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 11 月

社会

社会

实探湘潭大学投毒案事发宿舍:新生可自由选择室友

7月11日上午,湘潭大学投毒案二审开庭,中午12时30分,法院宣布择期宣判。 极目新闻此前报道,2024年4月7日,张海蓝(化名)在湘潭大学就读研究生期间,食用了室友的一罐“发苦的麦片”,6天后经抢救无效去世。公安机关侦查发现,张海蓝同寝室友周利(化名)有重大作案嫌疑,将其刑拘。经公安机关鉴定,张海蓝系秋水仙碱中毒致使多器官衰竭死亡。2025年4月7日,该案一审宣判,周利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7月11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回访这起投毒案的案发宿舍楼。事过一年多,原来住在该楼的学生大多都已毕业离开。 宿舍楼内景(极目新闻记者摄) 投毒案的案发宿舍位于六楼。由于学生已毕业,周围多数宿舍大门敞开,学生们的生活用品都已搬走,空留下床和桌椅,案发宿舍则是大门紧闭。附近一名宿管阿姨告诉记者,案发宿舍现已无人居住。 虽无法进入查看里面的情况,但从隔壁宿舍还是可以了解内部的大小和布局:房间内左右靠墙各两个床位,都是上床下桌布局,左侧分别是1号和2号铺,右侧则是3号和4号铺。宿舍不足20平方米,卫生间在阳台上,两寝室之间阳台相通。 宿舍内景(极目新闻记者摄) 2023年,周利搬进了这间宿舍靠门一侧的床位。他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被害人张海蓝住在最靠近厕所的床位,与舍友林溪(化名)床位相邻。在宿舍期间,周利和张海蓝多次因开窗、冲厕所、开空调等问题产生矛盾。 其中多次提及的开关窗问题,是因为张海蓝床位靠近窗户,与厕所相邻,他多次要求关窗;但周利床位靠近楼道,他要求通风开窗。此外,周利还在阳台磨刀、宿舍内舞剑。 极目新闻记者从二审庭审得知,张海蓝等人搬入湘潭大学法学研究生宿舍时,新生可以自由选择室友组成寝室。而周利是后加入的,他此前在马院一栋宿舍居住过一年时间,辩护人称其那一年他和室友相安无事。...
社会

湘潭大学投毒案二审:受害家属放弃赔偿要求从重判

7月11日,湖南“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在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该案一审于2025年4月7日宣判,被告人周立人因投毒致室友死亡,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周立人不服判决提出上诉。此次二审庭审中,控辩双方围绕周立人的作案动机、是否蓄谋杀人、是否具有坦白情节等展开激烈辩论。法院宣布将择期宣判。 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新京报记者 赵露 摄 2024年4月,湘潭大学研究生张某某在宿舍食用“发苦的麦片”后中毒,经抢救无效去世。经鉴定,张某某系秋水仙碱中毒致多器官衰竭死亡。公安机关侦查发现,同寝室室友周立人有重大作案嫌疑,并于4月17日将其抓获归案。 2025年4月7日,湖南省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周立人因日常琐事对室友不满,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趁机投毒,意图杀害两名室友。室友周某某因未食用而幸免;在张某某毒发抢救期间,周立人刻意隐瞒事实,延误救治,终致张某某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身亡。案发后,周立人试图隐匿和销毁重要物证以掩盖罪行、逃避惩罚。其犯罪动机卑劣,主观恶性极深,社会影响恶劣,罪行极其严重,依法应予惩处。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周立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周立人不服判决提出上诉。此次二审庭审中,控辩双方围绕周立人的作案动机、是否蓄谋杀人、是否具有坦白情节等展开激烈辩论。 7月11日,新京报记者在庭审现场获悉,周立人曾使用与受害人张某某姓名相似的网名购买秋水仙碱,除将药物投至室友的麦片罐中,还将部分秋水仙碱制成药物胶囊。公安机关在周立人的出租屋和下水道中共发现10个胶囊,部分胶囊中秋水仙碱含量可致人死亡。 周立人辩护律师表示,周因生活方式与三名舍友存在矛盾,进而被三人组成的“小团队”排斥,遭校园霸凌,因此将秋水仙碱投入舍友麦片中,目的是“教训”舍友,并无杀人故意。辩护律师认为一审“死刑立即执行”的量刑过重,主张改判为死刑缓期两年...
社会

