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会(APEC)21个会员经济体在历经紧张而艰苦的协商后,于周六在韩国庆州市举行的两日峰会结束时一致通过《庆州宣言》(Gyeongju
Declaration),这份联合公报标志着APEC在方向上的重大转变。
此次宣言的两大关键突破在于:一是首度将人工智能(AI)、人口变迁与文化与创意产业提升为亚太区域合作的核心议题,以应对当前世界的挑战并开拓新机遇;二是*删除了长年固定出现在历届APEC领袖宣言中的“自由与开放贸易”及“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字眼,反映出在美中战略竞争升温与保护主义兴起的背景下,APEC语汇的明显转向。
韩国引领APEC迈向新议题前沿
韩国总统府指出,《庆州宣言》“辨识出亚太经济中的关键现象与趋势,并将其提升为APEC的核心议程。”声明强调:“这是APEC领袖层级文件首次针对人工智能、人口变迁及文化创意产业提出共同认知与合作方向。”
作为2025年APEC轮值主席,韩国将AI与低生育率、人口老化等人口变化列为重点合作项目,突破过往以贸易与教育为主的传统焦点。
宣言指出:“人工智能等变革性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重塑劳动市场的人口变迁,对APEC经济体带来深远而长期的影响。为此,我们呼吁加强合作与具体行动,以促进惠及所有人的经济成长。”
此次会议另通过《APEC人工智能倡议(2026–2030)》与《APEC人口变迁合作框架》,韩国政府表示,这是APEC首份针对AI合作的领袖层级文件,亦是美中双方共同参与的首项全球AI合作协议,为国际AI合作奠定基础。
此外,《庆州宣言》首度正式纳入文化与创意产业合作的必要性,肯定该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与文化交流、以及AI等数字技术应用中的角色。
贸易语汇淡出 自由贸易理念退场
与历年以“自由与开放贸易”为核心的宣言不同,《庆州宣言》弱化了传统自由贸易的语言。
虽仍强调“强健的贸易与投资”,但删除了以往惯用的完整表述:“自由、开放、公平、不歧视、透明、包容与可预测的贸易与投资环境。”这些措辞自2017年至2024年间几乎每年都出现在APEC领袖宣言中(仅2018、2019年因共识未成或会议取消例外)。
同时,《庆州宣言》未再提及“多边主义”与“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在过去四年(2021–2024)皆是标准内容。取而代之的是“韧性”、“惠及全民”、“应对全球变局”等较为包容的用语。
不过,与领袖宣言相辅的《APEC部长级联合声明》仍提及WTO的重要性,指出:“我们认知到WTO正面临挑战,需进行有意义、必要且全面的改革,以提升其功能,使其更符合当今现实。”然而,该声明同样未使用“自由与开放贸易”的措辞。
美中共识艰难达成 韩国居中调停
韩国总统府强调,《庆州宣言》是在克服美中之间在贸易与关税等议题上的对立下,双方均能接受的文本。
宣言重申会员国对“深化经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局”的承诺,维持了多边合作的基本立场,即使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高涨与APEC核心价值遭挑战的环境下仍如此。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会后记者会上承认,21个成员对宣言草案存在歧见:“确实有些措辞存在分歧,尤其是是否应加入贸易与投资章节。我们进行了调整,最终达成了友好协议。”
韩国外交部透露,《庆州宣言》与《APEC部长级联合声明》的协商于周六早上7点30分完成,经过多次深夜修改才最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