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 11 月

財經

財經

股神巴菲特滿手現金 飆至3817億美元創新高

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第3季現金儲備飆升至3817億美元(台幣11.7兆元),創下新紀錄。而執行長巴菲特在此期間凈賣出了股票。根據周六公布的文件顯示,巴菲特拋售價值61億美元(台幣1877億元)的股票。外媒Investopedia報道指出,波克夏海瑟威創紀錄的現金儲備可能表明,巴菲特正在等待合適的買入時機。投資人認為持有現金和國債收益不大。相反,該公司正在獲得低風險收益,同時可能在等待股市中出現更好的投資機會。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波克夏海瑟威並未宣布股票回購計劃。這是自巴菲特2018年獲得擴大股票回購許可權以來,最長的未回購期之一。公司通常會在認為股票被低估時進行回購。根據波克夏海瑟威周六發布的第3季財報,該公司的現金儲備再創新高。第3季營業利潤為135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01億美元和上一季的112億美元。利潤成長主要歸功於保險收入的激增。波克夏海瑟威現金及等價物持有量增至381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波克夏海瑟威是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股價也位居前列。由於備受尊敬的執行長巴菲特即將於年底退休,投資者正密切關注著這家公司。該集團的現金儲備在第2季小幅下降至3244億美元後再次回升。波克夏海瑟威的大部分現金儲備都投資於短期國債。...
財經

頂級經濟學家警告:它將取代黃金寶座

  頂級經濟學家亨里克·澤伯格(Henrik Zeberg)表示,比特幣可能即將迎來一波強勁的上漲行情,隨著投資者將資金轉向這種最大的加密貨幣,這可能會暫時讓黃金失去「王座」。  澤伯格的技術分析表明,比特幣與黃金的比率有望出現拋物線式上漲,在觸及主要頂部之前大幅攀升,這一走勢可能會讓黃金多頭在短期內蒙受損失。  在10月27日發表於X平台的一篇文章中,澤伯格的分析指出,比特幣相對於黃金的強勢正在形成一個延伸的艾略特波浪形態,目前似乎正進入一個多年周期中的第五浪,也是最後一浪。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  這種模式表明,比特幣在未來幾周內可能會大幅跑贏黃金,將比特幣/黃金比率推向1.618斐波那契延展位,該水平歷來與市場狂熱和疲軟相關。  為此,比特幣相對於黃金的價值預計將飆升至長期上升通道的上邊界附近,該區域位於70-75附近。這一區域與主要的斐波那契擴展位重合,也是澤伯格預測的「比特幣頂部」水平。  一旦達到這一水平,這位經濟學家預計該比率將急劇反轉,這可能預示著比特幣將進入新一輪疲軟階段,而黃金將重新佔據主導地位。  另一方面,相對強弱指數(RSI)仍處於更廣泛的下降趨勢中,表明任何短期反彈都可能只是大幅回調前的最後一波。  歷史上,類似的背離曾預示著關鍵的轉折點,包括比特幣在2021年和2024年年中的峰值。  (比特幣兌黃金比率圖表 來源:TradingView)  短期風險偏好加密貨幣  澤伯格預計,這一趨勢將在短期「風險偏好」階段展開,加密貨幣將受益,隨後市場將迅速逆轉,黃金將隨著市場回歸「風險規避」環境而重獲強勢。  事實上,這一預測出台之際,正值加密貨幣和黃金近幾個交易日均出現波動。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一度跌破11萬美...
財經

中國教授利用專業「收廢品」,年入300億

前段時間,特斯拉高管承諾將90%的退役電池循環再利用,一夕之間,「廢舊電池」成為新能源產業鏈上的香餑餑。然而,在回收電子廢物這條道路上,特斯拉只能算後來者。早在20多年前,就有位來自湖南的大學教授,一頭扎進垃圾堆,從「破爛王」到掌控「移動礦主」的商業大鱷,締造了一家年營收超330億的世界級企業。他就是格林美創始人許開華。                                                                   許開華教授一夜之間變「丐幫幫主」傳統汽車領域,合肥工業大學人才輩出;而新能源領域也有自己的「黃埔軍校」,那就是中南大學。全國鋰電池企業中,有70%的研發人員都出自中南大學。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鵬輝能源夏信德、容百科技白厚善等一眾新能源汽車大佬,皆畢業於中南大學,許開華同樣也是。但相同的出處,不同的軌跡,有人35歲將比亞迪鋰電池賣到全球第四,而有人35歲卻剛剛開始「撿垃圾」。1981年,年僅15歲的許開華考入中南礦冶大學(中南大學前身),少年英才可謂引人艷羨,畢業後更是直接留校,一路從講師晉陞為教授。才華、名校、編製……生活之於許開華來說是場順風順水局。1999年,他按照計劃前往日本東京參加訪問學者,沒想到的是,這一去就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在那次研討會上,日本東京大學教授、生態環境材料專家的「地球極限論」如一一記重鎚敲在了許開華的心頭。「如果人類不建立資源循環體系,那麼未來的城市將被垃圾淹沒。」...
財經

