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年里,很少有人像黄仁勋一样,把个人经历与时代脉搏紧密绑定在一起。
他的名字不仅代表 NVIDIA,更代表了整个 AI
时代的开场。他改变了科技产业,也改变了数据中心、汽车、医疗、科研的运行方式。
但这个站在全球科技巅峰的人,并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也没有名校光环,更没有家族背景支撑。
他的故事是一段“逆袭的天花板”。
而这一切的力量,竟然来自一位不会说英文的母亲,用一张纸与一本字典教他学英文。

在近日于 Cambridge Union 举行的座谈会上,NVIDIA CEO
黄仁勋向在场听众分享了一个极其朴素却深刻的领悟,他的母亲在他年幼时,用一张纸和一本字典教他英文,尽管她自己不会说英语。
黄仁勋说。:“我母亲教我英文,但她不太会说英语,这说明了一切。我看待任何事情的方式就是:这能有多难?”
黄仁勋出生于台湾,高中时期赴美上学,此后创立
NVIDIA、主导公司迈入人工智能时代的飞跃。他曾回忆他9岁时和家人在泰国生活,他母亲开始动手教他英文,“她只会说闽南语,却不懂英语,但就用字典、一张纸坚持教下去”,这种行为在他心里埋下了“不畏困难、自己动手”的种子。
黄仁勋表示,那张纸和那本字典,真正教给他的并不只是语言,而是一种“面对未知我也能行”的心态。这种心态也逐步渗透进 NVIDIA
的文化:敢于挑战、快速试错、不断突破。
例如,他强调:“最重要的就是不放弃。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我没有感到无聊,也没有遭到革职。”
这段话往往被解读为:在科技圈竞争中,最稀缺的并非天赋,而是“持续留在赛道上”的坚持力。
作为科技公司领导者,黄仁勋以其亲历亲为、强调沟通透明而著称。报道指出,他在 NVIDIA 内部直接管理多达 30
多名直接下属,体现其对“扁平化”“直线沟通”的重视。
很多人看到今天的 NVIDIA
和黄仁勋,会以为他的童年一定光鲜亮丽。但事实恰恰相反,他的一切,都来自一个普通甚至有些坎坷的华人新移民家庭。
要理解他为何能有今天的成就,就必须把镜头拉回到他的童年:那个远没有“天才光环”的起点。
1963年,黄仁勋出生在台湾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是一位小学老师。

为了发展自己的职业,黄仁勋的父亲带着全家移民到泰国。
原以为会让全家人的生活过得更好,没想到当时泰国局势动荡,混乱不堪。
重新返回台湾不是最佳选择,为了孩子的教育考虑,爸爸当时做了个更大胆的选择,把孩子送到美国去。
就这样,9岁的黄仁勋和他10岁的哥哥,在父亲的安排下,来到了已经移民到美国的舅舅家。
舅舅一家在美国也是最普通的打工家庭,并不富裕。
兄弟俩被舅舅送到了小镇上一家寄宿学校。
虽然说是一所学校,但其实这家学校主要接受问题少年,也就是那些社会不良少年,家里管不了,都送到了这里。
作为外国人,为了适应新环境,不像惹事的黄仁勋会主动给那些不良少年们的头头补课,还学会了打扫男厕所。
多年以后,黄仁勋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表示自己当时也不是好孩子,在那里他学会了偷吃东西和抽烟,但他认为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造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让他将来可以从如应对创业初期的艰苦。
在这所学校两年以后,黄的父母也移民到了美国,重视教育的父母将兄弟俩送到了另外一所学校。
黄家两个兄弟知道父母不易,所以越发认真读书。在学业上,他们很少有让父母操心的。一路一直成绩优异,而黄仁勋除了在学业上展现出了学霸气质外,更是表现出了惊人的乒乓球天赋。
他仅仅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参加乒乓球比赛,竟然在15岁那年拿到了美国乒乓球公开赛的双打第三名。

他在16岁那年考入了俄勒冈州大学电机工程专业,这并不是一所传统意义上的牛校,最起码与很多IT大佬本科相比,甚至显得默默无闻,但那时候的黄就表示,自己有一天会成功。
1984年毕业后,他去了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据说这位热爱技术的大男孩在大学期间就对图形处理有这极度的热爱,当时便立志要成为全球的图形皇帝。

(黄与妻子)
因此毕业后的黄很自然的进入AMD工作,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在未来,老东家会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
1993年,黄仁勋创立NVIDIA,这一年他正好30岁。
他是圈子里有名的工作狂,他曾经解释自己为何如此狂热:为了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的将来更好一些。
据悉,黄仁勋为人不张扬,中国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杰出华人的成功之路。

其实他的成绩已经足够与王嘉廉和杨致远等华人IT精英并驾齐驱。同时,他经常被用户亲切地叫作“老黄”。
此外,黄仁勋讲中文很有意思,严格意义上讲他不太会说中文。在别人讲的时候,他总是很努力地侧耳细听。然后,他会作出简单的回答。不过仅仅几句话之后,他就仿佛洩了气一般,脸上浮起不好意思的笑容,接着开始讲流利的英语。同时很抱歉地说,自己的中文实在是不到家。但当你已经把他当成一个老外的时候,他却又会讲出几句中文。
1999年,英伟达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图形处理器(GPU)。
第二年,黄仁勋提出了“黄氏定律”:英伟达的核心战略就是产品每6个月升级一次,功能翻一番。比英特尔的“摩尔定律”的“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更新速度快了2倍。
2001年,黄仁勋在《财富》“40岁以下最富40人”排名第12位。
2020年4月7日,黄仁勋以47亿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361位。
2023年,短短3年时间,他的财富已经至340亿美元位居全球富豪榜第37位。
短短两年后,随着 NVIDIA 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 5
万亿美元的公司,他的净资产也随之飙升至约 1,796 亿美元,在
2025 年《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中跃升至全球第 8 位。

而这一切力量的源头,其实早在童年就已写下,一张纸,一本字典,和一位母亲的坚持,成了他此后一生面对世界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