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4 11 月

社会

社会

顶级富豪扎堆在香港买楼,内地人今年已经花了千亿

“这几个月确实忙起来了,尤其9月、10月:客户多了,成交也多了。“张衡(化名)10月底的时候如此感慨。他在香港做地产中介6年多。他见过香港地产行业好几个周期,以他过往的经验来看,“现在香港楼市已经有回暖的迹象了。“张衡的客群主要为刚需买房人及中产。 和张衡感受一致的还有中原地产豪宅部负责人何兆棠。在港从事豪宅销售已经39年的他,带领的豪宅团队依旧是中原地产今年至今的销售冠军。截至9月底,他和团队已经获得超过1亿港元的佣金。他预计到年底,他们的佣金可能会达1.5-1.8亿港元——这距离他和团队历史上最好业绩2亿港元佣金,并不遥远。 在这之前的近2年时间里,包括张衡在内的香港不少地产中介一直生活于“香港楼市不行了”的阴霾中,市场成交也相对清冷。他表示,近两个月来,好消息不断,他自己也卖出了好几套新房。显示香港楼价趋势的中原地产CCL指数,自2023年5月167.9点以来,一路下行至今年5月底的135点,随后慢慢抬头至今的141点。 用张衡的话来说,现在的市场状况虽然相较于2021年夏天的火爆仍有一些距离,但是”成交量抬头,意味着市场回暖了。”当时的中原地产CCL指数一度高达190点。 何兆棠非常确定地表示,“香港楼市已经企稳回暖”。在他看来,内地买家的信心明显强过香港本地人,尤其是3000万港元以上的豪宅方面,“内地人积极赴港买豪宅的势头回来了。” 成交量明显回暖,前9个月内地人在港买房总额近1000亿港元 当下香港楼市的成交量正在证明张衡和何兆棠的观点:楼市回暖企稳。中原地产(住宅售价指数)CSI截至10月底报58.59点,创了自2024年3月底(58.98点)后的新高,并且于过去9周时间内企稳至55点以上。该数据自2024年3月11日当周的62.43点后一直回落至2024年8月初的36.58点,随后慢慢爬坡至当前。 新房的成交量也在过去几个月明显增加。香港政府的数据显示,今...
社会

改用本土晶片"电费减半"!中国砸钱补贴,扶植国产AI晶片

▲中国地方政府对采用本土晶片的企业,加大电费补贴措施。 《金融时报》4日报导,中国为了扶植本土AI晶片产业,使其能与美国竞争,已大幅加码优惠措施,地方政府针对采用国产晶片的大型资料中心,提供最高达50%的电费补贴。 该报引述知情人士说法报导,中国地方政府加大补贴措施,帮助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龙头,因为北京禁止采购辉达(NVIDIA)AI晶片之后,这些企业均面临电力成本大幅攀升的困境。 此前,多间企业向主管机关反映,改用华为、寒武纪等国产半导体后,由于产品能源效率不如辉达,导致用电成本明显增加,当局随后推出新的补贴措施。 目前甘肃、贵州、内蒙古等资料中心密集省份已率先响应,对于采用国产晶片的大型资料中心提供最高减半的电费补贴。相较之下,继续使用辉达等外国晶片的资料中心,则无法享受优惠。 此举凸显北京积极推动科技自主化的决心,希望透过政策诱因促进国产半导体产业发展,减少对美国晶片技术的依赖,并在全球AI竞赛中与美国抗衡。不过,上述提及的企业及地方政府,目前均未对此政策发表回应。...
社会

