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 11 月

国际

澳洲犹太教堂遭纵火 嫌犯被控是反犹太主义者
国际

澳洲犹太教堂遭纵火 嫌犯被控是反犹太主义者

澳洲墨尔本1座犹太教堂于4日惊传起火,所幸无人伤亡。(法新社) 黄其豪/核稿编辑〔即时新闻/综合报导〕澳洲墨尔本1座犹太教堂于4日惊传起火,所幸无人伤亡。警方在逮捕凶手后认定,纵火者是反犹太者,本案件是近日反犹太主义者所引发的暴力事件之一。据《国会山报》报导,事件发生在4日晚上澳洲东墨尔本犹太教堂,当时有20名教徒正享用安息日晚餐时,教堂门口突然有易燃液体被点燃,所幸每个人都从后门逃生,没有受到伤害,而消防员也及时赶到,没有让这座拥有148年历史的建筑受到太多损坏。请继续往下阅读... 警方随后逮捕34岁的嫌犯洛拉斯(Angelo Loras),并于6日在地方法院出庭,被控纵火、危及生命和造成财产损失等罪名。据警方表示,洛拉斯落网时,他身上还持有管制武器。据了解,这起事件是墨尔本反犹太主义者引发的暴力事件之一,墨尔本在近日接连受到多起包含砸店、泼漆以及纵火等骚乱,警方指出,这些现场的共通点就是存有反犹太主义的暗示,同时,有遭受攻击的店家在过去1年内,也曾成为亲巴勒斯坦示威活动的目标。 来源:自由时报...
国安黑手伸入监狱! 港府拟修法严控律师探监 剑指政治犯
国际

国安黑手伸入监狱! 港府拟修法严控律师探监 剑指政治犯

香港赤柱监狱外观,为多名国安案件政治犯的关押地点之一。(路透)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根据《路透》报导,香港政府7日向立法会提交修法建议,拟以国家安全为由,赋权惩教署(CSD)可经法庭手令限制在囚人士与特定律师、医师与宗教人员的接触。此举引发人权团体谴责,批评这是「系统性孤立政治犯」的延伸行动,并严重侵蚀《基本法》所保障的法律专业保密权。港府保安局在提交立法会的文件中称,发现有探监活动被滥用,藉「人道救援」名义意图「挑起他们对中央及特区政府的憎恨」。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更向议员表示,在囚人士所享有的权利与非在囚人士不同,其行使自由必须受国安及纪律需要限制。请继续往下阅读... 然而,此提案直接挑战香港的法治基石。一名因议题敏感而匿名的资深律师向《路透》表示,这项提案进一步「扩大了」当局针对国安罪犯的权力。监狱人权倡议组织「候鸟」(Waiting Bird)创办人朱江玮指出,此举旨在让如大律师周幸彤等在狱中仍持续发声的社运人士噤声,透过加剧其孤立状态,削弱他们为正义奋斗的意志。去年,民主派人士邹家成(Owen Chow)及其律师,便因律师未经授权将投诉表格带出监狱,而被裁定违反监狱规则罪成,成为相关规定的争议案例。分析指出,自北京于2020年实施《港区国安法》以来,香港的法律框架持续向安全领域倾斜。此次修例,标志著国安权力从审前拘捕、法庭审讯,正式延伸至监狱管理的服刑阶段,被视为是当局正在系统性地瓦解在囚异议人士的支援网络。此举是否会引发国际新一轮关注,仍有待观察。 来源:自由时报...
邢鉴成为新西兰公民 宣布放弃中共国国籍
国际

