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財經

財經

傳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帶走調查 少林寺:等官方消息

26日上午起,大陸網上即盛傳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帶走調查。對此,《鳳凰周刊》向少林寺客堂電話進行求證,但對方電話一直處於關機狀態。《鳳凰周刊》隨後聯繫到少林寺三位法師,求證時分別被告知:「等官方消息」、「不清楚」,以及被掛斷電話。 湖北日報旗下新媒體《極目新聞》指出,釋永信個人微博於2018年3月20日開通,截至今年7月24日,釋永信的微博開通時間為2,683天,共發布微博4,005條,平均每天約1.5條。到目前為止,釋永信的微博有粉絲87.8萬。 但釋永信的微博近日突然停更,最後一則微博發布時間為7月24日6時58分。而在這則貼文下方有網友留言:「換地方吃齋了嗎?」「快想辦法救出來師父吧!」「好好改造」「因果不空」。 根據《百度百科》空開訊息,釋永信,俗名劉應成,1965年9月6日出生,安徽潁上人,中共第九至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1981年,釋永信前往少林寺出家,並拜方丈行正長老為師。1987年,行正長老圓寂,釋永信擔任少林寺管委會主任,主持寺院事務。1999年,釋永信成為少林寺第三十代方丈。但其作風與形象與一般人對出家師父的認知存在不小的差距。 釋永信積極對外推廣少林寺並開拓各方財源,除被稱為「少林CEO」、「經濟和尚」、「政治和尚」,過去關於釋永信未守佛門清規的各種傳聞也不斷。早在2015年7月26日,網上就曾出現《少林寺方丈釋永信這隻大老虎,誰來監督》的舉報貼文。釋永信個人微博最後一則貼文是7月24日6時58分上線,迄今已停更超過三天。(圖/截自釋永信個人微博)大陸網上盛傳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已遭帶走調查。(圖/取自釋永信個人微博)...
財經

陸回應大罷免失利 陸委會批:缺乏民主經驗還說三道四

對於第一波罷免選舉結果,全數國民黨籍立委保住席位,無一被罷免,大陸國台辦27日上午回應稱民進黨政治操弄不得人心。對此,陸委會27日下午表示,北京當局毫無權力對台灣民主制度說三道四、錯誤解讀。並呼籲中共當局切勿刻意藉此對台進行惡意的政治操作。 陸委會稱,這次民主罷免投票是台灣民主憲政體制的具體實踐,也展現了台灣人民與公民團體的重要民主成就,值得朝野各界共同守護與團結向前。 針對此次民主罷免的結果,陸委會表示,取決於每個選區的結構和立委個人的表現,這是各選區選民自己的決定,缺乏民主經驗的北京當局毫無權利對台灣的民主制度說三道四、錯誤解讀。 陸委會表示,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守護自由民主生活方式、並拒絕中共統戰滲透與脅迫的政策沒有改變,這更是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周日一早通過新聞稿指出,民進黨出於台獨本性和「一黨獨大」野心,不顧台灣島內民生福祉,一再挑起政治惡鬥,不擇手段打壓政治異己、製造「綠色恐怖」、加劇社會撕裂,充分暴露出「假民主、真獨裁」的虛偽面目。陸委會27日下午表示,北京當局毫無權力對台灣民主制度說三道四、錯誤解讀。本報資料照片...
財經

建構全球早期預警服務網路 陸氣象局發布中國方案「媽祖」

大陸氣象局26日在上海舉行的2025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發布全民早期預警中國方案「媽祖」(MAZU),該方案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享大陸成功經驗與技術成果,提供早期預警技術、聯合開展能力建設、共建風險識別與評估體系、創新合作機制與模式等。 據大陸氣象局,媽祖是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廣受敬仰的海洋守護者、氣象守護者,其「親民、智慧、救助」的精神,與全民早期預警倡議所蘊含的「以人為本」等理念跨越時空、高度契合。全民早期預警中國方案命名為「媽祖」(MAZU),四個字母分別代表多災種(Multi-hazard)、預警(Alert)、零差距(Zero-gap)和普惠(Universal)。 大陸氣象局國際合作司司長曾沁表示,提出媽祖方案,是大陸基於自身國情、響應全球倡議、踐行大國擔當的具體實踐。媽祖方案系統梳理了大陸應對氣候挑戰、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經驗實踐,是大陸積極響應和落實全民早期預警倡議的生動註腳。 他強調,媽祖方案彰顯了大陸用務實行動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目的是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享大陸成功經驗與技術成果,提供早期預警技術、聯合開展能力建設、共建風險識別與評估體系、創新合作機制與模式等。在經驗方面,分享遞進式氣象服務、高級別預警「叫應」等早期預警實踐;在技術方面,與各國共建城市工具箱、風雲地球工具箱、海外設備等氣象早期預警業務平台。 文章稱,人工智慧以其高效計算和多源數據融合能力,正成為連接氣象預報、災害預警和應急響應的關鍵紐帶,成為突破傳統預報局限的「金鑰匙」。「媽祖」(MAZU)以雲端早期預警系統為核心,根據不同國家需求提供可定製、易部署、可持續的技術解決方案。 大陸氣象局並與衣索比亞、巴基斯坦、索羅門群島等國氣象部門聯合開發雲端早期預警系統,上海「城市多災種早期預警工具箱」已在蒙古實踐應用。此外,「媽祖」透過國際培訓課程、獎學金計劃和...
財經

