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 8 月

日經:北京防範習擴權 地方聞風跟進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自從2012年掌權以來,陸續在中央層級設立了許多委員會和領導小組,看似是推動重要政策協調,強化施政效率的手段,但由於此類小組領導人皆是由習近平兼任,因此實際上被外界視為是其擴權專政的工具。

但在今年6月30日中共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名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規範之後,長期觀察北京政局的日經亞洲資深撰稿人中澤克二認為,目前中共內部似乎正開始對習近平過於集權的情形展開壓制,且由包括浙江、上海、山東等具標誌性地位的地方政府組織,隨即開始「學習」該條例內容的情況看來,地方對於北京的風吹草動甚為敏感, 因此未來中國政治結構恐將有所變化。

根據中澤克二所撰寫的專文,中共政治局在6月30日召開的會議,是自從今年4月以來的首度集會,且中國官媒在報道中,明確指出主要議程便是審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其目的則是在「規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的設立、職責和運行」,同時強調有關協調機構應做到「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似乎對習近平攬權行為具有針對性,但相關報道中或是有關部門並未對該條例內容或細節有所揭露。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根據熟知中國政經情勢的消息人士透露,早在6月上旬開始,中國地方高層似乎就開始嗅出北京的風向有變,且包括與習近平關係匪淺的浙江、上海等地都開始跟進,這樣的發展格外令人關注。 其中,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會於本月15日召開會議,由省委書記王浩主持政治局《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的學習會,更針對該條例進行補充說明,強調中央的決策、審議與協調機制必須精簡規範,立下黨內體制運作的界線。

專文指出,在習近平於2012年掌權之後,中共內部組織的權威地位不斷獲得提升,使其具有干預政府人士、預算在內等重要政策的能力,也因此使得國務院遭到架空,隨後部分黨政機構也實施整合,國務院旗下的新聞辦公室,更於2014年被併入中共中央宣傳部(簡稱中宣部),使黨政不分的情形更趨明顯。

分析人士認為中共近期已開始著手壓制習近平擴權手段,且在北京風行草偃的效應之下,未來中國權力結構將會有所變化。 (資料照片/美聯社)

分析人士認為中共近期已開始著手壓制習近平擴權手段,且在北京風行草偃的效應之下,未來中國權力結構將會有所變化。 (資料照片/美聯社)

此外,在中央部會的整並浪潮下,以中共黨內體製為本的原則早已延伸至各省級單位,使地方政府面臨組織調整與行政權力遭架空的壓力,如今,政治局集體提出新條例的手段,便是北京高層希望扭轉局面的舉措。 專文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的24名委員之中,除了1人之外,包括習近平在內的7名常委等23人都出席了6月30日的會議,且由於可能決定重大路線的北戴河會議,以及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也將陸續在8月,以及年底之前舉行,因此,中澤克二認為北京權力架構,有可能出現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