邢鉴成为新西兰公民 宣布放弃中共国国籍

据【大纪元2025年07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圆明采访报导)“逃离中国,是与专制切割;奔向新西兰,是与民主接轨。”7月1日,维权人士邢鉴宣誓加入新西兰国籍,同时声明退出中共国国籍。他表示在中国饱受迫害,如今获得重生与光明。 7月1日,维权人士邢鉴(左)宣誓加入新西兰国籍,民运领袖陈维健出席了他的入籍仪式。(受访者提供) 邢鉴是来自中国河南息县的维权人士,2015年逃往泰国向联合国申请难民,2019年11月遭江苏涟水县警方跨国抓捕,险被遣返回中国大陆,所幸及时获得新西兰移民局难民事务处电话面谈,于2020年1月18日到达新西兰。 在邢鉴展示的公民纸(certificate of citizenship)上,文本的图案背景是一片银蕨叶子,银蕨叶子是是新西兰国花;右上角有一支展翅飞翔的大海鸥,寓意着自由;右下角是新西兰的地图,分为南岛和北岛。 “我昨天真的是太激动,太开心了。”邢鉴告诉大纪元记者,好多朋友要充当亲友团,来参加他的入籍仪式,但按规定只能带两个客人。当地的民运领袖陈维健做为代表,出席了他的入籍仪式。 邢鉴介绍,到今年10月底,他离开中国就整十年了。去年8月,也是他来新西兰的第五年,开始申请公民,上个月刚被批准入籍,他申请了加急宣誓,机缘巧合在7月1日举行入籍仪式。入籍仪式是上午10点半开始,12点多结束。当天有二、三百人集体举行入籍仪式,现场气氛庄重、严肃。 入籍仪式结束后,邢鉴来到中共驻奥克兰领事馆门前,宣读退籍声明。“我一分一秒也不想保留这个中(共)国的国籍。”他说。 这是一份沉重又严肃的退籍声明。声明写道:“自中国共产党统治中国以来,其奉行专制与极权政策,致使我家族四代连续遭受政治迫害。我的曾祖父母因‘大跃进’导致大饥荒被活活饿死,曾外祖父母在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中被迫害入狱、人身侮辱、身心受创。 “自2...
以色列派兵进入叙利亚,拘留据称的伊朗代理人
国际

以色列派兵进入叙利亚,拘留据称的伊朗代理人

  资料照片:以色列军人和一辆坦克在以色列北部与黎巴嫩的边境地区。(2023年10月16日) 以色列星期日(11月3日)说,对叙利亚发动了地面袭击,抓获一名叙利亚人,称其参与支持当地激进分子的伊朗网络。 这是以色列在中东冲突持续13个月以来首次对叙利亚发动地面袭击。叙利亚尚未立即证实此次行动。 以色列军方没有透露袭击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但表示抓住的男子是阿里·索莱曼·阿西(Ali Soleiman al-Assi),说他一直居住在叙利亚南部赛达(Saida)地区。以色列说,他已被军事监视很多个月,并参与了伊朗针对以色列吞并的叙利亚边境附近的戈兰高地的伊朗倡议。 军方公布的突袭行动随身摄像机录像显示,以军在一栋建筑内抓住一名身穿白色背心的男子。军方称,此人被带到以色列接受审讯。 与此同时,巴勒斯坦官员说,加沙北部一家诊所遭到空袭,六人受伤,包括四名儿童。孩子们当时正在这里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以色列军方否认对此负责。 据称的以色列无人机袭击发生在星期六。当地被以军包围,过去一年基本与世隔绝。以色列近几个星期在那里发动另一场攻势,打死数百人,数万人被驱离。 目前没有办法证实彼此冲突的说法。以军多次突袭加沙的医院,称哈马斯利用这些医院藏匿激进分子,巴勒斯坦卫生官员对此否认。哈马斯战斗人员也在北部地区活动,与以军交战。 加沙卫生部总干事穆尼尔·布尔什(Munir al-Boursh)对美联社说,星期六下午一架四轴飞行器袭击了加沙市的谢赫拉德万(Sheikh Radwan)诊所,联合国一个代表团几分钟前刚刚离开这里。 正在联合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活动的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报道的袭击表示担忧。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言人罗萨莉亚·博伦(Rosalia Bollen)说,“关于这次袭击的报道更加令人不安,因为谢赫·拉德万诊所是父母带孩子接种疫苗...
联合国专家:伊朗把也门胡塞反政府武装改造成强大的军事力量
国际

