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家製造鋰電池的工廠(2019年5月28日)。
路透社周二(10月29日)公布的一項專家調查認為,中國十月份的工廠活動可能會延續已經持續五個月的萎縮狀態,不過,萎縮的幅度不大。這一預測大體與中國官員的樂觀態度一致,也就是中國近期公布的新的刺激措施對經濟復甦產生了一定的作用。
參加路透社這次調查的經濟學家共有30人。他們估計,十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將從九月份的49.8增加至49.9,依然處於榮枯線之下。這個指數高於五十標誌著製造業處於擴張狀態,而低於五十則是收縮狀態。
中國國家統計局將在本周四公布本月的PMI指數。
路透社說,中國製造業情緒低迷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產品價格不斷下滑,訂單數量也在持續減少。作為中國經濟僅有的一個亮點的出口,上個月的漲幅也開始縮小。
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的增速大幅度放緩,增速是2023年年初以來最慢的。
中國官方認為,九月下旬公布的經濟刺激措施的效果將會逐步顯現出來。路透社引用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的話說,「綜合判斷,四季度經濟會延續九月份已經出現的企穩回升態勢,實現5%左右預期目標的信心在增強。」
中國經濟學家此前曾指出,基於情緒的調查往往落後於實際數據指標。
經濟學人智庫、渣打銀行和花旗集團等十家機構預測,中國經濟可能在本月進入擴張期,今年最後三個月的PMI指數預計會分別達到50.4、50.2和50.1。
不過,美國投行高盛集團和日本的野村證券的預測沒有這麼樂觀,它們估計,十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為49.8。摩根大通的預測數字是50。
上周日公布的一項數據令人不安,九月份工業利潤同比下降27%,這是今年最大的單月跌幅。中國國家統計局認為,這是由於需求不足等因素造成的。
近期的其他經濟指標顯示,通貨緊縮的壓力還在增加,貸款需求疲弱,這對經濟復甦發出了新的危險信號,為政府進一步加大經濟刺激力度提供了新的理由。
中國財政部長藍佛安早些時候表示,財政部將推出進一步的財政刺激措施,但他沒有說明新措施的規模有多大,這讓投資者感到困惑。
本月早時候,中國財經媒體財新國際報道引用知情人士的話說,北京當局正在準備在今後三年籌集六萬億元人民幣的特別債券。
財新將在11月1日公布製造業中小民企的PMI指數。接受路透社調查的分析師們認為,財新的數據可能是49.1。
本文來源: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