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6 8 月

文化世博「魔幻台湾—台湾文学展」大阪登场

「We TAIWAN 台湾文化in大阪.关西世博」今天推出「魔幻台湾—台湾文学展」。文化部政务次长王时思表示,展场宛如魔幻空间,把神灵、妖魔与神兽带入古典场域;国立台湾文学馆馆长陈莹芳盼透过文学展促进台日共感,展现台湾多元包容的文学风貌。

展出地点在大阪市中央公会堂,此古迹为1918年以西洋风格建成建筑,展间天花板绘制日本神话,台湾文学展以3座戏台造型的双面装置呈现「原住民文化」、「日本文化的影响」、「台湾民俗再发掘」等6主题。

王时思表示,大阪市中央公会堂是一个充满魔幻感的空间。这个非常古典的场地,恰好与特定时期的国立台湾文学馆(座落于1916年建造的国定古迹「台南州厅」)建筑形成呼应。「今天,我们把妖魔鬼怪、神灵与神兽带进这个场域,也让这里成为一个充满祝福的地方」。

她说,在台湾,神明与人的关系很特别。「我们是一个把神明当朋友的国家」,许多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人们的想望、欲望、记忆中无法完成的遗憾,以及那些放不下的执著与在意,都化作了故事中的角色,被永远保留下来。

她表示,因此,当看到所谓的神灵、妖魔鬼怪时,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在文学作品里,它们并不是真正可怕的存在,而是那些未能在今生今世实现的欲念与愿望,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品中被延续下来,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圆满了人与神、鬼怪妖兽之间的世界。

展览由国立台湾文学馆负责策画。陈莹芳表示,这次特别与台湾府城隍庙合作。台湾府城隍庙是台湾第一座城隍庙,在介绍神灵、妖魔鬼怪时,也希望将台湾神明的独特性带给日本观众。台湾的神明不仅是威严的守护者,同时也象征著庇佑与祝福。这种特有的文化观念,与台湾文学的内涵一样,充满多元与包容,能容纳不同的观点与声音。

她表示,期待在这次的文学展中,找到台日之间的共感,同时让大家意识到彼此的差异并促进理解,这也是希望透过这次展览带给观众的核心意义。

陈莹芳指出,这次的文学展从原住民族文学谈起,呈现台湾文学发展的时间跨度。不仅展出原住民文学,也纳入曾在台湾生活、以他者视角书写台湾的日本作家作品。例如西川满(1908-1999年)、佐藤春夫(1892-1964年)等人,他们透过不同文化视角,刻画了台湾的奇异风貌。

她表示,展场同时介绍台湾民俗作为创作的重要能量来源,并呈现当代作家结合台湾现实社会与地理环境,创作出融合历史、自然生态与魔幻写实风格的作品。此外,台湾的诗歌也同样精彩,透过不同类型的作品,希望日本观众能感受到台湾文学如同文字魔术师般的魅力。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