出租车后备箱载儿童行驶 司机带孩子体验生活

某网友发视频称,近日在山西太原,一辆出租车后备箱装着一名儿童,在市区道路上行驶,引发关注。视频显示,一辆晋A出租车后备箱盖半开着,后备箱里躺着一名儿童,出租车起步汇入车流。 7月11日,该网友对极目新闻记者称,他从朋友处得知,视频中的一幕于7月1日发生在太原市亲贤北街附近,其认为此举存在安全隐患,担心存在不法之事,希望监管部门介入。 太原市出租车服务监督热线客服表示,涉事出租车归属太原市青天客运租赁有限公司。 儿童躺在后备箱(视频截图) 该公司工作人员称,经了解,该出租车驾驶员当日带着自家孩子体验生活,想让孩子看看家长的工作有多辛苦。驾驶员又担心乘客看到车上有个孩子,不愿意乘坐,耽误拉客,影响挣钱,便把孩子暂时放在了后备箱。事后,当地执法部门介入,该公司去执法部门开了会并收到处理意见,目前已对驾驶员通报处罚,处罚结果不便告知。此事不存在其他违法情况。 太原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人员称,经核实,出租车上后备箱里的人确是驾驶员自家孩子。让孩子体验生活的想法可以理解,但驾驶员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欠妥。事后,执法巡游队对驾驶员进行了询问。经定位查询,事发时间、路段,该出租车副驾驶、后排座位均处于空载状态。 该工作人员表示,任何车辆后备箱都禁止载人。从执法的角度,这种问题不属于营运行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部门没有处罚依据,应由公安机关对驾驶员进行训诫谈话等处罚。据出租车公司反馈,事后当地公安公交分局相关部门介入了调查。 太原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此事不涉及刑事,后备厢的人又是驾驶员自家孩子,一般公安机关会对驾驶员批评教育、训诫谈话。...
社会

京港澳高速邢台段飘散大量红色纸币 交警回应

7月11日,有网友发视频称,他自驾经过京港澳高速河北邢台段,突然发现路面出现大量疑似人民币的红色纸币,并随风飘散,引发网友关注。 高速上飘散着大量红色纸币(视频截图) 行车记录仪视频画面显示,一辆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旁边路牌显示距离柏乡服务区200米,路面散落着大量红色纸币,疑似人民币,还有不少纸币随风飘散,但此时该路段车辆较多,没有人停车捡钱,行车道上一辆挂车还打起了双闪。 7月11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到一名视频发布者,他表示,当天13时左右,他自北向南驾车行驶在京港澳高速上,在靠近柏乡服务区时发现路面上出现了大量纸币,当时车速较快,路段车辆也很多,贸然下车的话很危险。 该视频发布者称,他在车上观察到,这些纸币有一面是彩色的,并不是真的人民币,他也没有看到有其他人停车去捡钱。 京港澳高速柏乡服务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11日中午,服务区门口确实出现了大量纸币,但并不是人民币,“那不是钱,不知道是谁撒的。” 该工作人员称,高速上车流较大、车速较快,不要因此停车,“太危险了”,后续他会跟高速养护部门汇报。 11日,极目新闻记者致电河北省高速交警邢台支队,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尚不清楚京港澳高速柏乡服务区路段有纸币飘散一事,会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
社会

