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周五(15日)凌晨于阿拉斯加安克拉治美军基地会晤,全程不到3小时。 两位世界强权的领导人在镜头前面的肢体语言,有时比说出来的话还吸睛。 肢体语言专家仔细观察并分析两人的表情、手势等非言词环节发现,初相见时双方面带真诚笑容,一对一会晤结束后,川普脸上的表情说明了一切:协议没谈成。
英国专精肢体语言的心理学家柯勒特(Peter Collett)16日向天空新闻(Sky News)表示,从川普、普京在停机坪红毯相会,到结束一对一密谈后再次露面的记者会,两人的肢体语言很多且各有亮点,然而诸如轻拍对方手背、坐姿与其他泄漏角力瞬间的征兆,充分显示谁在这场峰会的哪些时刻占了上风。
红毯小动作 川普抓掌控权
这是川普与普京2019年6月在广岛G20峰会场边会晤以来首度会面,川普先到场,站在停机坪红毯前等候普京抵达。 柯勒特说,即使伸手相握也有值得分析之处。 率先伸出手的是普京,展现他对这场峰会的热切、喜悦与投入之情。
其次是“拍对方的手”(hand pat),柯勒特说,初相见的握手过程双方这个动作至少5次,普京先拍,但动作相对犹豫且不若川普夸张。 川普拍普京的手时展现“地位提醒”架式,彷佛告诉普京“我才是主宰者”。 川普一度让普京拍拍自己的手,柯勒特认为普京似乎想借此宣示自己居于主导地位,但川普显然比较习惯这个动作,实际上川普也以此秀肌肉,把对方拉向自己。 柯勒特强调,两人对着彼此的手背拍来拍去,拍了最后一下的人是川普,“掌控欲强的人总想握有最终掌控权,尤其政治人物”。
川普在安克拉治美军基地迎接普京,两人握手之际还有彼此轻拍对方手背的小动作。 (美联社)
“大爷坐姿”普京更胜一筹
男人的开腿坐姿(manspreading)一词出现在2013年的社交媒体,当时用于描述在大众运具落座时张开大腿、占用邻座空间的男士。 柯勒特说,“强势的男人出现这种坐姿时,往往把大腿张得很开”,普京在镁光灯前落座时,腿开程度更胜川普,“换句话说,普京展现出更强的主导欲望”。
柯勒特提及,普京主导欲也展现在记者会现场的仪态上,“他俩位身高差距不小,普京个子比较矮,但他坐得很挺,又挺又直,极具自信; 川普老态明显,身子蜷缩着,一脸省思状“。 柯勒特认为,这可能反映出川普“烦心事很多”。
看在肢体语言专家眼中,普京与川普15日在阿拉斯加峰会现场坐姿也展现咯权力掌控欲。 (路透)
“以手托背”一窥川普控场
两位领导人在军事基地走动时,79岁的川普特意把手放在72岁的普京背后。 柯勒特指出,从传统而言这是展现骑士精神的动作,但在峰会场合则是权力游戏的象征:“看起来出于礼貌,实际上展现支配权。 做决策发号施令的往往是掌权、地位较高的一方。”他说,画面呈现的是一方引导另一方走过这个空间,实际上也是如此,“川普用手扶着普京的背部,引领普京走向峰会的下一环节”。
川普以手轻触普京的背部,引导他从安克拉治美军基地前往峰会会场。 (美联社)
真诚笑容 转为假笑
虽然双普多次公然展现强人力量的肢体语言,但柯勒特认为,川普与普京对彼此露出了真诚的微笑,尤其是一开始相见的时刻:“有趣的是,两人笑容灿烂。 这是严肃庄重的场合,他们却能设法露出微笑展现喜悦之情,原因不仅仅是彼此相见,更是为了整场峰会。”从哪里看出两位领导人笑容真诚? 柯勒特说,川普与普京一见面时自然而然微笑起来,而且脸颊两侧都看得到,“两人眼睛周围的细小肌肉都用上了,这是真心愉悦的表现”。
然而,这场峰会对于俄乌停火“有共识无协议”,川普在联合记者会对普京露出一记“假假的闪光灯笑容”,流露不屑之色。
普京专机在美国阿拉斯加安克拉治美军基地降落,川普在红毯迎接,两人并肩而行,有说有笑。 (路透)
眼神嘴型下巴 泄漏情绪
柯勒特说,川普与普京闭门会晤2.5小时并未达成具体协议,川普的肢体语言清楚传达他的不满情绪。 首先,川普回避了普京的目光。 地位显赫者常用凝视技巧维护自身权利,但柯勒特认为这也可能是一种消除眼前负面刺激的防御机制:“川普没能获得普京实在的让步。 他移开目光,因为他不想让人记起自己拿不出能向美国大众与国际社会交代的内容,无法耀武扬威“。
嘴型也看得出川普的不满。 他多次抿嘴显示克制,甚至以上唇压住下唇,政治人物常以此嘴型营造意志坚定形象,但此时的川普暴露了弱点。 柯勒特还说,下巴紧绷也是泄漏情绪的亮点,这是出于刻意预防他人攻击自己的下巴,政治人物紧绷下颔往往出于自觉脆弱“必须自我保护”。 柯勒特说:“我觉得川普一开始满怀希望,最终一无所获,他的嘴型表露无遗。”
普京与川普在峰会的脸部表情泄漏端倪。 (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