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背後有何玄機?

 

中國吉利公司生產的Omoda 5型電動汽車在義大利米蘭展出. (2024年7月4日)

經過長達一年的反補貼調查,歐盟於10月29日宣布將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稅率從10%大幅提升到最高45.3%。新稅率定於10月31日生效。觀察人士判斷,此舉對歐盟消費者影響有限,但北京料將對依賴中國市場的歐盟出口商採取報復措施。

為何在此時宣布?

與美國和加拿大直接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關稅不同,從2023年9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到如今正式宣布加征關稅,雙方歷經多輪博弈。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對電動汽車出口商的補貼扭曲了市場價格,構成不公平競爭。北京譴責歐盟的「貿易保護主義」,並對從歐盟進口的豬肉、乳製品和白蘭地等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

在原定9月25日的關稅案表決前夕,一些歐盟某些成員國立場出現動搖,表決推遲舉行。當時有消息稱,最初加征35%以上關稅的計劃可能降至20%以下。

在10月4日的最終表決中,德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和馬爾他等國投票反對,但未能達成否決該案所需的多數。與此同時,歐盟繼續與中方進行談判。

歐盟於10月29日宣布的加稅計劃與最初關稅提案差別不大,即在10%的汽車進口標準關稅基礎上,對在中國生產的不同車企電動汽車分別加征關稅,稅率從7.8%(特斯拉)到35.3%(中國上汽集團)不等。

義大利漢學家弗朗西斯科·郗仕(Francesco Sisci)認為,此次加征關稅的時機可能跟歐洲汽車製造業所面臨的困境有關。

他向美國之音表示:「就在宣布加征關稅的幾個小時前,大眾汽車公司表示將關閉位於德國的工廠,這是80多年來的首次。大眾汽車是德國重要的經濟引擎,而德國又是歐盟經濟的火車頭。如果德國經濟垮台,歐盟就會不復存在。因此,關稅是歐洲陷入困境時建立起的第一道防線。」

關稅有何影響?

觀察人士指出,關稅的直接影響僅限於極少數考慮購買中國電動汽車的歐洲人。大多數普通歐洲消費者不會受到影響,而且對此無動於衷。

美國之音記者隨機採訪到的幾位歐盟消費者表示,沒有聽說這則新聞,也不認為這會對他們的日常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一位旅居奧地利的羅馬尼亞消費者表示:「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對俄制裁措施導致歐洲的雞蛋、番茄、豬肉等日常商品價格顯著上漲,引發中低收入群體不滿。但中國電動汽車漲價,跟絕大多數人都沒什麼關係,只會影響正在考慮購買電動汽車者的消費選擇。」

比利時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高級研究員、西班牙經濟學家艾西亞·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Herrero)判斷,即便加征關稅,中國電動車企也可能選擇不漲價。

她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的利潤是在中國市場的兩至三倍,因此關稅不太可能傳導到消費端。中國電動汽車存在巨大的過剩產能,不可能在國內消費掉,而且歐洲市場似乎傾向於混合動力汽車,中國電動汽車銷量不如預期。這些都會使得中國電動車企保持目前的價位。」

不過,依賴中國市場的歐洲出口商料將面臨中國可能採取的報復措施。此前,針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調查,中國對白蘭地、乳製品和豬肉等歐盟產品展開了調查。

外界判斷,調查結果不取決於中國對上述歐盟產品的調查本身,而取決於歐盟是否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加征多少關稅以及能否以其他方式達成妥協。

歐盟表示,新稅率生效後,將繼續與中方就價格承諾進行談判,但具體方案還在規劃之中。中國商務部表示,雙方「技術團隊」正在進行新一輪磋商。

經濟競爭與制度對抗

郗仕表示:「對歐盟而言,俄烏戰爭和以哈戰爭無疑是危險的,但是來自中國的產業和經濟挑戰可能更具生存威脅。」

他說,這種威脅不在於地緣軍事衝突,而在於一旦歐洲汽車製造業在與中國製造的競爭中崩潰,「大規模失業的陰影、備受珍視的福利國家的解體就會在歐洲變成現實。」

德語區某高校社會科學專業博士生小向(化名)引用「低人權優勢」概念,解釋了中國出口導向型製造業的競爭力從何而來。

他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國現在的『新三樣』跟二十年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初的『老三樣』沒有本質區別。當時,中國血汗工廠製造的紡織品等就引發了『中國衝擊』。中國不允許獨立工會和非政府組織,工人沒有議價能力,甚至存在童工和強迫勞動,超時工作普遍存在……如果要『比爛』,要『向下競爭』,要比誰『卷』得更厲害,歐洲當然競爭不過。」

他說,歐洲和中國在發展模式上的區別在於,「在歐洲模式中,人是目的,發展是手段;在中國模式中,發展是目的,人是手段。」

郗仕希望「中國了解它(發展模式)所引發的威脅,否則它與歐盟的關係很快就會每況愈下。」

他說:「與美國不同,歐洲並沒有真正的心理或其他準備來應對中國的挑戰。過去幾十年,美國國內有關中國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而歐洲現在才突然醒悟過來,剛剛開始做出反應。」

埃雷羅警告,歐盟可能在對中國電動汽車征加關稅之後,還會對傳統晶元、高速鐵路等其他中國產品進行反補貼調查和征加關稅。

 

本文來源: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