孫宏斌與王健林說法一致

近兩年來,全國房價一路下跌,過去那種買房就能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隨著時間的推進,現在人們又產生了新的疑問,房價跌到底了沒有?再過五年,房價又會是什麼情況?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孫宏斌和王健林的預測回溯起來,房地產的 「黃金時代」 其實離我們並不遠。上世紀 80 年代,國家開始推行住房商品化改革,這可真是給老百姓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以前都是單位分房,後來能自己選房子買,房產第一次成了普通人家能拿到手的資產。那些早年敢於嘗試、勇於 「吃螃蟹」 的人,後來都成為了改革紅利的最大受益者。某縣城居民王大爺便是典型例子。上世紀 90 年代初,他花兩萬多塊錢在縣城中心買了一套老破小,當時身邊人都笑話他 「腦子發熱」。可誰能想到,十幾年後這套房子拆遷,直接換了兩套新房,還補了幾十萬現金,一家人的生活水平一下就提上去了。不光是小縣城,大城市裡更是如此。那些在浦東開發初期、北京通州規劃落地前就買房的人,幾乎都靠著房子實現了階層跨越,從普通工薪家庭變成了家境殷實的 「有產者」。當時的房地產市場,就像一列開足了馬力的火車,只要能擠上車,就能跟著分一杯羹。「閉著眼睛買房都能賺差價」,這句話在當時可不是誇張,而是實打實的現實。可熱鬧背後,隱患早就悄悄埋下了。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了,雖然當時靠著政策扶持,行業很快就緩了過來,但有兩位大佬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對勁。孫宏斌在融創的內部會議上反覆強調:「市場下行的時候,過高的融資槓桿可能會讓企業萬劫不復。」王健林的態度更直接,他公開表示:「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連續繁榮五十年,房地產的紅利期總有盡頭。」沒多久,萬達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 「輕資產轉型」,把手裡的大量文旅項目和酒店打包出售,當時還引發了不少爭議,...
財經

為何泡沫能在眾目睽睽之下繼續膨脹?

  市場普遍認為AI估值過高,但歷史和金融理論表明,在廣泛警告聲中,投機泡沫仍能繼續膨脹。當年的互聯網泡沫就是一個例子。  現在人人都在談論著人工智慧(AI)泡沫。但在多頭看來,這恰恰證明不存在AI泡沫這回事。這種觀點認為,如果人們真的相信價格被嚴重高估,他們就會拋售,泡沫就會破裂。如果人人都知道是泡沫,那怎麼還會有泡沫呢?  我天生喜歡唱反調,所以我喜歡這個想法。當我與大眾為伍時,會感到不安。但認為泡沫在普遍的警告聲中不可能繼續膨脹,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歷史能證明這一點,心理學和金融理論也解釋了其中的原因。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  互聯網泡沫時代提供了一個最明顯的例子,說明泡沫如何在指責其過度膨脹的呼聲中繼續膨脹。我猜,一些鐵杆人士那時可能真的認為,在公司名稱後加上「.com」就能讓其股價在接下來的一周半時間內平均上漲74%,或者認為通過衡量每網路點擊價格來為公司估值真的合理。  但當時不乏「泡沫正在形成」的強烈警告。本報在1999年充斥著各種文章,將許多收入為零的互聯網公司股票的暴漲與鬱金香狂熱和南海泡沫相提並論。大型基金經理關於投機泡沫的警告也頻頻被引用。然而,互聯網股票仍然持續上漲,直到漲勢戛然而止。  原因是,許多人購買股票不是因為他們認為公司前景良好,或者點擊量有朝一日會轉化為收入,而是因為他們看到朋友發了財,自己也想從股市中分一杯羹。  金融危機史方面的偉大歷史學家查爾斯·金德爾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精闢地總結道:「沒有什麼比看到朋友發財更能擾亂一個人的幸福感和判斷力了。」1999年,任何在互聯網公司IPO中獲得新股配售的人都立即賺了大錢。根據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
財經

