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管少林寺38年的釋永信被官宣「涉嫌刑事犯罪,正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後,其袈裟下暗藏的「商業帝國」版圖,以及他背後牽涉的政教勾連問題,再度受到外界關注。
少林寺管理處7月27日通報,詳細列舉了釋永信挪用侵佔寺院資產,通姦育子等嚴重問題。
28日,中國佛教協會宣布,決定註銷釋永信的戒牒,取消其僧人身份。
據接近少林寺的人士向財新網透露,今年5月,地方宗教及統戰部門已經派人以少林寺管理處的名義常駐少林寺。
有觀察人士認為,釋永信極有可能是中共高層的白手套。
旅美時政評論員唐靖遠:「在十年前釋永信他被舉報,他當時沒有被抓,有一個重要的背景就是釋永信他和原來江派的常委李長春,他是有比較密切的一個私人關係,李長春可能給他提供了一定的保護傘。也許習近平和李長春他們在幕後可能達成了某些妥協。」
1999年,釋永信升座嵩山少林寺曹洞宗第三十代方丈後,爭議不斷。 在這名「網紅政治和尚」落馬後,他一手打造的「少林商業帝國」也被公眾重新檢視。
據中共《環球時報》前主編胡錫進最新披露,少林寺在2019年總收入就高達12億元人民幣。
而少林寺的核心來源,也早已從傳統香火錢,升級為多元商業矩陣,包括門票收入、海外60多家少林文化中心的年收入、少林武僧團全球巡演收入、澳大利亞「少林村」項目等。2022年,釋永信還進軍地產行業,聯合國企拿下鄭州4.52億元黃金地塊。
2008年,少林寺開設淘寶店鋪,成為首個進軍電商領域的中國宗教機構。2021年,少林寺進駐抖音,釋永信親自直播帶貨。
2008年底成立的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釋永信商業帝國的「心臟」。公司最初由釋永信持股80%、少林寺持股10%,通過代持和人事安排實現絕對控制。儘管2022年釋永信退出股東行列,但仍通過師兄弟釋永福和複雜的關聯交易保持決策權。
這被外界稱為「袈裟下的資本魔術」,他的行為也被外界輿論視為悖離佛法。
而釋永信與當地政府圍繞少林寺管理權、經濟收益歸屬問題,長年存在矛盾。
因此,有觀點認為這次釋永信被查,是觸及了巨大利益的分割。
唐靖遠:「當然一方面對當局來說,既收穫了政治上的正確,同時也收穫了經濟上的利好,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但是我覺得從根本上講,釋永信他出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屬於政治原因。如果說僅僅出於貪圖他這幾百億的經濟的利好,應當只是一種次要因素。 」
十年前釋永信就曾被其親信弟子實名舉報,引起軒然大波。然而在官方護航下,釋永信順利脫身。連央視都出面為他背書。
如今相隔十年又被中共調查,令外界費解。
唐靖遠:「現在你會看到,同樣還是這些罪名卻被官方是正式的認定了,其實它是因為政治原因。自從釋永信度過了那個舉報風波以後,他是非常的肆無忌憚的,而且一直都被習近平所重用,把他作為就是一帶一路的向外擴張的、在海外進行統戰的這麼一張牌。」
北京市民王先生:「釋永信本身他就是花和尚,那這個花和尚平時就是捐的錢,一下子被貪了之後,我覺得可能他們現在就是關注到對國內這些信佛信眾的衝擊特別大。然後呢,釋永信的母親,她說釋永信出家之前是很乾凈的一個人,但是這是出家之後變的,如果這麼說的話就把責任推到了佛教界,那現在等於就是宗教界的反腐運動。」
2014年釋永信接受BBC採訪回應錢色傳聞時,他的回應耐人尋味:「要有問題,早就成問題了」。但如今,這些問題卻真的成為「問題」了。旅美時政評論員橫河指出,這或許是因為釋永信踩到中共的政治紅線了。