董宇辉,低头了

  今年的“双11”,虽然早已提前开启,但依旧分外冷清。  曾经万人空巷的电商狂欢节,如今在消费者眼中已褪去光环。面对愈发复杂的规则,层出不穷的“伪折扣”套路,大家的热情正被消磨殆尽。那些头部主播们,也归于沉寂,少了往日“双11”的那种大战般的喧闹。  然而,这时候的董宇辉却逆流而上,高调大促,闹出了不小的动静。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据报道,今年的董宇辉,和往年形成鲜明对比。2024年的“双11”,他在关键大促周仅直播4小时,甚至“错开两场双11专场”。而今年,“双11”启动之初,他便扎根直播间,连续3天高强度直播,全程督战。  数据显示,10月9日至11日,董宇辉掌舵的“与辉同行”直播间,销售额突破3亿元,率先交出亮眼战报。有评论直言:“抖音一哥董宇辉,让全网颤抖”。  单飞第二年,董宇辉亲自下场,全面押注“双11”,销售成绩很耀眼,但背后的焦虑和危机感也很真实。  01  董宇辉在今年“双11”的高调参与,当然不是一时兴起。  从带货主播变身商业掌舵人的他,面对的是一个“卷”字当头的市场环境。  一方面,“双11”这个曾经的流量富矿,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平台规则日益复杂,消费者对各种伪打折的套路感到厌倦,消费意愿趋于理性,整个行业从高速增长步入平稳甚至收缩的新阶段。  另一方面,大单飞后的董宇辉,早已不再是那个只需专注带货的主播。作为“与辉同行”的创始人兼CEO,他肩负着企业经营管理的重担。  在“双11”的关键促销节点,他必须用实实在在的销售数据,向市场证明:离开东方甄选,他依然具备“点石成金”的能力。  而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无疑为他敲响了警钟。  飞瓜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与辉同行直播间日均观看人次为1504万...
社会

大连80岁老人三年花费40万元,买了近万件!

海古紫舒俱来手链、龙涎手串、红宝石手串、翡翠戒指、沉香吊牌、披毛犀摆件……徐先生看着写满了10本笔记本的各色藏品清单,感到束手无策。徐先生的爷爷今年80岁,家住大连瓦房店市文兰街道。今年4月,他无意中发现,老人观看直播三年花费40万元,购入近万件“收藏品”。徐先生根据购买记录联系商家,却发现商家大多失联,维权无门。徐先生一家的遭遇并非个案,在直播话术与算法推荐下,防范意识较弱的老年人正成为冲动消费与维权困难的高发群体。 上瘾|2023年开始下单 快递箱堆满仓库 徐先生的爷爷今年80岁,退休后和老伴居住在瓦房店市文兰街道,平日里老两口同住,子女常去探望。 今年4月,徐先生前去探望老人,意外推开家中仓库门,眼前景象令他瞠目结舌。层层叠叠的快递纸箱堆满仓库,拆开一看,全是样式各异的首饰、摆件等“藏品”。 徐先生表示,仓库平时很少有人进入,因此老人购物的行为一直未被察觉。经他再三询问,老人才坦言,这些全是在某电商平台的不同直播间里陆续买的。徐先生翻看老人手机里的订单记录看到,老人最早从2023年左右开始下单,至今已购入各类“藏品”近万件,老人自称,至今总花费高达40万元。 “一个直播间里最多一天就花费4万多元,一单同款商品动辄购入六七件,少的也有两三件。”徐先生说,正是这种高频率、大批量的购买模式,使老人在三年间累积了近万件“藏品”,看似购买的是十几元的单品,却总花费高达40万元。 记录|手写10本藏品索引 10月29日,记者见到了徐先生与他从爷爷家中运出的部分“藏品”。快递纸箱将一辆SUV的后座与后备箱,被塞得满满当当。记者随机打开几个纸箱,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透明密封袋,每袋都整齐码放着三四串同款手串、项链等物品,还有一些独立摆件也整齐地排列其中。 徐先生表示,这些“藏品”单价从一元到上千元不等。根据徐先生提...
社会

顶级富豪扎堆在香港买楼 内地人今年已经花了千亿

“这几个月确实忙起来了,尤其9月、10月:客户多了,成交也多了。“张衡(化名)10月底的时候如此感慨。他在香港做地产中介6年多。他见过香港地产行业好几个周期,以他过往的经验来看,“现在香港楼市已经有回暖的迹象了。“张衡的客群主要为刚需买房人及中产。 和张衡感受一致的还有中原地产豪宅部负责人何兆棠。在港从事豪宅销售已经39年的他,带领的豪宅团队依旧是中原地产今年至今的销售冠军。截至9月底,他和团队已经获得超过1亿港元的佣金。他预计到年底,他们的佣金可能会达1.5-1.8亿港元——这距离他和团队历史上最好业绩2亿港元佣金,并不遥远。 在这之前的近2年时间里,包括张衡在内的香港不少地产中介一直生活于“香港楼市不行了”的阴霾中,市场成交也相对清冷。他表示,近两个月来,好消息不断,他自己也卖出了好几套新房。显示香港楼价趋势的中原地产CCL指数,自2023年5月167.9点以来,一路下行至今年5月底的135点,随后慢慢抬头至今的141点。 用张衡的话来说,现在的市场状况虽然相较于2021年夏天的火爆仍有一些距离,但是”成交量抬头,意味着市场回暖了。”当时的中原地产CCL指数一度高达190点。 何兆棠非常确定地表示,“香港楼市已经企稳回暖”。在他看来,内地买家的信心明显强过香港本地人,尤其是3000万港元以上的豪宅方面,“内地人积极赴港买豪宅的势头回来了。” 成交量明显回暖,前9个月内地人在港买房总额近1000亿港元 当下香港楼市的成交量正在证明张衡和何兆棠的观点:楼市回暖企稳。中原地产(住宅售价指数)CSI截至10月底报58.59点,创了自2024年3月底(58.98点)后的新高,并且于过去9周时间内企稳至55点以上。该数据自2024年3月11日当周的62.43点后一直回落至2024年8月初的36.58点,随后慢慢爬坡至当前。 新房的成交量也在...
社会

