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3 8 月

欧中峰会前夕 德智库:受关税谈判牵制难有具体成果

欧中峰会举行在即,柏林智库指出,贸易逆差、电动车关税与稀土出口管制将成峰会焦点。欧中关系受美欧、美中之间的关税谈判牵制,欧方对此行能否达成具体成果不抱幻想。

欧中峰会24日登场,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理事会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欧盟外长卡拉斯(Kaja Kallas)将在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国务院总理李强会面。

柏林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今天举行欧中峰会行前媒体简报会。该智库政策与欧洲事务主任瓦瑟莉尔(Abigael Vasselier)指出,峰会原订为期两天,后缩短为一天,反映欧中互信基础薄弱。

欧盟去年对中国贸易逆差高达3040亿欧元(约新台币10兆4700亿元),欧方长期不满中国限制市场准入、对企业提供过度补贴,正透过对中国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试图重建公平竞争环境。

瓦瑟莉尔认为,中国预料将在峰会中要求欧盟停止动用「公平竞争工具箱」,也就是欧方近期因应中国市场不对等而启动的一系列防卫性经济措施,包括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限制中国企业参与欧洲公共采购案,以及加强对中国投资的审查。

她指出,欧中贸易争端已从技术性分歧升级成结构性矛盾,双方当前也同时受制于与美国的关税谈判。欧盟正努力与华府化解经贸分歧,中国则担忧欧美联手围堵,将中国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与经济安全架构外。

●中国「稀土水龙头」开关成谈判变数

MERICS科技部门负责人劳(Yerun Grunow Lao)指出,中国今年4月新增7种稀土出口限制,虽未全面禁运,但出口企业须申请许可并缴交敏感资料,这让北京能灵活调控「稀土水龙头」开关,依据欧中关系调节稀土供应速度。

他指出,自2023年将镓、锗纳入出口管制后,中国2024年进一步扩大清单,逐步建构「出口管制工具箱」。不仅原物料,由稀土构成的磁铁等零组件也列入审查,稀土已成为北京对外施压的重要战略工具。

劳认为,欧洲企业可能寄望中方在稀土议题释出善意,例如放宽非军事用途的出口审批;但中方可能将其与电动车或医疗器材等谈判项目绑定,意图换取欧方让步。

他建议欧盟谈判时避免采取「你让我一点、我让你一点」的交换策略,将稀土与其他不同性质的议题混为一谈。例如,以放宽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换取中方暂时开放稀土出口。这样不仅模糊焦点,也可能削弱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正当性。

欧盟代表团明日将先赴日本,签署扩大欧日关键原物料的合作协议。劳指出,相较于欧盟,日本在降低对中稀土依赖上更积极,包括推动本土开采、资源回收与供应链多元化。欧盟虽有类似政策,但执行力相对不足。

瓦瑟莉尔与劳皆认为,本次峰会难以改变欧中贸易关系的长期结构性紧张,再加上双方分别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仍在变动中,更加限制峰会空间。瓦瑟莉尔指出,欧盟已准备与中国进入长期战略竞争阶段,对本次峰会「不抱任何具体成果的幻想」。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