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 11 月

乌克兰将缩反贪机构独立性 国内外忧影响入欧盟

乌克兰22日通过一项争议性法案,收紧两大反贪腐机构的独立性,引发国内外哗然。批评者忧心,法案可能削弱乌克兰推动法治改革的努力,进而影响加入欧盟进程及获得西方国家援助的条件。

法案内容允许由总统任命的检察机关对乌克兰国家反贪局 (National Anti-Corruption Bureau of Ukraine,NABU) 与专门反贪腐检察院 (Specialised Anti-Corruption Prosecutor\’s Office,SAPO)进行更直接的监督,日后两机构的行动须经由总检察长核准,甚至可撤销调查,此举被视为削弱长期以来维持的机构自主性。

根据「乌克兰真理报」报导,编号12414号法案以263票赞成、13票反对完成二读程序。法案通过后,须由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签署生效。泽伦斯基随后发表演说指,NABU与SAPO会继续运作,但有需要在检察长来确保犯法者得到惩署,「反贪腐机构只有在没有俄罗斯影响下,才会奏效。一切都需要被清洗,亦需要更多法理。」

乌克兰安全部门于周一(21日)拘捕两名NABU官员,指控他们与俄罗斯情报机构勾结,涉嫌泄漏执法资讯。NABU指控,情报人员在未持有法院令状的情况下,对该机构至少15名员工实施搜查,形同瘫痪单位运作。

NABU在过去曾多次披露国内高层政要的贪腐行为,如在上月指一名在任副总理,于一项国有土地发展项目涉收取34万美元(约1000万新台币)贿款。该次搜查行动,虽然安全部门称未有取得两机构的调查数据,但事件触发NABU与SAPO机构的独立性或被僭越,继而触发周二的法案。

法案通过后,首都基辅与西部城市利维夫(Lviv)出现集会抗议,数百名民众走上街头反对该案,呼吁政府勿重回前总统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执政时期的腐败旧制。乌克兰政治学院也宣布撤销六名赞成议案议员的旧生资格。

NABU局长克里沃诺斯(Semen Kryvonos)公开呼吁总统拒签法案,直言法案一旦实施将「摧毁」乌克兰多年来的反贪改革成果。

此案也引发外交层面,七大工业国(G7)驻乌克兰大使声明表示关切,乌克兰总检察长克拉弗成柯(Ruslan Kravchenko)昨于社群媒体表示,已就NABU事件向G7代表说明,并指安全局局长马列克(VasylMaliuk)亦有参与会面。

欧盟东扩政策负责人柯斯(Marta Kos)在社群平台X发文指出,削弱NABU的主权是「重大倒退」,强调NABU与SAPO的独立性是乌克兰迈向欧盟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美国倡议团体「人权至上」(Human Rights First)也发表声明批评,称此举严重削弱反贪机构的功能,损害国内外对乌克兰改革的信心。成员杜列特(BrianDoolet)表示:「NABU与SAPO的设立是2014年革命后的重要成就,削减他们的独立性只会把情况倒退⋯⋯严重削弱国际对乌克兰反贪腐的信心。」

根据国际透明组织(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24年贪腐印象指数,乌克兰得分35分,于全球180国中排名第105,与塞尔维亚并列。该机构指出,乌国当前反贪改革多为表面文章,实际进度有限。

欧盟于2022年接纳乌克兰为入盟候选国,但同时列出多项条件,包括深化反贪改革、保障言论自由与强化司法独立等。美欧等援助国家也多次强调,乌克兰应以透明治理为前提,方能持续获得资金支持。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