联合国专家:伊朗把也门胡塞反政府武装改造成强大的军事力量

  2024年9月21日,胡塞武装人员在萨那举行的纪念胡塞武装接管政权十周年的仪式上游行。 联合国专家在一份新报告中表示,在伊朗、伊拉克武装组织、黎巴嫩真主党激进分子和其他组织的支持下,也门胡塞反政府武装已从一个能力有限的地方武装组织,转变成一个强大的军事组织。 监督对胡塞制裁的专家在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长达537页的报告中表示,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趁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加沙战争之际,努力提高其在伊朗自称“抵抗轴心”中的地位,以便在该地区及其他地区获得知名度。 为了支持伊朗作为后盾的哈马斯武装分子,胡塞武装一直在袭击红海和亚丁湾的船只,在关键地缘政治地区破坏全球航运。哈马斯武装分子于2023年10月7日在以色列南部发动突然袭击,由此引发了加沙战争。 尽管胡塞武装声称,他们会袭击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但该小组表示,他们的调查显示,胡塞武装一直在无差别地袭击各种船只。 美国和英国在对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2023年11月15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胡塞武装在其控制区内至少实施了134起袭击,目标是在红海和亚丁湾区内的商船,以及美国和英国的军舰。 “这个组织的行动转向海上,增加了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联合国专家表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未发生过如此大规模、使用武器系统针对民用船只的袭击。” 专家表示,胡塞武装在袭击中使用了一种此前未被披露的新型弹道导弹“哈德姆-2号”(Hatem-2)。 这个由五名成员组成的联合国小组包括武器、金融、地区事务、国际人道主义法和武装组织等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来自印度、埃及、瑞士、比利时和佛得角。秘密消息来源告诉专家组,胡塞武装正在与阿拉伯半岛的基地组织协调行动,并在加强同索马里境内与基地组织有关联的青年党激进组织的联系。 自2014年控制首都萨那和北部大部分地区以来,胡塞武装一直与国际公认的、由...
巴基斯坦被囚前总理的律师被绑架后又出现引发争议
国际

巴基斯坦被囚前总理的律师被绑架后又出现引发争议

  资料照片:巴基斯坦被监禁的前总理伊姆兰·汗的支持者在首都伊斯兰堡集会,要求释放汗。(2024年9月8日) 伊斯兰堡 — 巴基斯坦被监禁的前总理伊姆兰·汗(Imran Khan)的首席律师在他据称“强迫失踪”近一个月后在神秘的情况下再次出现。 警方官员和汗的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PTI)星期日(11月3日)证实,连夜找到了因塔扎尔·艾哈迈德·潘朱塔(Intazar Ahmad Panjutha),他在10月8日返回伊斯兰堡时失踪,有指称说这涉及政府安全机构。 巴基斯坦总检察长在一天前的星期五向联邦高等法院保证“将在24小时内找到这位律师”,但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但警方星期六晚说,他们在巴基斯坦首都西北部的哈桑阿卜杜勒(Hassan Abdul)市拦截了一辆可疑车辆,发现了这名律师。警方声称与潘朱塔在一起的武装人员从车内向警察开枪,然后逃跑。 一段随后出现的视频显示,潘朱塔坐在车里,手脚被绑,明显受到惊吓,身体虚弱。在另一段视频中,可以看到这位律师泪流满面,对警察说绑架者要求赎金,并对他实施了严重的酷刑。 汗的政党拒绝了警方的说法和潘朱塔的视频言论,称他是被迫发表声明的,并再次指控他“被安全部队绑架”。 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秘书长萨尔曼·阿克拉姆·拉贾 (Salman Akram Raja) 表示,潘朱塔是汗在目前法律斗争中的主要律师之一。 拉贾在星期日发布的视频声明中说,“他的状况表明了他所经历的恐怖,被拍摄下来并传播以引起恐慌。这是可耻的。” 警察局一名发言人否认了虚假遭遇的指称,表示警察从索要赎金的绑匪手中救出了潘朱塔。 巴基斯坦黎明电视台(Dawn TV)黄金时段新闻主播阿布萨·科马尔 (Absa Komal) 对潘朱塔的视频发表评论并表示同情。 科马尔在她的社交媒体平台X上写道,“他面目全非——变了个人。总检察长对...
伊朗总统:潜在停火“可能影响”对以色列的回应
国际

