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財經

全時再遇「生死劫」 京津門店月底全關
財經

全時再遇「生死劫」 京津門店月底全關

全時再遇「生死劫」 京津門店月底全關 便利店市場正值利好,全時卻將遭遇「二次死亡」考驗。北京商報記者5月10日獲悉,繼全時在天津大規模關店後,北京地區門店也將在5月底全部撤出,全時供應商已接到「暫停供貨」的通知。而此時,距離新東家山海藍圖接盤還不足一年半。在行業唏噓之餘,專家也提示,便利店的高門檻,並不是所有投資者都能駕馭。 退出京津市場 一度是北京便利店霸主的全時,如今卻面臨「二次死亡」。5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繼4月底天津大規模關店後,全時北京門店也將在5月底全部撤店。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多家全時門店看到,門店仍在運營,店內尚未出現清倉甩貨現象。一家門店的工作人員對記者透露:「今天接到通知,由於母公司資金鏈斷裂,京津區域內所有全時門店將全部撤店。」 根據上述店員的說法,北京的全時門店最遲堅持到5月底,月底前幾天會將未銷售出的商品做促銷處理。 目前,全時天津區域內的門店已經出現大規模關店。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美團、餓了么等線上平台查詢發現,全時便利店位於天津的多家門店顯示「休息中」。其中頁面顯示,有消費者4月25日曾留言表示:位於河西區利民道珠波里的一家全時門店清理完商品後已經搬空,並貼出「暫停營業」的字樣。 北京商報記者搜索全時官方微信公眾號發現,「天津Ourhours全時便利店」已經搜索不到,「北京Ourhours全時便利店」仍在運營。記者就天津大規模關店問題向全時方面求證,對方並未予以否認,但也未透露更多信息。 在得知北京也將全面撤店的消息後,北京商報記者再次向全時方面求證,對方仍表示不清楚,暫無具體回應。 不過,有相關知情人士卻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全時便利店已在近期通知此前合作的供應商,暫停繼續向其供貨。由於此前合作還未到貨款賬期,全時也並未給供應商結算貨款。 公開資料顯示,全時便利店曾是北...
套利15.6億港元 海底撈創始人「鋪路」離場
財經

套利15.6億港元 海底撈創始人「鋪路」離場

不久前海底撈內部信選拔「接班人」時,就有人解讀為創始人張勇及其團隊在鋪墊獲利撤出。從5月7日海底撈發布的股東配售公告來看,張勇夫妻、執行董事施永宏夫妻將套現15.6億港元。這意味著,獲利退休計劃已正式開啟。5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聯繫到海底撈方面,對於套現行為,海底撈稱對公司經營沒有影響,並解釋為是「公益上的計劃和安排」。 據海底撈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2020年5月6日,海底撈股東SP NP Ltd.及LHY NP Ltd.擬以每股33.2港元的價格配售4700萬股股份,占公司已發行股本0.89%。配售計劃於2020年5月11日上午9時完成。配售完成後,張勇、ZY NP Ltd、舒萍、SP NP Ltd.以及NP United Holding Ltd.將繼續為海底撈公司的控股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SP NP Ltd.以及LHY NP Ltd.為海底撈創始人團隊的各自持股通道。其中,SP NP Ltd.權益由張勇的妻子舒萍擁有,LHY NP Ltd.權益由公司施永宏及其妻子李海燕擁有。 有消息稱,經過此次配售,張勇夫婦及「二把手」施永宏夫婦將套現15.6億港元。而在行業內看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針對這則公告,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股東配售對增加海底撈在資本市場的流動性能夠產生一定的作用。股東配售的總量小,不代表公司基本面的變化,更不是對未來有不同的預期,公司經營不受任何影響。 另據海底撈公司對北京商報記者透露,股東個人在社會公益事業等方面,有一些資金上的計劃和安排。對方提供的信息顯示,今年1月21日,張勇在成都與簡陽市簽署協議,個人向家鄉捐贈1億元人民幣以提升家鄉醫療機構的基礎醫療設施,資金在下半年到位。 距離這則公告不到兩周之前,海底撈曾發布自願公告,宣布了未來10-15年的領導人才接班選拔計劃,意在為高級管理團隊遠期退休...
順豐推出「豐食」試水企業外賣 分羹外賣市場仍有待考驗
自由廣場, 財經

