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 第 654 页 – TNT时报
星期六, 15 11 月

社会

柯文哲自嘲换了7室友   应晓薇:我换了15个
社会

柯文哲自嘲换了7室友 应晓薇:我换了15个

柯文哲(左二)、应晓薇(右一)今下囚车抵达台北地院开庭。(记者张文川摄) 〔记者张文川/台北报导〕台北地院审理京华城容积弊案今开庭,由于前台北市长柯文哲在庭讯尾声表示,他被关得莫名其妙,11个月来在台北看守所已换了7名室友,稍后轮到国民党台北市议员应晓薇发言时说「柯文哲的脾气虽然不太好,但他有他的理想,他说换了7个室友,其实我已经换了15个室友了」。应晓薇强调,她身为民意代表,本来就有监督市政案件的义务,如果不认真追踪民众的陈情案件,还配做市议员吗?请继续往下阅读... 应晓薇说,她做了16年市议员,前都发局长黄景茂是她见过最棒的局长,每次看到黄景茂开口笑的皮鞋,她就快昏倒。应晓薇接著说,柯文哲的脾气虽然不太好,但他有他的理想,他说他已经换了7个室友,事实上「我已经换了15个室友」。黄景茂则说,从今日证人杨智盛的证词证明,在提出京华城案的公告公展签呈之前,都发局从上到下已讨论多次,共同认为已经符合形式审查的要件,才会签办上去,都发局多位同仁作证也证明,他并未如起诉书指控的由上到下指示将签呈、公文赶快送上来,他在都发局都是依法处理案件,没有图利京华城。 文章来源:自由时报...
社会

以军子弹“倾泻而下”,领食物饥民惨历“致命一天”

据报道,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20日说,以军当天对援助物资分发点及援助车队附近的民众开火,造成至少85人死亡,这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民众在领取救济时死于以军火力“人数最多的一天”。联合国机构发表声明,证实领救济民众遭受以军袭击。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0日,加沙地带加沙城,以色列军队在齐基姆地区向等待人道主义援助的平民开火后,受伤的巴勒斯坦人被送往医院。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数据统计主管扎希尔·瓦海迪20日告诉美联社,一支联合国援助车队当天从以色列驶入加沙地带北部后,饥饿的民众试图从车队“获取援助物资”,但遭到以军攻击,导致至少79人丧生。加沙地带多家医院说,另有150多人受伤,其中多人伤势严重。此外,美国和以色列支持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设在拉法市的一处援助点附近当天也发生以军向巴方民众开火事件,导致6人死亡。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0日,加沙地带北部齐基姆,以色列空袭后浓烟升起。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0日,加沙地带加沙城,以色列军队在齐基姆地区向等待人道主义援助的平民开火后,受伤的难民被送往医院。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0日,伤员被转移至加沙城的一所医院。新华社 图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0日,加沙城,人们在加沙城希法医院为在食品分发点被枪杀的遇难者祈祷。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说,25辆运载援助物资的卡车20日从以色列驶入加沙地带北部时,遭遇大量迫切希望获得救助的民众,他们“只是想为处于饥荒边缘的自己和家人获取食物”。然而,当民众靠近车队时,他们“遭以军坦克、狙击手及其他火力射击”,造成“不计其数的生命损失”。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0日,加沙地带加沙城,人们等待被分发人道主义援助的粮食。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0日,加沙地带加沙城,一名男子领取援助物资。 声明说,以色列政府先前承诺将改善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援助行动...
社会

中国阻止一名美国商务部雇员离境,盘问其服役经历

据一份美国政府文件披露,中国的情报人员今年春季开始追踪美国商务部一名雇员,当时他正在中国西南地区探亲,期间中方人员就其在美国服兵役的经历进行了盘问。 据《纽约时报》获得的一份美国国务院电报显示,这名美国公民自4月中旬以来一直被阻止离开中国。 这份电报由美国驻北京大使馆于5月2日发出,已送至包括国务卿鲁比奥及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助理在内的华盛顿官员手中。 电报指出,该男子4月14日在四川省会成都期间,中国国家安全部的工作人员扣押了他的护照、信用卡、手机和iPad。国家安全部是中国主要的情报与反间谍机构。尽管在4月22日归还了护照,但中方明确告知这名美国人不得离境。据悉其妻子目前在美国。 这份电报揭示了神秘的国家安全部在这名美国人逗留中国期间对其不断施压所采取的种种手段。它还详细描述了美国外交官在5月初将他从成都转移至北京的过程,期间中方人员始终对其保持密切监视。 上周末,在美国的新闻媒体报道了他的困境后,此事才得以公开。《纽约时报》获得的电报未透露当事人姓名及具体背景信息,但首次披露了其处境的最新细节。 中国对这名美国人的离境限制正值一个微妙的时刻:特朗普总统正试图对这个超级大国竞争对手发动贸易战,同时又在讨好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他曾多次以恭维的语气谈及习近平。鲁比奥本月访问马来西亚期间表示,特朗普和习近平今年举行会晤的“可能性很高”。 中国禁止离境的美国公民或有数十人,这名商务部雇员是其中之一。这种被称为“限制出境”的隐秘手段已被中国政府使用了多年。被针对的对象通常(但并非总是)是华裔,且许多人曾是中国公民。部分人员涉及该国的商业纠纷。 近年来,中国情报和安全部门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可以审查和拘留外国公民及其中国关联人员,以搜捕所谓的颠覆分子。 另一名美国公民、富国银行的银行家茅晨月也被禁止离开中国。 美国国务院在针对中国的二级旅行警告中提及了出境限制措施,敦促前往该国的人员“...
社会