國台辦批大罷免 陸委會:沒民主經驗無權錯誤解讀

針對中國大陸國台辦對台灣大罷免選舉結果聲稱,民進黨的「政治操弄不得人心」等語,陸委會今天表示,缺乏民主經驗的北京當局無權對台灣的民主制度錯誤解讀,並指政府拒絕中共統戰滲透與脅迫的政策沒有改變。 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陳斌華今天以「答記者問」書面方式,對台灣26日的罷免投票結果中,國民黨守住全部24席發表評論。 他聲稱,「『民進黨當局』出於台獨本性和一黨獨大野心挑起政治惡鬥,打壓政治異已,加劇社會撕裂,暴露出假民主、真獨裁的虛偽面目。投票結果顯示,民進黨的政治操弄完全違背島內人心民意,不得人心」。 對此,陸委會首先回應,這次民主罷免投票是台灣民主憲政體制的具體實踐,也展現了台灣人民與公民團體的重要民主成就,值得朝野各界共同守護與團結向前。 陸委會表示,此次民主罷免的結果,取決於每個選區的結構和立委個人的表現,這是各選區選民自己的決定,「缺乏民主經驗的北京當局毫無權利對台灣的民主制度說三道四、錯誤解讀」。 陸委會強調,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守護自由民主生活方式、並拒絕中共統戰滲透與脅迫的政策沒有改變,這更是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 陸委會最後並呼籲中共當局,切勿刻意藉此對台進行惡意的政治操作。...
財經

WAIC首設兩岸論壇 台企代表:可從「邊緣AI」開始合作

在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期間,「兩岸AI融合發展創新論壇」27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台灣方面有代工大廠英業達、台達電子研究院等企業代表出席。有出席者指出,兩岸在AI上各有優缺,而技術要透過交流才能讓應用得以變現,建議兩岸可從「邊緣AI」開始加強合作。也有與會者期待未來能舉辦閉門座談會或Workshop,讓兩岸業界更自由、敞開心胸地談論彼此遇到的痛點與解決方案。 此次論壇圍繞AI基礎設施支撐智慧化轉型、AI大模型驅動新質生產力、AI多模態重塑產業生態等主題展開對話。台灣方面,包含英業達集團(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全成、台達電子研究院院長闕志克、鼎捷數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子禎、台科大資管系特聘教授盧希鵬等企業代表、學者與會。大陸方面,有科大訊飛、聯想集團、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等單位參加。 闕志克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當前,大陸在AI應用領域的發展領先台灣,台灣雖然有在發展軟體,但投入的資金規模和大陸不能比,且大陸市場夠大、公司的積極性高,進展自然比台灣快很多。 闕志克說,他認為台灣在軟體上可以尋求大陸以外的合作對象,不過,利用大陸的東西也沒有不對,透過到大陸參展交流,可以看到對方在某個問題上的solution(解決方案),「你就知道他們有這樣的痛點,去學習這個東西,做這個層次的交流完全不會有什麼傷害」。若是要代理,則要留意台灣法規限制。 這是世界AI大會首次設立兩岸論壇。闕志克認為,論壇得以作為初始彼此接觸的途徑,但仍偏場面化,期待未來形式可以更自由,例如舉辦閉門座談會或Workshop,讓兩岸業界面對面,放開心胸地談論彼此遇到的法規、技術問題還有solution,「這種交流應該多辦,會蠻受業界歡迎」。 邱全成在媒體聯訪時說,「技術要透過交流才能讓應用得以變現」。兩岸在AI上各有優缺點,大陸擁有很好的算力,包括大數據、應用市場都非常巨大,台...
財經