伊朗总统:潜在停火“可能影响”对以色列的回应

  资料照片: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在俄罗斯喀山金砖峰会上讲话。(2024年10月24日) 伊朗总统星期日(11月3日)说,伊朗盟友与以色列之间潜在的停火可能会影响德黑兰对以色列最近袭击伊朗军事基地的回应强度”。 伊朗国家通讯社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援引马苏德·佩泽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的话说,“如果他们(以色列人)重新考虑他们的行为,接受停火并停止屠杀当地受压迫的无辜人民,这可能会影响我们回应的强度和类型。” 通讯社报道,他并表示伊朗“不会对其主权与安全遭受的任何侵犯不予回应”。 以色列战机10月26日发动袭击,以色列称这是对伊朗10月1日导弹袭击的报复。 伊朗则说攻击是对杀害伊朗支持的激进分子领导人和革命卫队指挥官的报复。 以色列此后一直警告伊朗不要报复,德黑兰则发誓回应。 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将进行报复。 哈梅内伊在德黑兰对学生讲话时说,“无论是美国还是犹太复国主义政权,这些敌人都应该知道,他们对伊朗、伊朗民族和抵抗阵线的所作所为必将受到严厉回应。” 他是说德黑兰支持的武装组织联盟,包括也门胡塞反政府武装、黎巴嫩真主党运动和巴勒斯坦伊斯兰组织哈马斯。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在攻击后说,他们“打击了伊朗的国防能力和导弹生产”。 伊朗武装部队说,那次攻击造成四名军人死亡,并对一些雷达系统造成“有限损坏”。伊朗媒体说,还有一名平民丧生。 (本文依据了法新社的报道。)   文章来源:美国之音...
锡克教领袖遇刺案引外交风波升级 印度怒斥加拿大暗杀指控“荒谬且毫无根据”
国际

锡克教领袖遇刺案引外交风波升级 印度怒斥加拿大暗杀指控“荒谬且毫无根据”

  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遭加拿大政府指控涉及锡克教活动人士暗杀案,印度政府对此正式提出抗议并称相关指控“荒谬且毫无根据”。(美联社:2022年11月6日) 印度和加拿大过去一年多来因为锡克教活动人士暗杀事件关系恶化,加拿大先前称已有证据表明印度政府涉案,印度星期六(11月2日)则正式对加拿大政府提出抗议,称他们对该国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Amit Shah)的相关指控“荒谬且毫无根据”。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斯瓦尔(Randhir Jaiswal)周六说:“印度政府强烈抗议针对印度内政部的无稽指控”他又说,“如此不负责任的行动会对双边关系造成严重后果。” 印度与加拿大近期外交关系紧张,全因去年6月在加拿大发生的锡克教活动家哈迪普.辛格.尼贾尔(Hardeep Singh Nijjar)的刺杀案。尼贾尔过去是哈利斯坦运动(Khalistan movement)的地方领袖,该运动旨在脱离印度成立一个独立的锡克教国家。尼贾尔已在加拿大居住30多年,该国约有2%人口为锡克教徒。 尼贾尔2020年被印度列为恐怖分子。他遇害时正被通缉,印度政府指控他涉嫌参与攻击一名印度教教士。过去印度政府就对于境内锡克分离主义分子相当头痛,同时指控加拿大政府放任锡克教徒在加国境内发展。 尼贾尔刺杀案发生后,加拿大总理贾斯廷‧杜鲁道(Justin Trudeau)便指出,有可信的指控显示,印度政府与刺杀暗有关,而印度政府很快就否认这项指控。但两国对于这项争议的外交动作并未停歇。 加拿大去年先是将印度“调查分析局”(Research and Analysis Wing)驻渥太华首长驱逐出境,印度也随即驱逐加国驻印的一名高级外交官;今年10月中,印、加双方驱逐对方各6名外交官。 加拿大外交部副部长戴维·莫里森(David Morrison)10...
外交政策转变的起点 印度尼西亚将与俄罗斯展开联合军演
国际