湘潭大学硕士投毒杀死室友:二审否认预谋杀人

宿舍“琐事”积怨引发的悲剧 去年春天,周某人往麦片里投入剧毒物后,他和室友张某某的人生彻底改变。 7月11日上午,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在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本案将择期宣判。 2024年4月7日,张某某(男,25岁)在该校就读研究生期间,食用了宿舍室友一罐“发苦的麦片”,6天后经抢救无效去世。经鉴定,张某某系急性秋水仙碱中毒致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死亡,同寝室友周某人(男,27岁)有重大作案嫌疑。今年4月7日,周某人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中国新闻周刊从该案主办法官处获悉,周某人提起上诉。 中国新闻周刊从庭审现场获悉,双方争议焦点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被告人是否为预谋犯罪、杀人动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被告人是否存在坦白情节、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等。 二审开庭。图/赵雨萌 摄 利用专业知识,趁机投毒 据此前判决,周某人因日常琐事对室友不满,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趁机投毒,意图杀害两名室友,其中一名室友因未食用麦片而幸免;在张某某毒发抢救期间,周某人刻意隐瞒事实,延误治疗,终致张某某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身亡;案发后,周某人试图隐匿和销毁重要物证掩盖罪行、逃避惩罚,犯罪动机恶劣,主观恶意极深,罪行极其严重,依法应予惩处。 张某某的姐姐张女士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去年4月7日早上,弟弟吃了麦片后,上吐下泻,次日室友陪同其前往湘潭市中心医院。病历记录显示,张某某自述发病前吃了“味道发苦的麦片(未过保质期)”,持续性腹痛,腹泻20余次,呕吐10余次,以“腹痛腹泻”收治在该院。在医生诊断中,从入院时考虑“急性肠胃炎?”转向“考虑感染所致?毒素?药物性肝损害”等。 由于病情进一步恶化,张某某转院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24年4月13日,经抢救无效离世。 医院死亡病例记录显示,患者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但病因的诊断仍不明确”,对于可能的毒物,此前湘潭市中心医院送检的...
社会

餐厅收到差评后辱骂客人:“吃的比狗舔的还干净”!

近日,陈女士在浙江杭州一家火锅店就餐后,因在外卖平台上给了差评,结果遭到商家发图文辱骂“吃的比狗舔的还干净”。11日,陈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已就此向平台方进行了投诉,并报了警。 陈女士介绍,7月7日,她带家人从厦门飞到杭州玩,下午到机场后,就在附近找了一家名为汤川页记·潮汕鲜牛肉火锅的餐厅吃饭。用餐时,她发现端上来的牛肉食材不新鲜,边缘有点发黑,且口感偏硬,当天就在大众点评外卖平台作了评价。没想到商家9日在大众点评评审后台发帖,认为其评价是瞎说,并附上两张她们吃饭时的监控图片,其中一张图片附文骂她像狗。随后,陈女士就将商家的回复截图转发到了外卖平台的评论区。 陈女士截图保存了商家留言和图片 “店家因不服我的评论,怀恨在心,还辱骂我们是狗,用污秽词语对我们进行人身攻击,实在不堪入目。”陈女士说,她随后向大众点评平台方进行了投诉,平台表示会在14日之前给出回复。10日上午她又向杭州警方报了警,警方表示,对此只能进行批评教育,建议博主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11日,极目新闻记者致电汤川页记·潮汕鲜牛肉火锅(空港新天地店),一工作人员表示,只是与顾客之间有点争执,并不是他们店的牛肉的有问题。因为现在天气太热,肉切完后会进行排酸处理,端出来后牛肉边缘有点发黑是正常现象。对是否在平台上发过辱骂顾客的图片,该工作人员称:“不清楚,只是和顾客有点争执没有解决。”随后其挂断电话。 11日,杭州市公安局靖江派出所一工作人员向极目新闻证实,10日上午确实接到了陈女士的报警,已向当事人作了回复。 大众点评客服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针对陈女士的投诉,会提交大众评审团审议。如陈女士的投诉合理,会将陈女士对商家的评价保留在页面上进行显示。...
社会