中國股市 越簡單的方法越賺錢

寒武紀隔夜暴賺3萬,德明利落袋8716元——這是短線高手「愛玩短線的小悅悅」在2025年10月23日的交易戰績。然而在驚人收益的背後,卻是大多數散戶難以擺脫的「買在高點,賣在低點」的惡性循環。在A股市場里,散戶們常常陷入這樣的困境:面對上千隻股票無從下手,耗費數周研究一家公司,好不容易選中一隻,卻擔心它大跌讓前期努力白費。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市場熱點快速輪動,今天AI、明天新能源,追漲殺跌的結果往往是深套其中。然而投資真的需要如此複雜嗎?那些在股市中穩定盈利的投資者,恰恰是找到了簡單卻有效的投資方法。他們明白,在股市中,往往不是技巧越複雜就越賺錢,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簡單方法,並持之以恆。01 簡單投資,為何在股市中更有效?在資本市場里,比起精準找到牛股,更難的是避開「暴跌陷阱」。很多人明明選對了資產,卻因為在市場狂熱時跟風追高,又在恐慌下跌時割肉離場,最終讓本金大幅縮水。複雜的投資策略往往意味著更多的決策點和更高的出錯概率。就像投資界常說的——你越努力,交易越頻繁,收益卻不一定越高。有數據顯示,2025年A股市場震蕩起伏,很多散戶在追漲殺跌中反覆被套。而一位採用「333炒股法」的投資者,卻全年斬獲120萬收益,實現35%的年化回報,關鍵是全程不用盯盤,每天花10分鐘打理即可。他的核心邏輯是「用規則替代感覺」,通過科學的倉位管理和標的篩選,把投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範圍。投資的簡單之道,在於認識到市場的不可預測性,放棄對複雜指標的追逐,轉而關注那些真正能夠控制的因素——風險控制、資金管理和投資紀律。02 哪種簡單股票,能讓普通人賺到錢?在眾多的投資選擇中,究竟哪一種股票符合「簡單有效」的原則呢?答案就是——指數基金ETF。ETF,全稱交...
財經

巨頭確認最大規模裁員 鼓勵3萬人自願離職

梅賽德斯-賓士近日正在實施其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計劃。今年4月,根據德國《Handelsblatt》報道,梅賽德斯-賓士啟動「自願遣散計劃」的裁員風暴。賓士CEO奧拉·卡列尼烏斯當時表示,通過提供豐厚的遣散費,公司期望能夠鼓勵約3萬名員工自願離職。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該計劃涵蓋了多個層面的員工,入門級員工獲得與任期掛鉤的基本遣散費,而管理職位則受益於放大薪酬的乘數。例如,服務15年的董事可能有資格獲得30萬歐元,而副總裁可能達到50萬歐元(約400多萬元人民幣)的上限。此外,還採取了階梯方案,工齡每增加一年,補償金額將遞增15%。據報道,目前已經有大約4000名員工通過「自願遣散計劃」離職。賓士公司預計到2027年每年將節省約50億歐元,這主要來自這項自願遣散計劃。這些資金將重新用於電動汽車(EV)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記者就具體的離職人數向賓士德國總部發送採訪郵件。截至記者發稿,賓士總部尚未對此作出回應。...
財經

前白宮顧問擔任波音中國區總裁 會說普通話

波音周四(10月23日)任命能說一口流利普通話的前白宮顧問陸一鳴(Landon Loomis)為該公司中國區總裁,以接替退休的柳青。綜合媒體報道,陸一鳴的任命,凸顯波音試圖以一位精通中文、且熟悉華府高層政治的領導人,來應對這複雜且充滿不確定性的中美市場。陸一鳴在航空、外交和國際政策領域擁有深厚資歷。他精通英語、普通話、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四種語言,並曾在亞洲、拉丁美洲和東歐等十個國家生活和工作過。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陸一鳴於2019年加入波音前,曾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擔任航空事務專員五年,負責監督航空事務組合及其它專案,這使他對中國航空市場的監管環境和主要參與者有著透徹的理解。之後他又擔任前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的特別顧問兩年多。他也曾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擔任政策顧問,專註於貿易法規事務。他將繼續擔任波音全球政策副總裁一職,同時在北京辦公室負責日常營運、策略制定和高層政府關係。波音全球集團總裁布倫丹‧尼爾森(Brendan Nelson)強調:「陸一鳴深厚的行業和政府經驗,加上多年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的經歷,將進一步鞏固我們在這裡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和業務。」2024年11月21日,加州洛杉磯,一架波音客機從洛杉磯機場起飛。2025年10月23日,美中貿易緊張關係持續之際,波音任命能說一口流利普通話的前白宮顧問陸一鳴(Landon Loomis)為該公司中國區總裁。(John Fredricks/The Epoch Times)作為美國頂級出口商,波音一直處於中美貿易緊張關係的交火之中。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總統川普曾警告要切斷波音飛機零件出口,作為美國對北京收緊稀土礦物出口限制的回應。中方...
財經

