国和其他走私鸦片的西方国家施压。然而,英国对大黄的依赖并不如林则徐所想,英方随即派遣军舰前往中国沿海,攻击广州及其他港口城市。中国学者在叙述这段历史时,聚焦赞颂林则徐的清廉与操守,而非探讨林则徐是否高估了中国对英国的筹码,进而误判形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