50岁之后,我开始为“第二职场”奔波

随着国内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22年至2031年十年间,平均每年将有2000万人退休。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退休后重返职场。对他们来说,工作不仅是维持经济来源的必要手段,也是一种与社会保持连接、寻求精神寄托的方式。但真正退休后,他们才发现,求职路上处处是关卡—— 年龄是最难逾越的门槛。此外,他们能选择的岗位也十分有限,即使曾在外企、医院或政府单位工作的中老年人,重新找工作时也难逃重重筛选:天平两端,一边是希望找到体面稳定、被真正接纳的工作的老年人;另一边,大量强度高、保障少、薪资低的岗位长期空缺,无人问津。 文丨魏芙蓉 蔡家欣 编辑丨王一然 55岁的陈英敏没想到,工作了几十年,退休后再踏入职场,会如此艰难。 她原本在一家外企做生产管理,月薪七八千。2023年12月正式退休后,她没打算歇着,早早开始做准备:提前几个月泡在招聘网站上,每天刷岗位、投简历,想着能无缝衔接上新工作。 准备做得充分,可真正退休那天起,她才发现,这个年纪找工作就像“打怪升级”,处处是关卡。 第一份新工作是在一家幼儿园。和她过去的工作内容毫无关系,但已经算是“相对理想”的机会。三个老师照看四十多个孩子,她和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并肩作战——早上通风消毒,逐一检查孩子的进食、饮水、盯孩子如厕、清理卫生……几乎没机会坐下。干了几个月,她就撑不住了。 之后,她又陆续换了几份工作。在小米授权店做售后时,赶上夏季高峰,安装订单激增,她一天站11个小时,连喝水、上厕所都顾不上。一个月挣了4600元,但身心已经到了极限。 辗转去到的仪器厂、服装厂也不顺利。仪器厂强度太大,服装厂里好不容易找到份办公室文员的岗位,她干了十几天,对方一句“不需要人了”,又被辞退。 她还尝试过做销售——面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驼奶。因为心理压力大,也没坚持多久,“我这个人比较诚实,不会忽悠人。” 最焦虑的时候,她甚至...
社会

川普提前解封"金博士遇刺"档案,家属忧:内容损历史地位

▲美国民权领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近日公开联邦调查局(FBI)针对民权领袖金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遇刺案的大量档案,当中包括未曾公开的海外内容及其遭监控记录的私生活,恐将损及历史形象,尽管金恩家属和南方基督教领袖会强烈反对,仍无法阻止。 根据CNN报导,这批档案多达24万页,自1977年起因法院命令封存至今。美国司法部向联邦法官请求提前解封,原本预定2027年才对外开放。学者、历史研究者与媒体,已开始着手检视内容,期望厘清1968年金恩在田纳西州孟菲斯(Memphis)遇刺身亡前后更多细节。 金恩的两名在世子女马丁三世(Martin Luther King III)与伯妮丝(Bernice King)事前获得通知并先行检视档案,但他们透过长篇声明沉痛表示,父亲遇刺的伤痛是全家至今仍在承受的私人之痛。 FBI过去早已承认,时任局长的胡佛(J. Edgar Hoover)长期对金恩高度关注,甚至执行「反情报计划」(COINTELPRO)行动,透过窃听电话、安装饭店窃听器、安排线人等手段试图抹黑金恩与民权运动。 由于档案数量庞大,各界仍在了解是否包含可能损及金恩民权领袖坚毅形象的私生活内容。金恩家族早前对川普政府准备公布表达关切,忧心外界将聚焦于被大量记录的婚外情与性关系,历史修正主义者企图降低金恩领导少数族裔争取平权的道德定位。 金恩家属在声明中痛斥,「这些行为不仅侵犯隐私,更是刻意攻击真相、破坏尊严与自由。」呼吁外界「以同理心、克制与尊重」看待这些文件,「我们的家族已经忍受超过57年的缺席与悲伤。」 有分析指出,川普此举除了履行先前行政命令,也被外界解读为试图转移焦点,缓解支持者对政府处理性侵犯案主角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资料的不满。 金恩遇刺...
社会

