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3 8 月

停不下的「內卷」,誰之過?

你願意「內卷」嗎?對多數人來說,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內卷」已超越一般語境下的競爭,甚至讓努力與創新失去了應有的收益。但事與願違,從個人到企業再到產業,「內卷」正在一次又一次上演。

近期,多次中央級會議指出,要防止、綜合整治「內卷式」惡性競爭,反不正當競爭法也於近期修訂通過。然而,在此之前,「內卷式」競爭為何停不下來?7月19日,多位企業家與經濟學家做客央視財經《對話》欄目,《每日經濟新聞》總編輯梁現瑞受邀參與對話,共同追問這一時代命題與系統困境。

破「內卷」,要靠企業創新之刃,也離不開政府治理的完善。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表示,企業應轉變發展理念,更好地為用戶創造價值;對政府來說,在高質量發展階段,政策法規和監管環境也要進行改善和提升,政企協同才能解決「內卷」問題。

停不下的「內卷」:供給過剩還是需求不足?

如果要問當下最嚴重的「內卷」在哪裡,光伏行業恐怕「不遑多讓」。

作為國家的戰略新興產業,國內光伏行業的專利數量、產業水平、市場佔有率均全球領先,但行業卻陷入嚴重的「內卷」式競爭。2024年,行業主產業鏈企業整體虧損超600億元,且至今難以靠市場行為走出「內卷」困境。

高紀凡坦言,這些年行業「卷」成本、「卷」技術、「卷」市場,所有的進步看起來都有用,但並沒有給企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你『卷』得越快,實際上利潤空間壓縮得越嚴重,甚至進入虧損的速度也越快。」

高紀凡 圖片來源:《對話》欄目供圖

企業與個體宛如在滾輪中奔跑的倉鼠,步履不停,卻困於原地。

是需求不足嗎?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姚洋認為,在經濟高速增長、需求旺盛的時期,不會產生「內卷」問題。「但這兩年,大家看不清未來,就不去消費,大家不消費,企業只好打『價格戰』。」

與此同時,伴隨消費減少、儲蓄增多,市場上用於投資的資金也隨之增長。「如果我們的資本市場運轉得並不是太有效,大家就會把這些錢投到比較成熟的行業上去。」姚洋表示,這會進而形成一種向下的循環。

還是供給過剩?「只要有一個人創造出一個新的行業需求,馬上就有『千軍萬馬』跟進,從一個供給短缺的行業變成了一個供過於求的行業。」高紀凡說。以光伏行業為例,目前業內的總產能已超出需求一倍,儘管業內在協同減產方面曾有過嘗試,但價格出現上漲苗頭後,原先的協議又無法有效執行。

抑或是資源錯配?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萬喆分析道,如果一家企業沒有創新能力,一直打「價格戰」,一定會被出清,行業出清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產能過剩。但現在,應該出清的部分沒有出清,企業創新也未能有效提高產品附加值,意味著一些資源配置被干擾了。可能存在不當補貼,或者不當競爭,企業創新沒有得到足夠保護。

答案已經逐漸拼湊出來,「內卷」顯然存在系統性成因。

「『內卷』已經不是一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能解決的(問題),是一個系統性的毛病,系統性的毛病想靠一招解決,這是不現實的。」高紀凡表示,「這既是單個企業要去努力的,也是行業要共同努力的,更是國家層面應該盡最大努力破除的。」

如何破「內卷」:政企同發力

對企業而言,要破除「內卷」,出海與創新仍不失為兩條好策略。

「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控股董事長竺兆江分享了公司的出海經驗:「我們應該在有時間紅利的時候進去,但是一定要做出自己的差異化價值,構建壁壘才是王道。」

「市場有需求、會買單,競爭對手不會做或者做了沒用,我們公司能做且能做出比較優勢,如果找到了這三個圈的交集,你就可以不遺餘力地投入。如果你做的事情是可以很快被拷貝(複製)的,就說明這不是壁壘。」竺兆江表示。

竺兆江 圖片來源:《對話》欄目供圖

梁現瑞認為,如果企業創新速度和產品迭代速度足夠快,能夠甩掉跟風者,就無需害怕「內卷」。

不過,僅僅靠出海和創新可能還拿不到「滿分」。

萬喆指出,出海是一種市場性拓展,向上創新是一種質量拓展,「但目前我們正處於轉型升級的當口,不應只著眼於製造業的升級,而是要打開多場景和多商業模式的視野」。例如,在文化輸出、商業模式再造以及服務貿易等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空間尚未打開。

萬喆認為,破「內卷」還要實現理念突破。

一方面,企業治理應從「狼性文化」向共生理念轉型。「狼性文化」意味著,企業在爭奪利潤空間上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但企業和競爭對手、上下游之間也可以和諧相處,甚至可以一起做研發、搞創新,形成新的創新生態。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產業治理中也要從「規模保護」轉向「創新保護」。政府應該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而不是讓其他企業可以隨便應用或者低成本應用,這看起來是保護了整體的工業規模,但其實犧牲了產業創新的未來。

圖片來源:《對話》欄目供圖

近年來,光伏行業專利訴訟頻發。高紀凡坦言,破「內卷」從企業內部來說還是靠創新,但也呼籲政府營造一個更加「讓創新者贏、讓創新者勝」的行業環境。不管是保護知識產權,還是防止劣幣驅逐良幣,這也是中國走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應該全力以赴做的事情。

姚洋也認為,要解決「內卷」問題,政府的責任比企業的責任大。政府要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也要鼓勵大家進行多元化、多方向的競爭,以及改進教育制度,為社會減壓。「事實上,中國已經不是靠『內卷』來推動技術進步的階段了,應該讓整個社會鬆弛下來,才會有更好的創新出現。」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