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江:《林权证》经营20年竟然变成废纸一张,还引起官司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荒滩,用于水产养殖和林木种植,当地政府颁发的《林权证》,张兵曾荣获《安徽科技兴林致富示范户》称号。绿化荒滩20年,造林数百亩,为当地环境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当初与政府签订的合法承包合同,经营的林地并无争议,如今却因当地建拦水大坝,林地惨遭砍伐,莫名其妙又被庐江县水务局告上法庭,以承包合同无效而败诉,荒滩涂绿化林场危在旦夕。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荒滩,用于水产养殖和林木种植,当地政府颁发的《林权证》,张兵曾荣获《安徽科技兴林致富示范户》称号。绿化荒滩20年,造林数百亩,为当地环境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当初与政府签订的合法承包合同,经营的林地并无争议,如今却因当地建拦水大坝,林地惨遭砍伐,莫名其妙又被庐江县水务局告上法庭,以承包合同无效而败诉,荒滩涂绿化林场危在旦夕。
背井离家 绿化治荒
安徽省庐江县龙桥镇缺口社区居民张兵,曾因在当地开发荒滩利用植树绿化,被省科技厅树立为“绿化致富模范”。20年过去了,他对当年承包荒滩的治理经历,仍然记忆犹新。
他回忆,1998年,为了合理利用土地,开发荒滩,龙桥镇缺口社居委(原缺口镇缺口村委会)将集体所有的256亩荒滩(三角洲)发包给他开发,用于水产养殖和林木种植,并签订了承包合同。
荒滩地承包下来,全家老小齐上阵,一起来到几百亩没有绿地的荒地。当时,道路不通,住没有住的,吃没有吃的,一片荒凉,就连正常的饮水也十分困难。
为解决住处,只好用石棉瓦及芦苇草围起挡风避寒的简易棚子,在河塘边挖一个坑,过滤一些水作为生活用水。孩子上学也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为了尽快取得效益,只能拼命地修路、治水、栽树。所有积攒的钱全部用在购买树苗上了。
5年合同到期之后,于2003年12月20日续签新的《承包合同》;2008年1月16日和2008年2月15日,他与缺口社居委又先后签订了两份《林地承包经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