中国在西藏修建全球最大水坝,印度为何深感忧虑

北京方面表示,此计画耗资约1.2万亿(兆)人民币,将以生态保护为优先,并促进当地繁荣。该工程——亦称为墨脱水电站——完工后将超越三峡大坝,成为全球最大水力发电站,发电量可达三峡大坝的整整三倍。 中国政府已于西藏境内启动全球最大水力发电大坝的建设工程,此举引发印度与孟加拉的深切忧虑。据中国官媒报导,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于上周六主持了位于雅鲁藏布江的开工仪式。 雅鲁藏布江蜿蜒流淌于青藏高原之上。此项工程因可能对下游数百万印度与孟加拉居民、周边环境及当地藏族社群造成影响而备受争议。 北京方面表示,此计画耗资约1.2万亿(兆)人民币(约1670亿美元;1250亿英镑),将以生态保护为优先,并促进当地繁荣。 该工程——亦称为墨脱水电站——完工后将超越三峡大坝,成为全球最大水力发电站,发电量可达三峡大坝的整整三倍。 专家与官员纷纷提出警示,认为新的大坝将赋予中国控制或改道跨境雅鲁藏布江的能力。此江流经印度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与阿萨姆邦(Assam),以及孟加拉,汇入锡昂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及贾木纳河。 事实上,澳洲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于2020年发表的报告指出:“对青藏高原河流的控制,实际上赋予中国对印度经济的箝制力量。” 本月早些时候,阿鲁纳恰尔邦首席部长佩玛·堪杜(Pema Khandu)在接受印度媒体PTI采访时表示,一旦大坝竣工,锡昂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可能“大幅干涸”。他还进一步补充:“此大坝将对我们的部落及生计构成生存威胁。情况极为严峻,因为中国甚至可能将其用作某种‘水弹’。” “假设大坝建成,他们突然泄洪,我们的整个锡昂地带将被摧毁,特别是阿迪部落及类似族群……他们的财产、土地,尤其是人命,将遭受毁灭性影响。”他说。 事实上,今年一月,印度外交部发言人便表示已向中国表达对大型水坝影响的关切,并敦促北京“确保下游国家的利益不...
台北市基河路男坠楼身亡 身分曝光
社会

台北市基河路男坠楼身亡 身分曝光

台北市士林区基河路传出有男性倒卧路边身亡,疑似坠楼,辖区士林警方局正在调查厘清。(资料照) 首次上稿 13:16 更新时间 18:06 新增身亡和案情〔记者王冠仁/台北报导〕台北市基河路今天早上发生坠楼案件,一名男子被发现倒卧在路旁鲜血直流,吓得报警。救护人员赶到发现男子已当场身亡;辖区警方在遗体找到证件,查出他是72岁吴姓老翁,连系家人。请继续往下阅读... 台北市消防局早上8点左右接获报案,基河路上有人从高处坠落,救护人员赶到现场时,男子已明显死亡。警方到场拉起封锁线采证,在男子身上找到证件,查出死者是72岁吴姓老翁。警方透过周边监视器画面发现,当天早上8点左右,吴男独自一人进入附近大楼1楼,搭电梯到顶楼,不久后就坠落,排除外力介入、他杀嫌疑。警方连系吴男家人,得知他患有重病,警方研判他可能想不开轻生,会再报请检察官相验厘清确切死因。自由电子报关心您︰自杀不能解决问题,勇敢求救并非弱者,社会处处有温暖,一定能度过难关。安心专线:1925 生命线协谈专线:1995。张老师专线:1980 文章来源:自由时报...
社会