陸倡設全球AI合作組織 總部擬選址上海

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今日在上海開幕,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致詞提議成立全球AI合作組織。就該組織相關規劃,據央視新聞,這是中方堅持踐行多邊主義、推動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的重要措施,初步考慮該組織總部設在上海。 據央視新聞,7月26日,中國政府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慧(AI)合作組織。這是中方堅持踐行多邊主義、推動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的重要措施,也是中方響應全球南方呼聲、助力彌合數位和智慧鴻溝、促進人工智慧向善普惠發展的實際行動。 報導還提到,初步考慮該組織總部設在上海。 今天上午,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暨人工智慧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在上海開幕,本屆大會主題為「智慧時代,同球共濟」,中方由李強出席致詞。 李強表示,當前AI治理碎片化,他提議成立全球AI合作組織,呼籲各國調和發展與安全。他還提到,AI技術發展面臨高階運算晶片缺乏、人才交流受限等限制因素,喊話突破瓶頸,追求開放與協同創新。 李強指出,人工智慧資源集中在少數國家及公司,「技術封鎖可能使人工智慧成為少數玩家的遊戲」,促進包容與公平的人工智慧才能讓更多國家能從中受益,所有國家及企業都應享有平等開發及利用人工智慧的權利。 他說,大陸樂於與其他國家,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分享中方人工智慧發展進程及產品。 另據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在WAIC開幕前,昨日上海市就已召開2025上海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專家會議,上海市長龔正出席並講話,與會者就AI的基礎研究、產業生態、規劃治理等議題研討。 龔正在會上說,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工智慧技術和產業創新高地,是上海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為國擔當、勇為尖兵的重大使命。他表態,要全面推進人工智慧科技創新、產業發展、賦能應用,深化治理實踐探索,加快建設人工智慧「上海高地」。大陸提出成立全球AI合作組織,初步規劃選址上海。圖為上海外灘觀景台。(路透) $(docum...
財經

廣東屈公病例已破4000 港澳高度警戒疫情輸入

大陸廣東地區近期「屈公病」病例驟升(陸稱「基孔肯亞熱病」),大陸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表示,人也是該病毒的傳染途徑,會幫助病毒的傳播,從人到蚊,再傳播給人,而現代交通的便捷性可以讓疾病出現跳躍性的傳播,該病毒可以通過人員來往,將病毒帶到新的蚊媒生活區域,進而拓展屈公病的流行區域。 台灣將「屈公病」列為第二類傳染病。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官網消息,屈公病是一種由屈公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最早在1952年從坦尚尼亞一位發燒病人的血清中分離出來。  屈公病的癥狀與登革熱非常類似,但和登革熱與其他蚊子所傳播的傳染病不同的地方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有持續數周的倦怠感,有些病患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個月,因此「Chikungunya」在非洲的土著語言中,就是指「痛的將身體彎起來」。 據廣東省佛山市各區最新的通報,截至7月24日,佛山市5個區已累計報告基孔肯亞熱確診病例超過4,000例,其中順德區報告確診病例3,627例,均為輕症病例。但港澳地區正警戒中,因為有可能往外溢。 截至上周四(24日),澳門已出現兩例屈公病輸入個案。香港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日前也表示,預期香港很大機會也將出現輸入個案,必須加強防範,避免一旦爆發對醫療系統造成負擔。 第一財經報導,張文宏指出,中國既往沒有過輸入性基孔肯亞熱引發大流行的案例,對該病的基礎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傳播會快於其他流行區域。儘管如此,他認為,如果及時採取有效迅速的措施,目前中國南方部分地區應該仍處於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仍能阻止感染風暴的進一步形成並阻止病毒向周邊區域擴張。 張文宏稱,後續的重點還是要不遺餘力地撲滅蚊子孳生地;同時周邊地區必須對疑似病人進行密切監測。他說,「此外,在疫情過後必須立即展開當地的血清流行病學研究,從而明確此次感染覆蓋的人群有多大,下次再...
財經