三年就能大学毕业?本科“加速”模式的利与弊

单明嘉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个“特殊”毕业生。 2024年,大二下学期,她偶然刷到一篇帖子——武汉大学2017级本科生王康康讲述自己如何只用三年完成本科学业。单明嘉突然意识到,原来大学可以不用按部就班地读完四年,“那我能不能也提前毕业?” 这个发现让她既兴奋又忐忑。她立即开始研究学校的相关政策。“教务处的老师告诉我,学校规定用3—6年毕业都可以,但这个过程是有点困难的。”单明嘉告诉央视网《新闻+》记者,自己作为一个“成绩还可以的普通学生”,并没有拔尖到可以直接跳级。 但是单明嘉还是向教务老师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规划:想要出国留学,没有保研或考研的需求,已经获得语言成绩,目前只差修学分这一个任务。“我把能提前处理的事情都做完了,老师认可我的规划是可行的,所以就同意了我的申请。” 提前毕业的可能性 大三上学期一开始,单明嘉就提交了2025年毕业申请,这意味着她必须在最后一学年完成毕业论文和实习,并修完28个学分的课程,“压力还是挺大的”。单明嘉告诉记者,在准备毕业的一年里,她在图书馆里经常从早上10点忙到晚上10点,如果课程冲突了,可能还会影响成绩,“所以大三的绩点要比大一、大二低一些”。不过她还是坚持了下来,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少有的三年本科毕业的学生之一。 作为单明嘉实现提前毕业的“互联网启蒙人”,武汉大学的王康康是在计算学分时意外发现自己可以提前毕业的。大三上学期选课时,他发现自己已修和将修的学分合计已满足毕业要求。“我当时很惊讶,去查了入学时发的学生手册,发现提前毕业是可行的。” 有了这一想法后,王康康咨询了教学秘书。但由于他所在的学院在过去十年间未出现过提前毕业的学生,本科生院老师对此较为谨慎。老师向他详细说明了提前毕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无法参加9月的保研推免、如果挂科可能导致延迟毕业,以及若当年未能就业,可能会失去应届生身份等。 图源:视觉中国 “但...
社会

保安小哥被开除 在地铁“发泄式演讲”的三分钟

地铁车厢里正在演讲的小葛 | 视频截图 2025年7月1日晚上8点半,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杭州地铁四号线江锦路站,一位身穿白衬衫,踩着黑皮鞋的小伙子突然喊了起来,“各位,我今天被开除了,我是一个保安,只干了一天”。 他“发泄”式的“演讲”,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有人称这个瞬间为“一个成年人的崩溃”。 大二学生坤坤就坐在这个“崩溃”男人的对面,几秒钟之内,他头脑里闪过很多可能性,起初以为车厢有人发生了冲突,又怀疑这个人“是不是有病”,或者是某个网红在拍段子。但紧接着,这位保安小哥的喊话让他共情了。 眼前的这位小哥是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当保安的第一天就被辞退,但他坚持要回了这一天的工资——180元。他“失控”地跟周围人说,“不管你做什么工作,哪怕只有一天,也要把应得的工资拿回来”。 整个过程没有乘客打断或者躲开他,而是静静地听他讲完,等他平复下来。下车时,有人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坤坤用手机拍下了这段画面并发布到网上,一夜之间,这条“杭州地铁保安崩溃演讲”的视频获得50多万网友的点赞,有4万余人参与评论。无数陌生人接住了这位小哥的情绪,有人说,之所以共情他,是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每个人都可能会有绷不住的时刻。 事后小葛与坤坤再次见面,聊了一个下午 供图|坤坤 要回180块钱 在杭州地铁里崩溃演讲的保安名叫小葛,今年22岁,四年前,他从湖北一个小村庄考到杭州一所普通的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 因为家里能给的支持有限,父母又希望他早点赚钱,每逢假期,小葛都会去做各种各样的兼职,赚一些生活费,当过服务员,也在40度的天气送过外卖,有时候一天做两份兼职,“我深知打工的不容易”。 2025年6月,小葛拿到了学校送给毕业生的伴手礼——一只橘粉色的保温杯,却没有拿到“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他因为一门功课“挂科”,需要补考后才能真正的毕业,这也增加了找工作的难度。 “去当保安,是...
社会