男子自驾青海失联2月车子被找到,行车记录仪被电工胶布粘住

10月,有网友发视频称,玉林一男子于今年8月27日,自驾白色大众朗逸小轿车(桂K9257U)前往青海后失联,家属紧急寻人。 11月1日,失踪车在格尔木市拖拉海沟找到,司机不知去向,360行车记录仪影像被电工胶布粘住,前挡风玻璃被盖住。11月3日,男子家属称,车上没有人,车子已被拖回公安局,并提取指纹。
社会

川普政府入股美国稀土企业,降低对中国依赖

▲川普政府提供资金给美国稀土磁铁企业。 美国两间稀土磁铁供应新创公司与美国政府达成价值14亿美元的合作交易,稀土磁铁制造商Vulcan Elements、稀土及关键矿物精炼商ReElement Technologies获得联邦政府资金,旨在扩大美国国内稀土磁铁生产规模,确保关键矿物供应,同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路透、华尔街日报等报导,这是川普政府着手建立美国稀土供应链且愿为此支付巨额资金的最新迹象。 稀土磁铁制造商Vulcan Elements宣布要在美国兴建产能1万吨的磁铁生产设施。这项计画投注的资金除了有5.5亿美元私人投资,也有美国国防部战略资本办公室(OSC)提供的6.2亿美元贷款以及5000万美元补助,换取其价值5000万美元的股权。 稀土及关键矿物精炼商ReElement Technologies也将获得8000万美元国防部贷款以及私人投资,扩大回收处理能力。今年早些时候,Vulcan已承诺自2026年起的5年内,将向ReElement采购非中国来源的关键矿物。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透过声明表示,对Vulcan Elements的投资将会加速美国稀土磁铁的生产,满足美国制造商的需求,「我们正全力让关键矿物和稀土制造业能回到美国本土,确保美国供应链强稳、安全且完全可靠」。...
社会

酒商的担忧,飞天茅台电商补贴价跌破1600元

随着“双十一”临近,电商平台加大白酒促销力度。今日,有电商平台53度飞天茅台的补贴后价格已跌破1600元/瓶,引发酒商担忧,称电商可能“扰乱年末市场价格”。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53度飞天茅台百亿补贴后价格已降至1590元/瓶,平台补贴397元/瓶。淘系平台并未跟进,售价仍为1640元/瓶。但上述电商平台53度飞天茅台双瓶装补贴后价格跌至3150元(两瓶),约合每瓶1575元。其他名酒价格较“双十一”促销启动时也有小幅回落。 此前,茅台、五粮液、贵州习酒等多家酒企曾发布声明,公布授权销售渠道,或指责部分电商平台未获授权、货源复杂、存在风险,但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似乎并未停止。 第三方价格平台数据显示,进入10月下旬以来,53度飞天茅台的批发价持续下行,并有加速的趋势。10月23日,散瓶批发价为1730元/瓶,原箱为1770元/瓶;而到11月3日,已分别跌至1635元/瓶和1670元/瓶。 多位受访酒商表示,目前市场上53度飞天茅台原箱出货价仍在1700元/瓶左右,散瓶如采购量大则价格更低。他们认为飞天茅台价格不会持续下跌,考虑到经销商的成本,在1499元的官方指导价附近应有较强支撑。 不过,酒商也担忧,年末为白酒销售旺季,茅台作为白酒代表性企业,其价格持续下行将挤压其他白酒的价格空间。受电商大促等因素影响,当前白酒市场价格体系较为混乱。 白酒独立分析人士肖竹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线上低价白酒“源源不断”,一方面与经济大环境导致的白酒消费疲软和经销商去库存有关;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电商进入了一种全网比价、低价竞争的怪圈,电商低价甚至“不赚钱”促销茅台、五粮液等名酒来实现引流,对白酒传统经销体系造成极大伤害。...
社会

