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0 8 月

釋永信被查背後 佛門與地方利益博弈不息

  金融界7月28日消息挪用侵佔項目資金寺院資產、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少林寺第三十代方丈釋永信被查!

  7月27日,據少林寺官方網站消息,少林寺住持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佔項目資金寺院資產;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

  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有關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此前,釋永信出現在最後一次公開報道中是在2025年7月8日。

  在其被查之前,已經有各種消息不斷傳來,最終27日晚間的通報證實了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據少林寺官網介紹,釋永信,俗名劉應成,生於1965年,安徽潁上人。1981年到少林寺,禮第二十九代方丈釋行正長老為師。1987年,行正長老圓寂,承師衣缽,接任少林寺管委會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務。1999年,榮膺少林寺方丈。1998年7月至今,釋永信當選為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2002年9月至今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一手操盤少林寺27年瘋狂商業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釋永信成為少林寺方丈的27年間,在其一手操盤下,少林寺商業化程度不斷加深,甚至屢遭質疑,而在這一過程中少林寺與地方國資矛盾日益尖銳。

  1998年,在釋永信的推動下,少林寺成立了實業公司,經營起少林禪茶和少林素餅生意;2002年,創辦名為少林書局的出版公司,出版有《少林功夫》等圖書;2007年,成立少林歡喜地有限公司,經營體育用品、文化用品和旅遊紀念品等,同時也在少林寺常住院內經營餐館;2008年5月,一個名為「少林歡喜地」的淘寶店開業,經營佛教用品、武術用品等。

  2008年12月9日,釋永信創辦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他為實際控制人,持股80%。少林資管是少林寺商業化運作重要平台,自1999年以來,累計對外投資公司16家,總額近8000萬元。

  2015年2月,「少林寺將在澳洲建四星酒店和高爾夫球場」等消息引爆國內外網路媒體。據悉,當年2月23日,釋永信親手將一張412萬元澳幣支票,交給了新南威爾士州肖爾海文市長Jaonna,一舉付清了該市政府出售給少林寺的18000畝土地款。彼時媒體報道稱,「時隔9年重啟少林村房產開發項目,該項目除計劃建造一座少林寺澳洲分寺外,還包括一間四星級酒店等設施」。

  2022年4月,少林寺又爆出買地的消息,當時鄭州以掛牌方式出讓了鄭東新區一宗商業、商務用地,最終由河南鐵嵩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競得,價格4.52億元。河南鐵嵩背後是釋永信,其通過少林無形資管控制著河南鐵嵩。隨後,少林寺「進軍房地產」的質疑聲不絕於耳,引發了部分人對佛寺「清心寡欲」原則的質疑。

  隨後釋永信的商業版圖開始收縮。天眼查顯示,目前釋永信名下關聯企業僅剩下10家,其中一半已處於吊銷或註銷狀態,仍正常存續的企業分別為:鄭州市佛教協會、二七區顯聖寺、三門峽市陝州區熊耳山空相寺、滎陽市洞林寺、許昌市魏都區龍化寺,釋永信個人沒有在其中任何一家中任職,僅擔任法人代表。  

  佛門與地方利益博弈不息

  但是,嵩山少林寺與當地國資的矛盾漸漸變的尖銳,特別是在門票分成中。

  成立於1984年的嵩管委,按照河南省和鄭州市的規定,作為登封市政府的派出機構,管理以少林寺景區為核心的嵩山風景名勝區域。近年來,嵩管委與少林寺矛盾接連不斷。早在2005年5月,雙方就因門票問題協商,商定了按照票麵價100元,少林寺分30元的標準。之後6年里,少林寺一直認為嵩管委拖欠門票分成,多次向上反映。

  2011年11月,鄭州市多個部門還因釋永信的反映,成立聯合調查組,負責協調處理此事。最後,登封市政府撥付少林寺1500萬元,了結了從2005年到2010年的舊賬。

  但是雙方矛盾並沒有徹底解決。

  2013年11月,嵩山少林寺向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違約,要求後者支付近5000萬元的門票分成款,以及延遲支付違約金200多萬元。

  少林寺提交的訴狀稱,2009年12月30日,該寺同嵩管委簽訂協議書,約定由嵩管委統一管理嵩山少林寺景區門票的經營業務;按照少林景區票麵價格每人次100元實行分配,少林寺按每人次30元分得門票收入,含常住院、達摩洞、塔林和初祖庵景點,不負擔其他費用;嵩管委將收入按月支付給少林寺。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提到,嵩管委代賣少林寺門票,但並未按照約定及時、足額地支付少林寺應得的門票分成款,並長期拖欠,少林寺財務人員多次上門討要但對方不予理會,已經侵犯了少林僧團的合法利益。

  面對此事,管委會的一位官員反問「少林寺要那麼多錢幹什麼?」佛門與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至今未息。

  少林寺、嵩管委均不滿意

  需要關注的是,自2010年起港中旅的加入使得矛盾尖銳的門票分成並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是出現少林寺、嵩管委、港中旅各方均不滿意的情況。

  2009年12月9日,登封市市長鄭福林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該市與港中旅集團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的有關事宜。根據次日印發的《登封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紀要》顯示,會議將合資公司的名稱確定為「港中旅嵩山少林公司」,註冊資金1億元,主營「旅遊開發投資、文化產業開發、旅遊地產」等業務,「新公司爭取2011年上市」。

  在新組建合資公司的股本結構方面,港中旅以現金入股方式控股51%,登封市政府以實物和現金方式占股49%,合資年限為40年。而廣受爭議的嵩山風景名勝區(含少林寺在內)的門票收入特許經營權「不再進行評估作價」,登封市「通過門票收入分成實現特許經營權價值」。

  港中旅嵩山少林公司擁有獨家管理及經營嵩山風景名勝區轄下的少林景區、中嶽及嵩陽景區門票銷售、代收銷售收入和停車場業務授權。

  但這場合作並未如願的,而是成了少林寺、嵩管委、港中旅的心頭病。

  登封當地曾和少林寺約定門票收入的30%歸少林寺,70%歸政府。少林寺此前曾向媒體表示,這些收入其中70%用於寺院建設,20%用於僧人的生活,10%用來做慈善。但少林寺方面曾多次以各種方式表示對嵩管委拖欠其相關門票收入的不滿,最終告上法庭。

  另一方面,嵩管委與港中旅的合作經營中也感覺「吃了虧」。原嵩管委副主任景水環提到,港中旅表示3年內上市,進行旅遊小鎮開發事宜,每年必須達到3000萬元的利潤。但結果卻是港中旅並未投入多少資金,反倒是每年白白從這嵩山風景區門票收益中分出最大一塊拿走。

  值得注意的是,少林寺這塊金字招牌就為港中旅和登封市政府貢獻了大筆收入。據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2019年,嵩山公司營業收入2.08億元,凈利潤3097.58萬元。

  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嵩山2020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幅下跌,由盈轉虧,最終2020年10月8日,港中旅宣布,擬通過公開掛牌的方式,出售其所持有的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遊有限公司51%股權,以及掛牌時嵩山公司欠香港中旅的全部股東貸款。  

  經過兩次掛牌,2021年1月25日,港中旅發布公告稱,已與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產權交易合同,以2.55億元的價格轉讓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嵩山少林」)51%的股權,正式脫手嵩山少林品牌。最終,嵩山少林另一股東嵩山少林文旅集團決定將收購,收購價為2.55億元。

  在釋永信被查後,少林寺的商業化會走向何方,讓我們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