外交政策转变的起点 印度尼西亚将与俄罗斯展开联合军演

  2024年7月31日,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在就任前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表态希望加深双方关系。(克里姆林宫/美联社发布) 印度尼西亚本周一起(11月4日)将与俄罗斯举行为期五天的联合军演。分析家指出﹐此举显示印度尼西亚新任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多(Prabowo Subianto)将为雅加达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为举足轻重的角色,是重大的外交政策转变。 印度尼西亚过去奉行中立外交政策﹐拒绝在俄乌战争与美中对立之间选边站。但普拉博沃现却不顾西方国家的施压﹐主动与莫斯科寻求更紧密的连结。双方将在周一展开五天的联合军演,地点在泗水海军基地附近的爪哇海。届时莫斯科会派出三艘小型护卫舰、一艘中型油轮、一架军用直升机与一艘拖船。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re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员皮耶特·潘迪(Pieter Pandie)表示﹐“这是他们更广泛的计划之一,目的在于加强与任何国家的关系﹐只要对印度尼西亚有益,无论对方属于哪个地缘政治阵营都可以。” 帕拉马迪那外交研究院(Paramadina Graduate School of Diplomacy)教授安东·阿里阿巴斯(Anton Aliabbas)则指出,印度尼西亚重申多次,他们不会在地缘政治场域中疏远一、两个国家。 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曾在2021年与俄罗斯举行联合军演,但这些国家从未单独与俄国实施联合军演。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雅加达与莫斯科有数十亿的贸易往来﹐但主要的军武进口项目已经暂停数年﹐主因是俄罗斯在2014年非法并吞克里米亚半岛与2022年入侵乌克兰而遭西方国家制裁。尽管如此﹐普拉博沃不顾美国制裁威胁﹐仍保留他任职国防部长期间、于2018年达成的俄罗斯...
美军:B-52轰炸机抵达中东
国际

美军:B-52轰炸机抵达中东

  资料照片:一架从美国印第安纳州附近空军基地起飞的B-52轰炸机。(2022年12月23日) 美军星期六(11月2日)说,美国B-52轰炸机抵达中东,华盛顿一天前宣布了它们的部署以警告伊朗。 负责中东及周边国家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在社交媒体上贴文说,“来自迈诺特空军基地第五轰炸机联队的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已抵达美国中央司令部责任区。” 美国星期五晚宣布向中东派遣轰炸机、战斗机、加油机和弹道导弹防御驱逐舰。 五角大楼发言人帕特·莱德(Pat Ryder)少将在部署声明中说,“如果伊朗、其合作伙伴或者代理人利用这个时刻打击当地的美国人员或利益,美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我们的人民。” 以色列10月26日攻击伊朗军事基础设施,同时避开关键的核设施和石油设施,伊朗最高领导人发誓将对以色列的攻击进行报复。 伊朗2024年对以色列发动两次主要袭击,一次在4月,伊朗驻大马士革领事馆之前遭到袭击,并指责以色列要为此负责;另一次是 10月,德黑兰方称是对其支持的中东武装组织领导人被刺杀的回应。 (本文依据了法新社的报道。)   文章来源: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