少林方丈釋永信傳被帶走調查 寺方稱等官方消息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嵩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昨天傳出被帶走調查,寺方回應求證媒體時僅表示「等官方消息」。這不是釋永信首次有爭議或被檢舉。 綜合鳳凰周刊、江南都市報等陸媒報導,26日上午傳出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帶走調查。記者致電少林寺外聯負責人鄭老師求證時,電話被瞬間掛斷;再撥打,對方稱近日沒看到他,等官方消息。 最早發布這項消息的自媒體「媒派」,文章引述一名知情人士說,目前不知道「大和尚」(釋永信)是配合調查,還是自身問題被調查。 釋永信在中國佛教界具知名度,是中國官方認可的「愛國團體與教務組織」中國佛教協會的副會長,也曾任 河南省政協委員。他的微博有粉絲87.8萬,平均每天發布1.5條微博。最近一條微博的發布時間為7月24日早上。 2015年,釋永信曾遭檢舉與多名女性有性關係、生子以及非法取得方丈職位等醜聞。河南省宗教事務部門調查後表示,有關檢舉均屬不實。 2018年7月底,中國全國性宗教團體聯席會議發出「關於在宗教活動場所升掛國旗的倡議」,中國佛教協會隨後回應倡議,釋永信也積極表態,要率先在嵩山少林寺行動起來。同年8月27日,嵩山少林寺山門前舉行升掛國旗儀式,有網友說,這是少林寺建寺1500多年來首次掛國旗。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歌頌達賴喇嘛 藏族青年歌手遭中國拘留

位於印度的西藏流亡政府表示,一名20幾歲的年輕藏族歌手暨倡議人士阿桑,在演唱頌揚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歌曲「和平王子」後遭到中國當局拘留,目前下落不明。 法新社與西藏之聲報導,西藏流亡政府「藏人行政中央」(Central Tibetan Administration, CTA)昨天發布聲明指出,藏族歌手Tzukte、通常被稱為阿桑(Asang),在演唱一首稱頌達賴喇嘛的歌曲「和平王子」後,於7月初某時遭中國當局拘留。 阿桑年約20幾歲,是知名藏族歌手格白(Gebe)的學生。 西藏流亡政府表示,阿桑被拘留是「北京更廣泛打壓藏族聲音的一部分,尤其是藏族藝術家與作家」。 中國當局未回應法新社的置評請求。 西藏流亡政府談到,阿桑遭到拘留但未被指控任何罪名,外界也不知道他被關押的地點,這「違反國際人權規範,並凸顯中國持續侵犯西藏的言論自由、文化權和宗教信仰」。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WAIC首設兩岸論壇 陸國台辦:共同提升全球AI發展版圖

在上海舉辦的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今年首次設立兩岸展區及論壇,大陸國台辦副主任趙世通27日在「兩岸AI融合發展創新論壇」表示,兩岸在AI領域交流互鑒融合發展,有助於雙方攜手突破技術瓶頸,共同提升在全球AI發展版圖中的競爭力。 世界AI大會舉辦8屆以來,首次有兩岸專題。27日上午舉行的「兩岸AI融合發展創新論壇」由國台辦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台灣電電公會、上海市AI行業協會、清華大學兩岸發展研究院協辦。約150人參與論壇。 趙世通致詞時表示,今年上半年大陸AI核心產業規模接近人民幣6,000億元,累計培育400多家領域的小巨人企業。大陸AI的蓬勃發展,兩岸在科技創新領域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礎和顯著的互補優勢,在此背景下,以此次論壇召開為契機,大力推動兩岸AI領域融合創新發展,充滿無限可能。 針對兩岸AI融合發展,趙世通提出四點意見: 一、要深化兩岸科技交流,他指出,大陸在市場規模、場景應用、數據資源和基礎研究投入等方面優勢明顯,台灣在半導體、精密製造、電子資訊等領域具有獨特優勢,兩岸在AI領域交流互鑒融合發展,有助於雙方攜手突破技術瓶頸,共同提升在全球AI發展版圖中的競爭力; 二、要推動兩岸產業升級。趙世通說,兩岸產業界應率先攜手,共同探索AI在智慧製造、生物醫藥、金融科技、文化創意等各領域深度融合應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供應鏈; 三、兩岸要依託AI共同開發提供覆蓋醫療、健康、育兒、養老等民生領域的更智慧更普惠的解決方案,讓科技進步成果更好惠及兩岸民眾; 四、要促進兩岸青年相知相親。趙世通表示,AI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AI必將為兩岸青年共同學習、共同創業、共同奮鬥的新天地。 趙世通表示,大陸將持續完善支持台胞台企發展的政策體系,著力優化發展環境,加大要素支持,強化服務保障,推動創新發展,強化兩岸產業鏈供應鏈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