30元,华强北给AI定了起步价

早上十点,华强北的档口老板们陆陆续续拉开卷帘门。 这些“一米柜台”月租上万,档口流动性很高,招牌换了一茬又一茬。今年以来,华强电子世界二店开出了不少“AI潮品”档口。 90后小雨在华强北做档口已经近10年,以前专卖自家工厂生产的蓝牙耳机。今年5月,她把门面重新装修,挂上了“AI穿戴”的招牌,开始主卖AI翻译耳机。 把蓝牙耳机变成AI耳机,在华强北是一件几乎零门槛的事。工厂和软件开发商合作,后者给蓝牙耳机接上大模型,一台设备30元钱左右。 这30元,就是华强北给AI硬件标出的入场价,和这个行业如今动辄过亿的融资相比,显得有些廉价。但华强北之所以是华强北,正因为它能近乎神奇地用廉价的入场券抓住每一个电子产业转折的风口,并制造出无数传奇故事。 从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到手表、VR设备等各类智能穿戴,过去近四十年间,华强北一次都没有落后。 这个占地2.96平方公里的商圈,聚集了35个专业电子市场,被称为“中国电子第一街”。在这里做生意的人们,对行业风向有着高度灵敏的嗅觉。 他们很早就意识到,电子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 因此,在AI浪潮澎湃的当口,我们来到华强北,看一看这位不惑之年的老考官,如何给当下的AI硬件“判卷”。 图源:小巴拍摄 在华强北,AI是个筐 AI行业有个金句:“所有硬件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花了两天时间逛遍华强北后,我们发现,这句话已经在这里先落地了。 现在,即使在最老的赛格通信市场,也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在最显眼的柜台上摆着一排AI眼镜和AI翻译耳机的档口。而在华强电子世界二店、华强时尚数智中心这些更年轻的市场,已经开出了一批“AI集合店”。 低价是华强北老板们“起量”策略的核心,那些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爆款AI产品在华强北几乎都能找到,而价格最低不到其十分之一。 A...
社会

工资打五折,医生纷纷降薪

“是的,深有体会。” 面对“医院真在普遍降薪?”的询问时,外科医师张辉答道。 他在一座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普外科从业,是医生群体中待遇尚好的一部分。他粗略算过,同等岗位同等水平的医生薪酬,跟以往相比,至少打了6-7折。 “我在外科,同时有高级职称”,张辉说,长期以来,外科的绩效比其他科室相对较好,“以往一个月的绩效在1万多(元),但近期降到7000—8000元之间”,且延迟一个月发放。 《手术直播间》剧照 这不是张辉一个人的感受。在海南某家中医院工作了8年的护士刘景红,也在2025年8月收到了医院降薪30%的通知。 “医院所有部门都在降,包括我们护士、医生和后勤等。”刘景红告诉南风窗,相比他们收入本不太高的护理人员,降薪给医生带来的影响更大,“没激情,没动力”。 张辉和刘景红都跟南风窗强调,医生降薪并非个例。 2025年6月,市场研究机构华医网发布的《医疗人才2024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29469名医务人员中,有57.9%的人表示薪酬下降。相较于2023年调研报告中“37%的医务人员薪酬下降”增加了20个百分点,薪酬下降呈扩大趋势。 更早前,医学界和医米调研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医院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显示,2009名参与调研的医生中,降薪的医生比例从2023年的50%增加到57%。 超六成医生对目前薪资情况不满 长期以来,由于医疗服务的高价值和培养一名医生的高成本,医生的高薪酬是不同国家的普遍做法。此外,医生职业的特殊性,也要求其薪酬应维持在稳定水平。 张辉表示,相比社会其他行业,医生群体的薪资待遇已属不错,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保障医生合理待遇和做好医疗服务之间做好平衡。 降薪早已开始 事实上,医院降薪不是近期才发生的事。 早在3年前,张辉就跟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