医院开设“不想上班”门诊,被看见是治愈的第一步

近日,据上游新闻报道,河北一医院在患者建议下开设了“不爱上班门诊”。当“学习困难门诊”逐渐被社会接纳,成年人职场倦怠的诊疗需求也同样值得被正视——这并不是玩笑,而是对劳动者精神健康的关怀。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为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打工人总有不得不上班的理由,但是如果你因为上班而心生乏力、总是情绪不稳定、感觉上班很痛苦,其实可能是因为你陷入了职场倦怠期。 网上很多人调侃 “进去发现没大夫,因为大夫也不爱上班”,道出“工作痛苦”是普遍现象。正如医生所说,各种职业都存在倦怠感。但现实中,该门诊挂牌两月问诊患者不多,这说明多数人将“工作痛苦”视为常态,而非可干预的医学问题。 这反映出社会对职场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不足。人们往往将工作中的乏力、疲惫视为常态,即便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也因害怕被贴上“脆弱”“矫情”的标签而不愿就医。同时,现代职场中人际关系压力、绩效焦虑、价值感缺失等系统性伤害,也让职业倦怠成为普遍现象。 “不爱上班门诊”的设立,是一个良好开端。它提醒我们,关注职场心理健康刻不容缓。社会应加强宣传引导,消除对心理疾病的偏见;企业也要重视员工心理健康,优化职场环境,给予员工更多关怀。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正视心理问题,勇敢寻求帮助,让“不爱上班”不再成为难以言说的痛。...
社会

715万元的牛郎织女雕塑,调查近两年为何还没结果?

2023年8月,平顶山市鲁山县花费715万元建牛郎织女雕塑一事引发广泛关注,当年8月29日,鲁山县住建局局长党某某被免职;8月31日,平顶山市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审查,表示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时过近两年,7月10日,有市民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他曾希望官方公布该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今年7月8日,平顶山市12345转鲁山县热线办回复称,目前仍在进行调查审查工作。7月10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就此事先后联系了鲁山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政府办,均未获回应。平顶山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工作人员均表示,会向领导汇报后进行回复,截至发稿尚未回复。(据7月11日大风新闻报道) 近两年后鲁山县热线办回复称仍在进行调查审查工作(截图) 715万元的牛郎织女雕塑,不仅是美或丑的问题。据当时媒体报道,该项目的中标日期系当年7月6日,但6月23日,有人便拍到了该雕塑基座建起的视频,认为涉嫌“未批先建”。另外,2020年2月,鲁山县刚刚退出贫困县,花这么大的代价修雕塑有没有必要?再说,715万元的雕塑,还存在造价过高的质疑。 围绕该雕塑还发生了一系列的雷人事件,县住建局工作人员辱骂采访记者;评论此事的自媒体博主被陌生人发威胁邮件,一时沸沸扬扬的。舆论认为,平顶山市联合调查组的成立,可以查清真相,给公众关切一个回应。那么,为何近两年过去了,还没有结论? 如果说是事情太复杂,似乎说不通。工程造价问题,有无贪腐问题,招投标流程是否合规等,并不难查清,也根本用不了两年的时间。反倒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拖”字,拖到大家忘了这件事,最终让事件烂尾。 当地官宣成立调查组 不得不强调,如果真的在用拖字“秘诀”,无疑是对舆论的糊弄。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想拖到无人问津不可能,总会在某个时候被人想起、被人提及。 让人比较疑惑的是,当时平顶山市成立联合调查组,现在回复市民的又回到了鲁山县,还是县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