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第三轮经贸会谈昨(2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登场。据香港南华早报引述消息人士称,双方预计将延长关税休战期三个月,两国在延长期内不会相互加征新关税。英国金融时报则指,会谈或为川普与习近平10月底或11月初的会晤铺路。
有分析认为,此次美中会谈不会有所突破,但可能提出防止双方冲突恶化的机制,甚至可能有助美中元首今年稍晚会面。
消息人士称,对美国而言,中国近期打击芬太尼等毒品的行动还不够,预期在本轮谈判中,要美国下调因芬太尼相关而产生的20%关税可能性极低。
路透称,若未达成新共识,美方将恢复惩罚性三位数关税,此举将形同贸易禁运。此前双方已达成停征关税与稀土禁令的共识。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亦已暗示支持延长关税休战。
在此同时,美欧近日进行贸易谈判,欧方坦言协议「并不理想,但已是最佳可能方案」,引发外界关注大陆是否也会接受类似的「次佳协议」?对此,大陆外交部昨未正面回应是否会在谈判中接受「次佳选项」或考虑退出,但表示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的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
此前,美中在日内瓦与伦敦举行的前两轮会谈,重点在于降低三位数关税、恢复稀土与先进AI晶片等关键产品的贸易往来。
报导指出,此次双方尚未深入讨论更根本的经济结构问题,例如美国对大陆产能过剩的批评,以及中方对美国以国安为由施加出口限制的不满。
另一方面,川普政府也准备于近期对大陆实施新一轮产业关税,涵盖半导体、制药、港口起重机等项目。川普27日对媒体表示,「我们与中国的协议已非常接近,实际上几乎已经达成,但仍需观察后续发展。」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经济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分析,目前双方的谈判目标是「让双边关系回到可进一步协商的轨道」,并预估延长现有休战协议90天是最有可能的结果。
清华大学国际安全与战略中心研究员孙成昊称,川习峰会若能成行,将有助美方考虑下调针对大陆芬太尼相关产品的20%关税,而大陆方面则可能履行2020年所作扩大采购美国农产品与其他商品的承诺。
有分析人士指,中方预料将要求美方削减目前总计达55%的多重关税,并进一步放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北京方面认为,扩大对美采购也有助于缩小双边贸易逆差。根据数据,2024年美中贸易逆差达2,955亿美元。
延伸阅读
美暂缓管制先进晶片销陆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