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在与马来西亚、柬埔寨签署的贸易协议中纳入“毒丸条款”,形同华盛顿在与中国大陆的竞争中创造一项新的外交武器。图为美国总统川普10月26日在东协场边与泰国、柬埔寨和马来西亚领袖举行泰柬停火协议签署仪式。欧新社
川普政府已在与东南亚国家签署的贸易协议中加入了“毒丸条款”,规定如果一国家签署了“危及美国基本利益”或“对美国国安构成实质威胁”的类似协议,美方可终止该协定。这形同华盛顿在与中国大陆的战略竞争中,创造一项新的外交武器。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这类“毒丸条款”被纳入美国上周与马来西亚、柬埔寨签署的两项新协议中。贸易专家指出,这些极不寻常且范围广泛的条款,相当于对同时与大陆保持密切贸易关係的小国进行“忠诚度测试”,并可能重塑未来美国与东南亚及其他地区的贸易谈判。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地缘政治与战略学教授伊文奈特表示:“美国透过这些协议保护其市场准入优势,试图重塑过去几十年发展出的『亚洲工厂』格局。”
他说,这类条款范围很广,赋予美国单方面终止协议的权力,让华盛顿在东南亚地区获得新的使力工具。与马来西亚签署的协议还包含一项条款,要求配合美国的制裁及其他经济限制措施。
伊文奈特表示:“最终,毒丸条款将贸易协议从纯粹的商业工具,转变为管理伙伴国对外经济政策方向的工具。”
布鲁塞尔智库Conference
Board经济战略中心主任狄梅齐兹则说,这些毒丸条款是“多边主义棺材上再钉一根钉子”,反映美国担心中国试图主导区域供应链,但这种条款的效用仍有待观察。
她说:“这是川普在说:『我是老大,你必须跟我做生意。』问题是,这些国家有多大的谈判筹码能避免毒丸条款?其目的就是防止中国透过这些东协国家渗透美国市场。”
这些毒丸条款是叠加在40%的“转运关税”之上,也就是美国会对经由东南亚港口转运的中国制商品徵收“转运关税”。
贸易分析人士正密切关注美国与泰国、越南等其他东南亚国家持续进行的“互惠关税”谈判结果,以观察是否也会纳入类似的毒丸条件。这些具强制性的条款,让试图在中国与美国之间维持平衡的东协小国处境更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