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外亚维侬艺术节就像表演艺术界的超级市场。每年7月,世界各地剧团齐聚亚维侬,期待将作品销往全法国,甚至走向世界。街上总是充满推销自己的艺术家。
法国剧场导演李察德自2015年起持续参与外亚维侬艺术节,他向中央社分享自己的「1分钟街头推票术」,说秘诀是慢慢来,因为只有1分钟,让路人产生兴趣。
位于法国南部的亚维侬(Avignon),面积仅台北市的1/4大小,巷弄蜿蜒,风景迷人,原本只是一座纯朴的古城。自1947年起创立「亚维侬艺术节」(简称「内亚」),1966年又衍生出「外亚维侬艺术节」(OFF Avignon,简称「外亚」)后,这座城市从此吸引无数艺术家与观众,成为全球表演艺术重要节庆之一。
「内亚」与「外亚」每年同时举办,长达近1个月,今年在7月5日至26日举行。两者差别在于「内亚」较官方、正式,由内亚单位邀请编制较大的表演团队,在城市内的国家剧场里表演。
「外亚」则有点像美国外百老汇(Off-Broadway),从豪华剧场大道之外蔓延开来。它以独立、自由、实验精神为核心,欢迎任何准备好的表演团队。只要与当地剧场谈妥合作与场地租用,就能上场,向世界推销自己。
以2025年为例,「内亚」官方仅邀请约40个表演团队,「外亚」却有超过1300个表演团队自主参与,其中多数为法国团体,近200个来自海外;他们与当地137座剧场或表演空间合作,本届便有6个台湾表演团队在3座剧场演出。
因「内亚」而生的「外亚」艺术节,反而比较热门;为吸引观众买票进场,艺术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不是将表演海报贴满城墙、建筑外墙、人行道栏杆上,就是直接上街头免费试演一段,例如魔术师架起小桌与行人互动、音乐家即兴演奏、古装演员边演边邀路人合照等,都是创造口碑与人气的关键手段。
年年来外亚艺术节报到的法国观众慕莉儿(Muriel)向中央社记者说,因为待在亚维侬时间有限,如何从众多节目中选择,剧场海报小卡成为重要的参考资讯。她会在第一时间借由图像设计确认喜好,再依据文字介绍了解内容。
慕莉儿说:「不过,最后决定买票进场的关键,是与剧场人员实际交谈。在艺术节期间,常有许多人前来向我们搭讪、推销自己的表演节目,像刚刚不过10分钟,就遇到3组表演团体。直接聊,如果我喜欢就会去看。」
剧场导演李察德(Thai-son Richardier)分享他自2015年起参与「外亚」艺术节的实战经验—「慢慢来,客制化地与观众轻松聊天」,是他推票成功的小秘诀。
李察德解释,参与「外亚」的表演团队之所以积极在街头卖票,背后是沉重的经济压力。光是租下一间剧场空间,一个月平均须支付约1万5000欧元(约新台币52万元)。另外,一个独立剧团通常至少有5人,一个月的基本食宿开销约需6万欧元起跳。
李察德认为,其实9成的表演团队在外亚艺术节期间都是亏本的,大家求的是这座平台所聚集的商业效应。这里就像一处超级市场,来自各国的表演艺术专业人士都会来看货、找节目。「我们参与外亚,不只是在这里演一次,更是向整个法国,甚至国际剧场界展示自己。」
李察德现年47岁,原本从事资讯科技产业,在29岁因为看了一场戏而爱上剧场,转而从事剧场导演与编剧至今。他认为,剧场能复制并再现生命。热爱生活的他,期待将人类的演变搬上舞台。
今年是李察德与他的独立剧团Compagnie THESPIS第5次参与「外亚」,今年演出作品是出自欧洲古老文学、荷马史诗改编的「伊里亚德」(L\’Iliade)。李察德将原著中对战的特洛伊人与希腊人,化身为现代美式足球赛现场,并加上即时球评与电吉他等流行元素。
李察德说:「当我在街上推销『伊里亚德』作品时,我会先观察这个人是不是正在吃东西,等待时机上前攀谈。」
他表示:「我会先轻松地了解对方平常是否习惯看剧场演出,或者是否熟悉希腊神话—这会决定我这1分钟内该说些什么,试著引起他们的兴趣。有时我甚至不谈戏,而是用分享方式,和他们聊聊最近看了什么、喜欢什么。如果对方开始好奇、主动发问,那就是我接著介绍自己作品的时机。」
李察德分享,在法国从事表演艺术工作,需要时间慢慢打入圈子、拓展人脉,一开始往往并不容易。但只要持续做下去,逐渐认识一些人,进而接触到剧场经理,他们就会主动询问你是否有新作品。如果能稳定创作、勇于尝试,整个人脉网络便会自然连结起来。
李察德也提醒台湾的表演艺术工作者,若未来想透过「外亚」艺术节向世界推销自己,选对剧场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场地,可能就是你作品被看见的关键。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