順豐推出「豐食」試水企業外賣 分羹外賣市場仍有待考驗

中國網財經5月11日訊(見習記者賈玉靜 記者陳瓊)近日,順豐同城上線「豐食」外賣小程序平台,面向企業員工市場提供送餐服務。截至目前,豐食已上線近三個月,仍處於試運行階段。 2月20日,豐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應運而生。為了降低點餐、送餐期間的感染風險同時滿足員工用餐需求,順豐同城一站聯合騰訊企業微信、微信支付、餐道、款易、順豐同城急送共同推出豐食,為企業提供集體預約點餐、集中配送,無接觸安全送餐服務,旨在有效解決疫情期間企業員工就餐難、就餐安全保障等問題。 中國網財經記者搜索微信小程序「豐食」發現,外賣下單服務已開通,堂食點餐暫未上線。除了企業用戶,個人用戶也可以在豐食下單。 相比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台,豐食的訂餐界面較為簡潔,僅設有外賣、堂食的訂單通道以及商戶、企業的「招商」信息兩個板塊。小程序顯示,豐食目前已有德克士、必勝客、吉野家、和府撈麵等52家大牌入駐,暫無滿減、紅包等優惠活動。 據財報披露,順豐同城業務自2016年起步,2019年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9.52億元,同比增長96.12%,遠高於行業平均增速,但在順豐集團內的總營收佔比僅為1.74%。 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髮現,近年來,順豐推出過智能快遞櫃豐巢、網購服務社區店嘿客、順豐優選等業務,其中大多都是「賠錢生意」。此次順豐能否通過豐食業務在外賣市場分一杯羹,仍有待時間考驗。...
宋清輝:資本堆積不出企業核心競爭力
財經

宋清輝:資本堆積不出企業核心競爭力

4月26日,樂視網發布了2019年年報,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僅為4.9億元,凈利潤虧損高達112.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因樂視網2018年年末經審計的凈資產為負值,樂視網股票已於2019年5月13日被深交所暫停上市。且根據規定暫停上市後企業首個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深交所有權在年報發布的15個工作日內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如今2019年年報數據公布,樂視網虧損持續,這位曾經市值一度衝破千億元大關的「創業板一哥」恐怕要和創業板說再見了。對於2019年業績虧損的原因,樂視網稱,受流動性風波與大股東違規對外擔保影響,外界的社會輿論對公司體系聲譽和信用度造成較大影響,導致公司業務萎縮,經營受損。   樂視網的退市在即,牽動的還有28萬普通投資者,企業經營不善,誰又該對投資者負責?   從曾經獨掌高光時刻的1526.57億元總市值,到如今面臨黯然退市,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賈式故事時代」終結,樂視網「神話」正式破滅。導致這個曾估值上千億的公司面臨如今的局面,源於當初其步子邁得太大,在樂視網沒有明顯盈利的狀況下貿然進軍手機、體育、汽車、互聯網金融等七大領域,最終不得不走向「幻滅」。究其根源,其問題在於沒有核心競爭力,完全是靠巨額的資本「堆積」而來。這種前期資本支出過高的經營行為,必然會導致後期形成大量不良資產等諸多問題,進而致使這些不良資產變成資產浪費和損失,最終帶來的惡果就是公司償還能力、盈利能力急速下降,資金鏈困境始終無法解決,致使企業無法發展。從投資角度來看,就是企業不再具有投資價值。   我認為,一個企業要想在市場上面獲得商業成功,必須要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諸如蘋果、谷歌、微軟、華為等這些知名企業,哪一個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產品而言,蘋果的硬體產品與樂視的硬體產品雖然都出自代工廠之手,但蘋果的晶元與操作系統是自己獨有的,這就是核心競爭力。所謂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