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奇人周兴和》励志小说连载之二十一 ● 辨识危机与良机
多少个这样的夜晚,周兴和都不能入睡。
刚开办的企业要正常生产,要维持基本的运行;刚开始的科研试验要投入,需要经济条件来支撑;全家人生活要温饱,就需要拿钱去买油盐柴米——他要操心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在这个有寒风和落叶的冬夜,白天他处理了一个贪图小便宜损害企业利益的亲戚,面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周兴和不得不坐下来,认真思考如何对自己企业进行管理。
是的,他在盐亭建筑工程队和承包和平建材加工厂时,就发现了这些企业在管理中的种种弊端:由于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影响,吃惯了“大锅饭”的企业职工,就像当初农村“大呼隆”的集体作业,社员上坡,锄头杵在下巴上站一天就可以在混一天工分。这样的集体,只能是一盘散沙,生产力不但得不到解放,而且还受到严重的束缚,不但生产不出更多粮食,而且人人都还目光短浅勾心斗角。
在计划经济运行中的企业,和农村集体生产一样,依然没有跳出这个怪异的窠臼。企业经济效益好坏,与企业领导无关,更与职工无关。而今,虽说在讲企业改革了,但它犹如一列跑在铁轨上的车,其运行的惯性在短时期内是不可能刹住车的。特别是像周兴和组建的这种乡镇企业,其职工主体,基本是刚丢下锄头粪桶到厂里上班的农民,他们难免会将在生产队上班时的积习带到企业中来。在他们观念里,企业无非就是原先的生产队,企业老板无非就是原先的生产队长,企业干好干坏与他们无关,他只管做事拿钱吃饭就行了。对有些人来说,要说糊弄生产队,糊弄生产队长,这是他们幼儿所学,根本是用不着谁来教的。
这样的企业怎么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怎么能生存发展,怎么能产生经济效益?企业没有效益,哪来钱给职工发工资,老板更谈不上剩余价值。老板没有剩余价值,又如何能让企业正常运行,又怎么能投入再生产?这样的企业,只能进入到恶性循环之中,像先前的盐亭建筑公司与和平建材加工厂一样倒闭!
其实好长时间以来,周兴和都在苦苦思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