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验肺时的张海超
红星新闻记者|李毅达
编辑|包程立 责编丨魏孔明
张海超想好好活着,为了闺女,为了老父母,也为了一直看着他的尘肺病友们。
这是他开胸验肺之后的第16年,曾经那场决绝的“演出”早已经落幕,生活的泥沼一点一点把他包裹住,慢慢“吞下”。
作为一名尘肺病人,他很“幸运”,能认定工伤,有赔偿和保险,做了肺移植手术,不用那么担心自己过两年就会慢慢死掉。
但后面这些年,好运气似乎在慢慢耗尽,他想尽办法,想多挣些钱,买公交车、干代驾、开早餐店,但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而受挫,甚至至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外债还完。
今年44岁的张海超这几年长了不少白头发,在采访中,说起“一地鸡毛”的生活,说起“兜兜转转还是一场空”的现状,他几次崩溃,泪流不止。
但这些情绪被藏进了生活中,几乎不会向别人倾诉。他不想让那些视他为希望的尘肺病友们失望,他依然想好好活着。
(一)病情
“这些年花在治疗上的钱,能买一套别墅”
张海超老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杏树,种了20多年,已经结了满满果实,窗边晒着干了的杏核。树荫下有一间上世纪90年代修的白色房子,被隔成了一个卧室和一个客厅,张海超有时会睡在这里。他的父母睡在另外一间砖房里,那间房是1980年修的,比他还大一岁。
卧室对面,是一个土砌成的羊圈,矮小,面积也不大。打他记事起,里面就住着父亲养的羊和牛,如今,他父亲年龄大了,还要照顾他偏瘫的母亲,就卖掉了羊。
他的父母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儿子开胸验肺后回家时的情景,那年的夏天格外炎热,没钱住院的张海超被拉回家里,胸部开了一个大口子,虚弱到说不出话。
但好在,他成功拿到了诊断书,获得了工伤认定,接下来,是一笔不菲的赔偿款,用这笔钱,他做了双肺移植手术,到现在,已过去了近12年。
“这12年时间总体来说身体状况还是可以的,最起码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并发症。”张海超的语气很平静,但这平静之下,是尘肺病带来的终身重压与无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