耗时15年,广州城中村1950栋村屋拆完

1. 7月20日,冼村旧改项目复建区最后两栋村屋拆除。 2. 村屋拆除,村民开心。 3. 2009年8月,鸟瞰冼村全景。远处的广州塔已经建成,IFC(西塔)则还在建设中。 7月20日,广州的冼村旧改项目复建区最后两栋村屋拆除,这是一个城市旧改标志性时刻。作为CBD中的城中村,冼村改造从2009年开始筹备,2010年正式启动,到如今1950栋村屋全部“清零”。城市15年,天河冼村所呈现出来的只是改造项目时间线上冰冷标注的节点吗?冼村由于其区位属性和绵长的拆迁周期,在整个2010年代中所浓缩的广州城中村气质可以说难出其右。来听一位曾经历冼村繁华的艺术工作者道出它的故事。 小物件霸位营生 约定俗成的规矩 陈洲是广州一个小有名气的艺术工作者,他和同为艺术家的伴侣晓静2007年旅法归来,驻扎广州,第一站就居住在天河区。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了广州东站旁的林和村,首次感受到了一线城市城中村的氛围,触动甚深;两口子便开始持续十几年的城中村艺术介入。 林和、杨箕、冼村、琶洲、石牌、康乐、小洲、员村、车陂……出名的大城中村,两人都深入探访过。对于广州的城中村改造,两位艺术工作者有深刻观察。 正是2010年广州亚运前,冼村筹备改造、开始征拆的阶段,两口子经常去冼村“逛街”。“都忘了到底去了多少次,我们每周都起码去一趟。” “冼村,在黄埔大道上牌坊的出入口是主街,白天去的时候你会发现,沿着主街上两旁每隔两三米会摆放着一些不起眼的泡沫箱子、塑料袋,甚至是一扎布条、一捆线圈。村民和疾步路过的打工仔不会去碰这些物件。在我们的艺术眼光看来,摆成两行的这些物品本身就像每天重做一次的艺术装置……到傍晚时分,才知道这些物品是主街上的摆摊者为占坑而在白天放置的标识物,以方便晚上做生意。这是这条村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默许的一个营生方式。到了晚上,这条街上的那个繁华啊……”陈洲说。 白领与打工者混居一村 繁华属于所有...
不想当兵!入伍首日就刺伤士官长 役男判刑再赔10万
社会

不想当兵!入伍首日就刺伤士官长 役男判刑再赔10万

图为成功岭,图中人物与新闻事件无关。(资料照) 〔记者张瑞桢/台中报导〕台中廖姓役男去年入伍,是成功岭陆军步兵旅二等兵,却于入伍第一天就宣称「不想当兵」,竟于营区拿剪刀刺伤陈姓士官长,台中地院依对长官施强暴罪判刑1年1月,民事部分则应赔偿士官长10万330元。判决书指出,廖男2024年11月25日于成功岭入伍,是步兵旅的二等兵,陈姓连士官督导长(士官长)是他的长官,廖男却在入伍第一天的下午3时许,于营舍后方集合场,从资料填写处桌上拿取剪刀1支,藏于随身行李,忽然取出剪刀刺向陈姓士官长颈部,导致士官长颈部受伤,士官长随即退后,廖男又持剪刀挥舞,再度冲向士官长作势攻击,对有命令权的长官(士官长)施暴,幸经火力连姚姓连长阻挡喝斥,廖男才将剪刀丢下。请继续往下阅读... 台中地院审理时,廖男主张自己有精神疾病,法官却认为,他既经身体健康检查后,认定适合服役,并因此入伍报到,难以认定报到当日身心状况即不佳,导致无法辨识行为违法,或辨识能力不足,且他报到当日就表示「不想当兵」,依对长官施强暴罪判刑1年1月,检方与廖男未上诉而确定。民事部分,士官长提出民事损害赔偿,请求赔偿医疗费用330元、精神慰抚金40万元,合计40万330元,廖男则不否认犯行,但士官长求偿金额太高,他无法给付,台中地院则认为精神慰抚金以10万元适当,判决应赔偿10万330元,可上诉。 文章来源:自由时报...
社会

戴项炼"瞬间吸入MRI机器"亡!家属曝他惨卡1hr才脱困

▲61岁的基斯被吸入MRI机器,心脏病发身亡。 美国一名61岁男子进入核磁共振(MRI)检查室时,由于戴着重达20磅(约9公斤)的金属项炼而被瞬间吸入机器,抢救后仍宣告不治。根据家属说法,他被卡住将近1小时才脱困,质疑医护人员疏忽,忘记提醒取下金属饰品,才会酿成悲剧。 16日下午,这起事件发生在纽约州韦斯特伯里(Westbury)的医学检查中心「Nassau Open MRI」。死者齐斯(Keith McAllister)陪同妻子进行膝盖检查,结束后被技术人员叫进检查室「协助患者起身」,但他当时戴着协助举重训练的项炼,因此瞬间被吸入MRI机器,隔天因为这起恐怖意外引发的「数次心脏病发作」在医院过世。 《每日邮报》等外媒报导,齐斯女儿宣称,父亲「被吸附在机器上将近1小时」,才终于解开项炼而脱困。 ▲患者接受MRI检查时,通常必须移除金属物品。 妻子艾德丽安(Adrienne Jones-McAllister)惊恐回忆,「我看见他走向检查台,然后机器就把他攫走了。他在我怀里瘫软,这一幕还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她表示,夫妻俩已到这间机构检查很多次,技术人员也注意到丈夫的项炼,甚至对此讨论了一番,最终却仍「忘记告知他,要拿下脖子上戴的项炼。」 MRI机器产生的强大磁场,足以将轮椅等金属物品甩到房间另一端,患者进行检查前,通常必须移除所有金属物品。警方仍在调查此案,并且不认为涉及谋杀,但称死者其实「无权」进入检查室。「Nassau Open MRI」则未回应媒体置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