外資狂撤170億美元 這國股市崩了

170 億美元 —— 截至 2025 年 10 月 27 日,這是外國投資者今年從印度股市撤出的總額。就在 2023 年,全年凈流入還高達 200 億美元。短短兩年,從 「熱錢湧入」 到 「資本出逃」,印度不僅成了亞洲外資流出最嚴重的市場,更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信任危機。更值得警惕的是,2025 財年(自 2025 年 4 月起)凈外國直接投資(FDI)僅 3.53 億美元,同比暴跌 96.5%,創下歷史最低紀錄。這絕非周期性回調,而是一場系統性的信心崩塌。資本撤離不是波動,而是潰退。這波撤資潮早在 2024 年 10 月就已初現端倪 —— 單月外資流出超 100 億美元,直接導致印度股市市值蒸發約 1 萬億美元,規模堪比中等經濟體股市總量。進入 2025 年,趨勢加速惡化:第一季度外資撤出 90 億美元,雖較原文表述修正,但仍反映撤離力度。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8 月前兩周,拋售再度升級,外國投資者凈賣出近 2100 億盧比(約合 25 億美元)的印度股票。2025 財年頭幾個月的 FDI 進一步萎縮至 3500 萬美元,同比跌幅高達 98%。從資金來源看,2025 年 7 月以來,美國基金撤資 10 億美元,盧森堡基金撤出 7.65 億美元,日本投資者減持 3.65 億美元。與此同時,印度在全球新興市場基金中的配置比例降至 16.7%,為 2023 年 11 月以來最低;反觀中國,份額升至 28.8%,成為最大受益者,資本用腳投票的方向清晰無疑。高估值故事難以為繼,風險卻持續飆升。表面看是市場情緒波動,實則內外交困。外部衝擊首當其衝:美國對部分印度出口商品加征高達 50% 的關稅,直接打擊印度 IT 服務和製造業的傳統優勢,疊...
財經

為什麼輸家會輸?羅伯特清崎揭關鍵

理財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認為,輸家之所以淪為輸家,是因為他們活在「恐懼」的情緒里且抗壓性低,認為唯有克服恐懼提升情商,才能翻轉人生。羅伯特清崎周三(26日)在社交平台X發文指出,他向一位朋友展示他的Coinbase帳戶,並說明幾年前這個帳戶有多慘,幾乎沒什麼錢。但現在不一樣了,這個帳戶里已經有好幾百萬美元的比特幣,且比特幣今年可能還會再漲1倍,甚至衝到20萬美元。羅伯特清崎稱,雖然他Coinbase帳上已經有好幾百萬美元的比特幣,但他的朋友只注意到他的帳戶「虧損」了幾十萬美元,完全看不到那幾百萬的收益。羅伯特清崎認為,這種心理與情緒上的差異,就是富人、窮人與中產階級之間的關鍵區別,也就是所謂的情緒智商(EQ)。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羅伯特清崎稱,簡單來說,窮人與中產階級之所以貧窮,是因為他們「害怕失去」勝過「渴望贏得」,輸家EQ低,他們活在一種叫做「恐懼」的情緒里。而富人則明白,恐懼與貪婪都是人性的一部分,他們懂得尊重並管理這2種情商特質。羅伯特清崎表示,情商比智商(IQ)的力量更大,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像他的窮爸爸一樣)最後依然貧窮。羅伯特清崎稱,在金錢的世界裡,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輸家更害怕失去,而不是渴望致富。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老師依然很窮,因為他們智商高,但情商低。文章最後,羅伯特清崎表示,若想要富有又快樂,那就必須擁有高 EQ,而這意味著你要足夠聰明,聰明到能夠「掌控」你的貪婪與恐懼。理財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圖右)認為,輸家之所以淪為輸家,是因為他們活在「恐懼」的情緒里且抗壓性低。(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