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报报道,在纽约接连传出移民在报到时遭拘捕的消息后,不少正在等待上庭的华裔移民开始重新评估自身处境,
过去多年努力等待结果的信心,如今在不确定性的笼罩下开始动摇;纽约市多名华人坦言,他们已开始考虑放弃庇护程序,甚至希望能提前回中国,避免长期陷于未知与风险之中。
日前,一名在法拉盛理发店工作的刘姓男子在按时向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报到时遭拘捕,引起社区震动。与此同时,居民也陆续听闻手机店、维修店、按摩业等行业的移民在报到时遇到类似情况,使社区讨论日益集中在“是否仍应继续按时报到”的问题上。
在法拉盛中心区域,多间小商家都表示,近来店内员工心情明显更紧绷,不少人开始提前询问律师,或请假观望情况。一位手机维修店老板说,“以前大家就是等上庭,心里觉得有个方向。现在员工都在问我,他们是不是该改变计划。”
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最直接落在庇护申请者身上,多位受访者表示,他们过去花多年时间排队、按时报到、准备听证,但近期情势让他们开始怀疑“继续等待是否还值得”。有店主透露,他的朋友已经询问律师,是否能办理提前回中国的程序,“要不然可能被送到其他国家。”
在社区持续蔓延的焦虑情绪下,联邦众议员孟昭文(Grace
Meng)近日就刘姓男子案件发表回应,她表示,许多遭拘留的人并非暴力罪犯或危险人士,而是在社区努力工作、融入当地、依循程序生活的家庭成员,“拘留与遣返这些人,并不能提升公共安全”。她特别强调,刘姓男子是父亲与丈夫,无犯罪纪录,也一直为皇后区和城市付出。
孟昭文表示,寻求庇护是合法、合乎程序的行为,过程中不应伴随过度恐惧与困惑,“无论移民身分,美国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依然适用”。她指出,此案反映移民制度长期存在的积压、不透明与流程不一致等问题,也使许多移民家庭无所适从。她呼吁国会加速推动全面移民改革,包括整理案件积压与明确执法流程,使制度更具可预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