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10月29日)已抵达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举办地韩国庆州,计划周四在距离当地一个多小时车程的釜山会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将是特朗普开展第二任期以来,两国领导人的首次面对面会晤。
这次双边会谈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举行,属于一次“场边会面”——自2014年习近平上任以来,中美元首有8次类似会晤均在多边峰会期间举行。
BBC中文访问学者,分析元首的“场边会面”为何越来越多?它和正式峰会又有何不同?
何谓“场边会面”?
一般来说,两国领导人会面可分几种形式。
第一种是领导人出访,当中以国事访问(state
visit)为最高级别的外交交往形式。场面壮大,礼宾安排严格,会鸣礼炮、举行晚宴。两国元首在访问时间内,除了就关心议题交换意见外,也会有特别的活动安排——像奥巴马在任期间访华时,就曾经登过长城、逛故宫。特朗普2017年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关闭故宫接待了他。
第二种会面是双边峰会(summit
meeting)。两国领导人为解决重大议题而召开,事前会先准备议程、讨论的框架,会面时间一般不会太长。近年来,这些元首的双边峰会大多在大型的多边会议和论坛举行期间安排,又称为“场边会面”(sideline
meeting)。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中国研究员宋文笛向BBC中文解释,在第三地举行大型会议时进行的场边会议,一方面可以大幅减少组织国宴、21响礼炮等活动的后勤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正式会晤的政治成本。
“对于两个敌对关系的国家来说,如果一方决定给予另一方国事访问的荣誉,可能会引发国内民族主义的强烈反对;或者,对方可能会觉得进行非正式访问(而不是国事访问)会丢面子,令人难堪。”
最近一次,习近平以国事访问到访美国,已经要追溯到2015年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元首访华则也要回溯到2017年,当年特朗普获中方超规格接待,将其称为“国事访问+”。但之后中美爆发贸易战,双方关系转差,未有再进行“国事访问”级别互访。而自2018年开始,中美双方的会谈均在G20峰会及APEC举办期间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除正式会谈外,元首间还有一种“非正式会面”。领导人在会议场地“相遇”,然后短暂交流数分钟。有些会面被称为“走廊外交”,视为两国缓解紧张关系的手段。
比如,2010年中日爆发钓鱼台风波后,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与日本首相菅直人在比利时亚欧会议间“偶然”相遇,交谈了25分钟。2012年,日韩同为岛屿主权问题关系紧张,当年APEC峰会结束后,两国元首也在场外站着交流5分钟。
“有时候,一些议题太敏感,且双方都没有形成一个最终的立场时,举行非正式会谈就很有必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曾指出,非正式会谈较灵活,不仅除去“繁文缛节”,可以在开会的间隙中“见缝插针”地举行,双方也可只就阶段性的想法进行交流。
“场边会面”更易达成实质性结果?
外界有声音认为,一般大型的多边峰会达到的实质结果不大,主舞台外的会谈更值得关注。美国智库“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曾援引专家分析,在高峰会期间举行的双边会谈,有时能够促成重要的国际协议。
若回顾中美元首早年的场边会谈,确实发现不少“成果”达成。比如2022年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后,中美关系急速转差。11月,习近平与拜登在巴厘岛举行的G20峰会上会晤。当时双方重申对台湾问题、两国竞争及俄乌问题的共识。
牛津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傅若诗(Rosemary Foot)曾形容,“这似乎是一次富有成效的会议”。
之后“习拜会”也分别在2023及2024年的APEC峰会期间进行,双方同意恢复高层的军事对话和领导直接通话,也同意携手应对芬太尼问题。
相隔六年再举行“习特会”,稀土、美国农产品、芬太尼及TikTok协议料成为会谈的重点。
但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庄嘉颖认为,中美未必会达成很大成果。在他看来,APEC只是一个“偶然”的时间点和平台让双方会谈,中美或有局部性的调整,但根本的竞争关系不会改变。
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两人的风格。庄嘉颖指出,特朗普经常不按常理出牌,“谈判以后,似乎有些他又会反悔,让对方有点措手不及”。面对不可预测的特朗普,习近平以强力姿态反击,“在这样子的条件下,美中双边的领导即便是见面,也未必保证说会有很明显的进展”。
宋文笛也认为,“习特会”不会达成任何中美“大协议”,包括外界关注的台湾问题。“充其量,它只会是一份临时的、部分的合作备忘录(MOU),为双方争取更多时间解决问题。”
此前,《华尔街日报》报导称,北京或要白宫公开明确“反对台湾独立”而非“不支持台湾独立”,以此作为交换美中贸易协议的条件,为“一个中国”原则定锚。
宋文笛说,要达成如此复杂的“大妥协”需要中美极高的政治信任。“而这根本不存在——在奉行交易主义的美国政府领导下,这种信任也不太可能实现。”
“拿台湾做交易让步,美国能换到什么同等价值的东西?”宋文笛提到,特朗普政府或将针对中国履行2020年贸易协定情况(301条款)启动调查——这是一个例证,特朗普政府不认为中国是一个“善意且信守承诺”的国家。
不过,中美代表日前在马来西亚结束第五轮经贸磋商后,特朗普表示预计会与习近平“进行一次成功的协商”,又透露“可能取消”对中国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