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借APEC强化多边形象 中日首脑首次会晤
美国以关税壁垒和“美国优先”政策重新划定贸易秩序之时,中国正借机在亚太舞台上塑造“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的捍卫者”形象,但亚太国家对这一立场存疑。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首次与习近平会晤,重申建立“战略互惠关系”。
周四(10月30日)美中会谈结束后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离开韩国釜山机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乘坐红旗N701专车前往约80公里外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现场。
这一幕形成鲜明对比:特朗普短暂访问后离场,习近平则准备登上以多边外交为主角的舞台——在华盛顿看来,这类场合如今已属“无关紧要”。亚太拥有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和关键供应链,却在特朗普关税政策下愈发动荡。
令人存疑的\"多边主义\" vs “美国优先”
美国转向关税壁垒和双边协议之际,北京则努力塑造自身为“自由开放贸易”的坚定拥护者——一个华盛顿主导了数十年的角色。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提高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习近平在APEC开幕致辞中这样说。
他呼吁各国领导人“推动国际经贸规则与时俱进,更好保障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
然而,许多亚洲国家对中国宣称的“支持多边主义”仍心存疑虑——他们担忧北京在地区的强硬防务姿态、制造业主导地位,以及其在贸易争端中使用出口管制等手段的意愿。
特朗普“快闪”本次APEC峰会,标志着华盛顿对这一机构参与度的重大逆转。美国在1989年与澳大利亚共同创建APEC,旨在通过贸易联系亚太地区经济体。
特朗普近来的关税政策震动全球市场,迫使多数国家进行艰难的双边谈判,并要求其承诺数千亿美元的投资。
中国试图利用特朗普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通过外交斡旋和市场布局为自己争取更关键的市场——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西方指责中国通过廉价出口加剧全球产能过剩的当下。
上周,中国总理李强出席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东盟峰会(ASEAN
Summit),并签署了升级版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